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截然不同背景的孩子。其中一个孩子来自农村,成长环境相对艰苦,但他怀揣着对未来的憧憬和改变命运的决心。他凭借自身的努力考上了大学,读的是大专,所学专业为口腔。在大学期间,他刻苦学习专业知识,积极参与实践操作。尽管起点相对较低,但他凭借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对知识的渴望,不断提升自己。
毕业后,他勇敢地迈向北京这座充满机遇与挑战的城市。经过不懈的努力和多次面试,他成功进入了一家医院工作。在工作中,他兢兢业业,凭借出色的专业技能赢得了同事和患者的认可。如今,他税后月薪达到一万多元,不仅改善了自己的生活条件,也为家庭带来了希望和荣耀。
另一个孩子出身于教师家庭,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熏陶。他在高考时考入了吉林大学,选择了马列哲学专业。在本科学习期间,他深入研究哲学理论,不断拓宽自己的思维视野。
然而,毕业后他却面临着找工作的困难。尽管他拥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优秀的综合素质,但由于社会对马列哲学专业的需求相对较少,就业市场竞争激烈,他始终未能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面对这一困境,他没有选择放弃,而是决定考研,希望通过提升学历来增加就业竞争力。
经过艰苦的备考,他成功考上了研究生。在研究生阶段,他继续深入钻研学术,取得了优异的成绩。然而,研究生毕业后,就业形势依然严峻,他仍然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无奈之下,他选择继续攻读博士学位,期待在学术道路上取得更高的成就,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更坚实的基础。
这两个孩子的经历,反映了不同背景、不同专业在当今社会就业中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农村出身的孩子通过实用专业找到了较好的工作,而来自教师家庭的孩子在学术道路上不断追求,却面临着就业的挑战。这也从侧面反映出社会发展对于人才需求的不断变化,以及个人在选择专业和规划职业道路时所面临的种种不确定性。
网友们纷纷对此发表自己的看法:
“不得不说,在当前的就业形势下,竟然有一种令人惊讶且担忧的观点在广泛传播,那就是‘学习马列主义的全世界都找不到工作!硕博更难!本科生还能在中小学当个教师。’
由于社会对于该专业的直接岗位需求相对较少,导致就业市场的竞争确实较为激烈。但这并不意味着学习马列主义就完全没有出路,硕博毕业生或许面临更多的挑战,但他们在学术研究、政策分析等领域仍能发挥重要作用。
“专业的选择确实至关重要,‘垃圾专业没得用,专业选的好对象随便找’这样的说法虽然略显夸张,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现实情况。一个热门且实用的专业,往往能够为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更好的职业发展前景。然而,将找对象与专业选择直接挂钩,这种观点未免过于功利和狭隘。
“但大家都说错了,如今的大学生毕业后的就业状况并非如此绝对。的确,有不少人认为,有几个从事本专业工作的?最多的也就是从事相近的工作,而且这种情况在文科领域似乎更为常见。文科专业的知识和技能相对较为通用,使得毕业生在就业时具有一定的灵活性,能够在不同领域寻找与自身专业有一定关联的工作。然而,对于理科生而言,情况则有所不同。由于理科专业的专业性较强,知识和技能的应用范围相对较窄,因此理科生往往更需要从事本专业的工作,以实现学以致用,将所学知识充分发挥在专业领域中,为社会的科技发展和创新贡献力量。”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观点中对于专业的一些评价是不准确和片面的,任何专业都有其价值和发展空间,就业情况也受到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
通过这个鲜明而极具代表性的例子,旨在郑重地告诉各位家长,在孩子考大学选择专业这一关键节点上,真可谓是七分考,三分报。能否精准地选择到一个适宜的好专业,事实上直接关乎到孩子毕业之后的就业走向,这一点是务必要给予高度重视的。
尤其是对于那些普通家庭而言,他们既没有雄厚的经济基础作为坚实的后盾,也缺乏足够广泛且有力的人脉背景资源。在这种情况下,建议家长们在为孩子规划专业选择时,最好侧重于那些就业前景良好、市场需求较大的专业,对于冷门专业则需谨慎思量,切勿盲目抉择。
当然,如果家庭经济状况优越,不缺钱,同时又拥有丰富的人脉资源,那么在专业选择方面,或许确实会显得相对宽松自由。就好比有些家庭能够凭借自身的资源为孩子在艺术、哲学等看似冷门但孩子感兴趣的专业领域,提前铺就一条顺畅的发展道路,这样一来,选择什么专业的影响确实不是那么巨大。但毕竟这只是少数情况,对于大多数普通家庭来说,专业选择仍需深思熟虑,以保障孩子未来的就业之路能够平坦顺畅。
亲爱的读者,对于两个男生,读口腔专业的月薪一万多,而读哲学的找不到工作,还在读博这件事,你有什么想要说的呢?欢迎大家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