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4年的第一天,新的一年继续谈谈语文学习。我发现,很多学生语文成绩不好的部分原因是对待课文心态不对,以致不爱听语文课,继而成绩没有进步。
很多学生都遇到过这种情况,就是语文老师一个劲儿地说这篇课文写得多好多好,要学生分析这篇课文好在哪里,但学生其实对这篇课文无感,却被迫要分析它哪些地方写得好,这就导致学生非常痛苦,以致听课听不进去,更何谈成绩提升呢?首先一位语文老师如果没有关注到学生的这种心态,并及时进行引导,我觉得是不太好的。
因为青春期的孩子,他有比较强烈的自我意识,如果老师不能让他们心服口服,听课效率是很难保证的。再说有的课文我说实话,真的很一般,编者把它选进来固然有他的理由,但这并不能证明这篇文章写得好。所以学生有理由质疑。而且现在的学生,早就不是以前那些会盲从老师的孩子了。
那么作为一个学生,如果遇到了这样的情况,该如何调整心态呢?
先说说学生对待课文的心态。总结起来,有两点不对。
第一点,认为课文一定是写得很好才要我学的,所以我一定要找到这篇课文写得好的地方,但实际上有些课文真的找不到亮点。第二点,学生一般都遵从自己的喜好,不喜欢就不爱学,喜欢才愿意学。毕竟,文章的作者有强烈的个人色彩,读者也是。对此,我的建议是,不妨换一种心态,把课文当作语文学科的“例题”来对待。对待数学的例题,有多少学生会怀疑这道题出得好不好?除了顶尖学霸,大部分学生的想法都是我要做出这道例题,学会解题的方法,而不是去质疑它。
同理,课文也是语文学科的“例题”,你学它的主要目的是跟着例题学习语文学科的方法,而不是质疑它出得好不好。
当然,老师允许学生质疑,但质疑不是重点,重点是我这个学生跟着这道例题,即这篇课文能学到什么。编者把这篇课文选进课本,一定有它的理由。
比如有些说明文,它的文学色彩不会那么浓,读起来可能比较枯燥,但它教会了我们很多知识。而我们也要从这篇课本里的说明文学会阅读说明文的方法,从而提升自己的综合阅读能力。
比如有的记叙文,读来真的没有趣,但它恰好完整包含了记叙文的六要素,而且交代得很清晰,这就很适合起点年级学习这类记叙文这类文体。
总之,用正确的心态去对待课文,学习才能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