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华:粤北面积与人口大县,为何发展成为广东最“穷”县区?

有地看地理 2025-03-26 02:55:54

广东最穷县区是哪个?

假如按经济总量来说毫无疑问就是南澳县,但总量低不代表人均低,人均低那是真叫“穷”。

南澳县2023年人均GDP超6万元,省内122县区可列68位,排名远比总量来的高。

那广东人均GDP最低的县区是哪个?结果让人意外,这个“头冠”竟落在梅州五华县上。

五华县2023年GDP197亿元,看起来貌似还行。但是,五华是一个户籍人口超150万的人口大县,如此大的人口基数,仅实现200亿元的经济总量,导致人均GDP只有1.99万元,远落后于全省和全国人均水平,要知道与其GDP基本相当的龙门县,户籍人口仅35万。这么对比,五华确实是显得"又穷又落后"。

为何五华的经济发展这么不上道呢?

先从五华的地理条件说说。五华是典型的山区县,山地丘陵面积占比接近90%,平地主要在东北部的兴宁盆地和琴江河谷上。

而五华的百万人口也主要集中于此,这就导致可供开发的工业用地十分紧缺,难以大规模承接珠三角的产业转移。

因此,五华的工业发展是比较滞后的。2023年第二产业占GDP比重仅为19.8%,这样的占比哪怕放在粤东西北74个县区里,都是倒数8位的存在,工业对其经济的拉动作用非常有限。

五华的地理条件还限制了交通的发展。受西南山地丘陵地形的影响,五华主要的出县通道也基本集中在北部,比如1994年通车的广梅汕铁路、2004年通车的梅河高速以及2024年通车的梅龙高铁,前往省城基本都要先经龙川再南下省城,前往珠三角甚至不如其北边的兴宁来的方便。

这让五华这个梅州通往大湾区的门户优势尽失。直到2015年起陆续通车汕湛、平兴、兴华、华陆、丰华5条高速公路,五华的区位比较优势才得以体现。

奈何交通条件补足为时已晚,本地产业基础未起,难以创造和提供更多的就业和创造机会。面对珠三角强大的“虹吸力”,越来越便利的交通条件甚至反作用成为五华人背井离乡谋生计助推器。

五华2023年末常住人口约93万人,意味着将近60万的五华人长期在外居住生活。一边是大量的青壮年外出务工,另一边是本地劳动力和人才短缺,五华经济发展的困境恐怕也是广东非珠地区普遍存在的缩影。

0 阅读:27
有地看地理

有地看地理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