一个家庭最大的灾难不是穷,是父母六十岁之后,常做这几件糊涂事

布衣粗食 2025-02-20 14:52:05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

一个家庭,把老人管好了,就传承了孝道,也凝聚了力量。

现如今,大部分的家庭都不愁吃不愁穿,也有一些存款,很多老父母也退休了。

可总有的家庭,分明什么都不缺,却被老人折腾得够呛。

如果你的父母,六十岁之后,常常做以下几件糊涂事,一准灾难不断。

01

隐瞒病情,导致“花大钱治病”。

任何事情,都要防微杜渐。

俗话说:“小洞不补,大洞一尺五。”

一个人到了六十岁之后,身体下坡是无法避免的。

可是有的老人,就怕儿女知道自己生病了,偷偷去医院,或者怕花钱,干脆在家拖着。

到了万不得已的那一天,老人就去住院了。

听医生一句:“来得太晚了。”大家的心都凉了半截。

把病痛拖过去,想法是不错,可以不花钱,也不让儿女担心。但是拖得过去吗?这不是把小病,拖拉成大病吗?

老人们,有病的时候,一定要去就医,并且告诉儿女。这样,大家都能一起想办法,把病痛遏制在萌芽状态,及时调节,在花钱、住院等方面,反而更加轻松。

老人们,尽量让儿女少操心,这是一份心。但还要权衡利弊,别把好心,变成了大麻烦。

02

固守老家,导致“儿女在城里、老家两头奔波”。

老家适合养老吗?答案是不一定。

但是很多老人,就是故土难离,或者在退休之后,非得到老家去住。

一些偏远的乡村,空气好,也适合过慢生活,但是有一些前提条件:交通方便,人没有病痛,周围邻居友善,生活有配套设施等。

单纯是带着一份家乡情,去条件恶劣的老家去过晚年,这是为难了儿女。

我的老家,在湘南的罗霄山脉腹地,从村里到县里,有五十多里路。

人们的生活用品,主要靠赶集。

这些年,村里人陆续外出定居,赶集也被迫取消了。人们的生活物资,靠中巴车托运。

我的小学老师刘老师,七十岁左右,就不顾家人反对,到老家去建房,耗光了所有的积蓄。

刘老师把老家的地也修整一番,隔三差五打电话,让儿女来拿。

儿女是苦不堪言,因为开车到老家,油费都要百把块,能够买很多青菜萝卜了。

一天夜里,刘老师的妻子呕吐不止,这让几个儿女,连夜驱车到老家,忙着送医。

儿女们在熟人面前,总是抱怨:“下雨怕后山滑坡,身体怕忽然生病......”

最好的养老地点,是父母和孩子保持“一碗汤的距离”。而不是相距千万里。

人老了,要学会随遇而安。重要的是,让儿女便于照顾自己,而不是老人任性地折腾,让儿女想方设法照顾自己。

03

重男轻女,导致“带娃不公,引发情感内耗”。

六十岁过后,人也退休了,就去带娃吧。这是很多老人正在做的事情。

可是有的老人,就非常奇怪,会带孙子,但是不带外孙;会带孙子,但是反复打压孙女。

重男轻女的思想,从老人的实际行动体现出来,就是害了娃,引发了情感不公平。

我的一个老同事,退休之后,去儿子家带娃。

儿子家条件好,并且孙子有十几岁了,不太需要带娃的老人。

反而是女儿家,娃才三岁,急需带娃的老人。

儿子就劝说:“爸。你去帮妹妹带娃啊。”

老同事生气了:“她是出嫁女,要带娃也是喊公公婆婆,轮不到我。”

事实上,女儿的公公婆婆,都是农村人,忙着干农活,也不会退休。并且身体不太好。

这老同事,为什么就不能够学会变通呢?无法通情达理呢?

带娃,本质上是“帮助弱者,解决困难”,而不是老父母去做锦上添花的事情,不是把孙子当成宝,孙女看成草。

04

相信外人,导致“花钱如流水”。

老人买保健品,这似乎不是稀奇的事情了。

很多老人,每天都去听讲座,把不良商家当成了最信任的人。

不知不觉,老人就中了商家的圈套,买回一大袋没有用的东西。

也有一些老人,听一些财商课程,以为自己可以通过理财,狠狠地捞一笔。

结果就是,老人把钱去理财,就收不回来了。

可怕的是,一些老人理财之后,把有关的手续收藏起来,不让儿女看。他们怕儿女惦记,要自己留后路。

到头来,老人上当受骗,儿女怒不可揭。一个家庭,因为老人乱花钱,就导致变穷。

也有一些老人,到处聚会。聚会是AA制,不会要太多的钱,但是通过聚会,结交了不少狐朋狗友,谁家的红白喜事,都要参与,这就导致大量随礼。

一旦老人亏空了,儿女就不得不填补窟窿,带来经济负担。

05

老人们想一想,儿女处于中年,上有老下有小,工作也不容易,社会大局也不友好。

老父母们,一旦换位思考了,就知道如何减少儿女的麻烦,也让儿女更好地尽孝了。

当我们来到六十岁之后,就应该把家庭的主角,交给儿女了。

遇到事情,主动和儿女沟通,并且以儿女的主张为根本。毕竟,时代 在变,儿女对时代看得更加清楚一些。

做一个豁达的人,把封建思想丢掉,也不计较和儿女的过去。

当然,作为儿女,遇到作妖的老父母,也要及时沟通,进行教育,别什么都服从,一味愚孝。

一个家,几代人同心协力,就没有搞不好的。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

1 阅读:8
布衣粗食

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