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喜可贺的说:咱们从数据中可以看出,我国不仅在基础设施上实现了跨越式进步,还通过技术革新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看到无人机巡渠、数字孪生技术等高科技应用于农田灌溉,深感现代科技为传统农业注入了新活力。
第二、我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到11月,全国社会物流总额达到320.2万亿元,比去年增长了5.8%。进入四季度后,物流需求明显回稳,尤其是在工业领域,传统制造和高技术制造业的物流需求回升迅速。11月,原材料制造业物流需求增长6.1%,高技术制造业增长7.8%。同时,物流业总收入达到12.5万亿元,比去年增长了4%。可喜可贺的说:物流行业的稳步增长,让我看到了经济复苏的活力与韧性。无论是社会物流总额的提升,还是高技术制造业物流需求的增长,都表明我国经济正在向高质量发展迈进。
第三、12月29日,我国第一艘能在全球深海和冰区执行探测任务的综合科考船“探索三号”正式加入科考行列,为“探索”系列增添了新的科技力量。“探索三号”计划在明年上半年搭载“深海勇士”号潜水器,在南海进行科考任务、装备测试和深海考古等工作。可喜可贺的说:“探索三号”的入列让人倍感自豪,它不仅代表了我国深海探测技术的突破,更象征着我国在海洋科研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
第四、12月29日,CR450动车组样车在北京正式发布,标志着我国高铁技术实现了重大突破。CR450动车组的试验速度达每小时450公里,运营速度每小时400公里,各项指标如能耗、噪声、制动距离等均领先国际水平。新动车组不仅速度更快,还更安静、更舒适,客室服务空间增加4%,服务更加智能化和多样化。可喜可贺的说:CR450的成功,证明了中国高铁持续创新的决心,也让我们对未来交通更加智能、高效、环保充满期待!
第五、2024年12月29日,我国首艘自主设计建造的深远海“科考+考古”船“探索三号”在海南三亚正式入列。这标志着中国的载人深潜能力从全海深迈向全海域。深海一直是人类难以抵达的未知领域,而我国在这一领域不断书写新篇章。截至目前,我国载人潜水器下潜次数已达1433次,仅“深海勇士”号一年就完成了132次下潜。从“蛟龙”号到“奋斗者”号,中国深潜技术的进步让征服深海的梦想逐步成为现实。可喜可贺的说:我们用自主研发的潜水器一次次突破极限,从7000米到10909米,每一次都在挑战“更多的可能性”。
第六:执行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任务的“雪龙2”号破冰船和“永盛”号货轮,于12月25日顺利到达秦岭站海域,开始卸货作业。据船长介绍,这次运送的物资总重达6021吨,包括后勤保障、工程建设、科研物资及燃油。其中,“永盛”号运输了5461吨货物,“雪龙2”号则携带60吨货物和500吨燃油。物资将通过驳船运送到秦岭站,确保科考和站点建设顺利进行。可喜可贺的说:“这次任务中运送的6021吨物资,为南极秦岭站的科研、建设和后勤保障提供了坚实的支持。
第七、12月29日,2024年陕西“长安剑客”国际击剑精英赛在西安大唐西市博物馆落下帷幕。本次比赛汇聚了中国、意大利、匈牙利和乌兹别克斯坦的顶尖选手,最终意大利的菲利波·马基获得男子花剑冠军,中国选手魏嘉怡则夺得女子佩剑冠军。女子佩剑决赛上演了中国选手的内部较量,魏嘉怡在落后情况下逆转击败队友潘其妙,展现了顽强的战术调整能力。男子花剑决赛中,中国选手许杰虽拼尽全力,但仍以5:15不敌经验丰富的意大利选手马基。第八、据蓝皮书统计,2023年我国卫星遥感及应用产业规模达到2450亿元,同比增长6.5%,其中直接效益为434亿元,增幅为3.6%。卫星遥感技术已广泛应用于自然资源管理、生态环境保护、农业生产、城乡建设等多个领域,为地方治理现代化和社会民生服务提供了有力支撑。可喜可贺的说:卫星遥感产业的快速发展,让我感受到科技对社会治理和民生服务的深远影响。无论是生态环境监测还是农业精准管理,卫星遥感技术正改变着传统的工作方式,提升了效率和精确度。
第九、12月27日,中国海军首艘076型两栖攻击舰在上海正式下水,并被命名为“四川舰”,舷号为“51”。四川舰满载排水量超过4万吨,配备双舰岛上层建筑和贯穿全舰的飞行甲板,采用了先进的电磁弹射和阻拦技术。该舰能够搭载固定翼飞机、直升机以及多种两栖装备,是我国新一代两栖攻击舰。可喜可贺的说:四川舰的下水让我深刻感受到我国海军装备发展迈出的坚实一步,作为一艘先进的两栖攻击舰,它不仅具备强大的作战能力,还标志着我国海军向远海作战和现代化转型的坚定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