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关于爱情与等待的故事。
2014年初84岁的配音艺术家李梓躺在上海某医院的病床上,她还在憧憬着康复后和老伴重游杭州的时光。
谁能想到这个看似平常的愿望,竟成了她此生最后的期许。
请用您发财的金手指,点赞走一走,暴富到永久,上点关注下点赞,不想暴富都很难
更让人唏嘘的是,相守60余载的丈夫任荣魁,在她离世仅仅5个月后也追随而去。
这对曾经历15年异地、仅见6面的苦命鸳鸯,最终在天国团圆。
讲真这哪里是什么配音界传奇,分明是一出现实版的"梁祝"啊!
声音照亮光影如果说李梓和任荣魁的故事演绎了一场人间绝唱,那她的配音事业就是一曲浪漫的艺术咏叹调。
谁能想到这个1954年初次走进上海电影译制组的姑娘,会成为后来无数经典译制片的灵魂人物。
这个拥有神奇嗓音的女子,愣是靠着一把好声音,硬生生把300多个外国角色说成了让国人爱得死去活来的"邻家女孩"。
说到配音天赋李梓简直就是开了挂的存在。
她能一秒变成《叶塞尼亚》里热情奔放的吉普赛姑娘,转眼又化身《简·爱》中倔强不屈的家庭教师。
更绝的是这位配音界的百变女王连男声都能玩转自如。
你敢信?《红楼梦》里的贾宝玉,就是出自这位女配音员之手,连老戏骨都被骗过了眼睛。
但谁又知道为了让每个角色都活灵活现,她付出了多少不为人知的努力。
为了不打扰家人休息,她经常坐在家里的马桶上反复练习台词,这操作也是没谁了。
有时候为了配出角色的真实感,她拼命到喘不过气,甚至当场晕倒在录音棚。
就说为《尼罗河上的惨案》配音时,她硬是把自己憋到缺氧昏厥,这敬业精神真是绝了。
在家练习"叶塞尼亚"争吵戏的时候,邻居们还以为她家在打架,纷纷跑来敲门关心。
讲真李梓的配音水平简直就是开挂级别的。
别人配少女音都是要憋着嗓子装嫩,她倒好年近花甲了还能自然得跟二八少女似的。
这波操作可把全国的迷弟迷妹们都整不会了,给她寄情书的后生仔络绎不绝。
这样的实力不是盖的,是真真实实地用心血和才华堆出来的。
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黄金配音时期,她就是译制片界当之无愧的天花板。
要说遗憾可能就是那个年代的配音演员待遇实在太低了,连车间都要对外出租来维持运营。
但即便如此李梓和她的同事们依然在用声音为无数观众创造着美好的光影世界。
爱在两地漫长就在李梓的配音事业如日中天的时候,命运给这对夫妻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
1966年2月一纸调令把任荣魁派去了西藏,担任《西藏日报》的总编辑。
原本以为只是短暂分别,谁知这一别就是整整15年。
这下可好丈夫在西藏当大编辑,妻子在上海当配音员,这距离一下子就拉开到了三千多公里。
要知道那个年代可没有高铁和飞机,去一趟西藏得坐好几天的火车,这来回折腾一次够受的。
想想看15年时间里只见了6次面,平均下来三年才能见一面,这得多煎熬啊!
李梓一个人在上海,又当爹又当妈地带着三个孩子。
每天起早贪黑地忙工作,回家还得照顾孩子,简直是"铁人"级别的操作。
买个米面油都得精打细算,就连孩子想买个冰棍都舍不得,这日子过得真是紧巴巴的。
但每次给丈夫写信的时候,她都说家里一切安好,生怕让远在天边的丈夫担心。
任荣魁也是个暖心的好丈夫,15年写了700多封家书,就没断过。
这得多深的感情,才能让两个人靠着薄薄的信纸,坚持了这么多年啊!
每次任荣魁要离开上海回西藏的时候,李梓都会提前好几天就开始掉眼泪。
她实在舍不得送丈夫去火车站,就让三个孩子去送,自己在家里透过窗户看着丈夫的身影消失在街角。
那个时候有人还以为李梓是单亲妈妈呢,毕竟丈夫常年不在身边。
说真的这么多年的两地分居,换成一般人早就撑不下去了。
但每当李梓看到三个懂事的孩子,她就默默告诉自己:再苦再难也要坚持下去。
晚上加完班看着同事们都有家人来接,只有她一个人骑着自行车回家,眼泪就止不住地往下掉。
深更半夜的上海街头,只有路灯默默陪伴着这位坚强的女性。
其实有时候她也会崩溃,也曾想过要放弃,但一想到三个孩子和远方的丈夫,她又重新振作起来。
那个时代的人啊,就是这么真诚又执着,用最朴实的方式诠释着爱情的意义。
青春里的邂逅既然聊到了李梓和任荣魁的感情,那就让我们把时光倒回到他们相识的起点。
1930年12月23日,河北获鹿县宋村迎来了一个特别的日子,李梓在这个普通的小山村呱呱坠地。
作为一个北京大学毕业生的女儿,李梓从小就在京城长大,说着一口标准的京腔。
谁能想到这个在北京女三中读书的女孩,因为参加"反内战,反饥饿反迫害"的学生运动,竟然被学校给开除了。
说实话这波操作反倒成就了她后来的人生。
1948年十八岁的李梓加入了华东人民革命大学,开启了她的文艺青年之路。
命运的齿轮总是转得那么奇妙,1950年在话剧《思想问题》的排练中,李梓饰演了一个叫"小黑牛"的男孩角色。
这一演还真成了她的转折点,因为剧组里有个叫任荣魁的帅小伙,一开始还以为她是个男演员呢。
直到有天另一个演员偷偷告诉他:"哎呀,你搞错了人家是女孩子,我亲眼看见她进女厕所了。"
这个乌龙事件之后,两人被分到了山东大学同一个戏剧科班。
李梓那清亮动人的嗓音成了校园广播站的台柱子,而任荣魁则是站里的编辑。
每次任荣魁写完新闻稿,就让李梓去播报,这配合可以说是相当默契了。
李梓看这个小伙子总是忙着写稿子连饭都顾不上吃,就经常给他送饭。
就这样两个年轻人在广播站里,写稿的写稿播音的播音,日久生情那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后来他们一起被调到了刚解放的上海,一个进了电影制片厂,一个去了电影局。
这对文艺青年一起创办小报,一起跑新闻一起投身新中国的文化事业。
终于在1953年他们修成正果,在上海喜结连理。
那时候的爱情就是这么简单纯粹,两个人为着共同的理想并肩前行。
天堂里的重聚从相识、相知到相守,李梓和任荣魁的爱情经历了太多风雨,可谁能想到2000年又给这段感情带来了新的考验。
这一年李梓被确诊患上了帕金森病,手脚开始不受控制地颤抖,记忆力也在慢慢衰退。
这下可轮到任荣魁报答妻子了,为了弥补过去15年的亏欠,他把所有的时间都用来照顾李梓。
从医院到家里从药物到护理,任荣魁事事亲力亲为,就连儿女们想要帮忙都被他婉拒了。
他常说:"你们的妈妈为了这个家付出太多了,现在轮到我来照顾她了。"
2010年两人最后一次去杭州旅游,李梓已经走不动路了,任荣魁就背着她到处走。
这个画面让人想起他们年轻时的誓言: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到了2012年李梓的病情越发严重,经常头痛得厉害,思维也开始混乱。
2014年1月4日任荣魁和孙子一起送李梓去医院打营养针。
谁知第二天清晨,医生突然告诉他:李梓因肾功能衰竭离世了,享年84岁。
这个噩耗对任荣魁来说简直是晴天霹雳,一夜之间他仿佛苍老了十岁。
虽然儿女们轮流陪伴在身边,但他还是日渐消瘦,总是失眠吃不下饭。
后来他开始出现幻觉,常常梦见妻子还在身边。
就这样过了5个月,任荣魁也追随妻子而去。
或许在天堂里他们终于可以不用再分开,不用再相思不用再等待。
这对相爱60余载的老人,用生命演绎了一场现实版的"在天愿作比翼鸟"。
他们的故事告诉我们,真爱和艺术一样,都是永恒的存在。
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