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综合改革工作情况汇报

分隔岛 2024-11-27 20:43:09

近年来,县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扎实推进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持续推动改革创新,深化教育领域的“小切口”变革,着力解决学生沉迷手机、缺乏体育锻炼、缺少劳动技能等突出问题,全方位强化青少年精神与体魄发展的综合教育,为县域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一、明确方向,教育改革有深度

结合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和学生健康成长需求,开展深入调研,并广泛征求意见,最终将“校园禁手机,体育劳动入课堂”活动确定为改革突破口,纳入市县两级重点改革事项。制定并发布了《县校园禁手机体育劳动入课堂实施方案》,成立了由县委书记担任第一组长、县长担任组长的专项工作领导小组,下设27个县级部门的负责人和16个镇办党(工)委书记为成员,进一步明确了教育、财政、卫生等部门的工作职责。加强学生手机使用管理,强化学校体育和劳动教育,弘扬远离手机、加强锻炼、劳动光荣的优良传统,帮助学生养成热爱运动、热爱学习、热爱生活的良好习惯,帮助学生培养热爱劳动、亲近自然、服务社会的优秀品质。

二、强力推进,教育实践展现新力度

一是实施手机管理规范行动,推动电子产品离开校园。始终坚持“一校一策”原则,制定并实施《手机管理细则》,将手机管理纳入教育教学全过程,涉及家庭、学校和社会各方面,确保学生在校期间与家长的沟通渠道畅通无阻,明确教师在使用手机时的工作纪律、家长对子女手机使用的监管与教育责任,以及学校对违规使用手机的惩戒措施。禁止学生将手机带入校园,严禁教师在上课时接打电话、使用手机布置作业或要求学生通过手机完成作业。规范学校多媒体设备管理,满足学生合理的学习和查阅资料需求。截至目前,全县共设立校内插卡电话500部、可视电话70部,并免费为学生办理校园卡和电子学生证共15200张,开通家校热线,为学生与家长的沟通提供便捷服务。

二是实施全面健身行动,开展丰富的体育活动。通过选聘和引进多种途径,优化中小学校体育教师队伍,严格落实体育教育“三个一”要求(即每名学生每天至少锻炼一小时、每年至少参加一次运动会、至少掌握一项运动技能)。通过政府投资和社会捐赠,全面配备学校体育器材和设施设备,开设广泛的体育健康课程,有序组织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利用校内体育场地和设施,组织武术、跆拳道、轮滑等多种体育运动和竞技活动,定期举办各类体育竞赛。贯彻落实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和相关制度,建立学生体育档案和学校评价体系,推动学生体质健康指标逐步改善。

三是实施书香润德行动,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积极开展“全民阅读,共享书香”行动,校内外齐头并进,利用县图书馆、学校阅览室和农家书屋等资源,开展亲子阅读、诵读经典、红色故事会等活动,引导学生沉浸于书海,享受阅读的乐趣。通过假期实践活动和青少年文明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分享阅读体验,形成“多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文明新风尚,营造全民读书的良好氛围。

四是实施知行合一行动,让劳动实践融入教育。开设劳动实践课程,科学规划劳动教育内容,利用学校的劳动实践场所和课外活动中心,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与多种形式的劳动实践活动,定期开展劳动成果展示和竞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在全县范围内已启动并使用65个劳动教育基地,为劳动实践活动提供坚实阵地。通过课堂教育与实践结合,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劳动意识,实现实践有收获、学生有成长,让学生在劳动中体验快乐,感受劳动之美。

三、协同聚合,教育实践展现新广度

家校协同,共育未来。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主阵地”作用,定期开展“家校携手,共育未来”家长开放日活动,积极传播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将“学生手机出校园、体育劳动进校园”作为重要议题,明确家长的监管责任,帮助合理规划学生的学习、运动和娱乐时间。搭建家校共育的互动平台,常态化推进教师家访活动,加强教师、家长和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形成“学有良教、家有良方”的教育模式,确保教育实践活动的深入和实效。社会协同,凝聚共识。充分利用多种平台,如融媒、学校公众号和教育网站等,积极发布宣传信息。通过发布倡议书、致家长的一封信以及召开家长会、国旗下讲话、班团队会等多种形式,广泛开展宣传和教育引导活动。不断提高社会对“学生手机出校园、体育劳动进校园”教育实践活动的认知度和认可度,扩大其社会影响力和覆盖面,激发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和支持的热情,营造积极良好的社会氛围。课外协同,以行求知。大力推进校外研学活动,结合不同学段的特点和季节变化,基于县域内的红色文化、“仓颉文化”“河洛文化”等独特地方文化,组织学生走出校园,亲近自然,参与丰富多样的研学旅行。通过将课堂学习与校外实践相结合,实现学以致用、知行合一,构建体系化、规范化、特色化的德育体智美劳全面育人新格局,不断提升教育实践活动的质量和效果。

下一步,县将坚持以改革为引领、创新为动力、提质为目标,持续深化、细化和实化教育领域的各项改革任务。不断完善工作机制、拓宽教育路径、丰富实践形式,探索构建“政校家社全方位、课内课外全过程、教师教辅全动员、线上线下全覆盖”的多维育人体系。推动育人实践由“学科导向”转向“学生导向”,由“条线育人”向“协同育人”聚合,由“产学分离”向“产教融合”演进,着力培养德育体智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汇报完毕,不当之处,请各位领导和同志们批评指正,谢谢!

0 阅读: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