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也没有想到,持续了好几天的“流浪气球”横穿美国大戏,居然以如此戏剧性的方式收尾,这场闹剧的信息量实在是太大了。
据美国媒体报道,前几天,美防长奥斯汀宣布,美军出动F-22战斗机,在北美东海岸的大西洋上空发射导弹,成功击落了这个来自中国的“流浪气球”,残片打捞工作已在进行中。
虽然把气球击落了,但这一次美国的面子可以说是碎了一地。
为什么这么说?
一个民用气球在世界第一强国的腹地飘了几天,临到最后时刻美国才将其击落,这很有面子吗?
当然,有人指着美国媒体的报道说,美军之所以不在一开始把它击落,是为了避免残片掉在居民区引发二次损伤。这个理由听起来蛮合理,但并不足以解释美国的行为。为什么?别忘了,这个气球可是来自美国的“头号大敌”中国,因此在刚发现这个气球时,许多美国政客和媒体就给它贴上了“间谍气球”或者“监视气球”的标签,也就是说,在他们眼里,这个气球是能够威胁到美国国家安全的存在,既然如此,那二次损害算什么?更何况,美国地广人稀,气球不可能总是飞到城市居民区的上空,要把它击落而不危害美国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多的是机会,那美国为什么非要在最后关头才击落呢?
答案已经呼之欲出:美国没有这个实力。
这次事件中的气球体积非常巨大,据美媒的描述相当于三辆公共汽车那么大,它搭载了多块太阳能电池,升限非常高,而且具备一定的控制高度的能力,据说最高能到4万米左右。美军F22战机的实用升限接近两万米,所以当这个气球飞到两万米及以上的高度时,F22根本够不着它,也就更谈不上将它击落了。而美军将其击落的时候,气球的高度正好有所降低,进入到了F-22的攻击范围之内,美军这才把握机会,在最后关头将其击落。
但击落了就是好事吗?
也不见得。
一来,这种气球的造价肉眼可见的便宜,最多也就几千块,然而为了将其击落,美军不仅出动了王牌战机F-22,还发射了三枚响尾蛇导弹,这种导弹一枚就是40多万美元,再加上F-22的飞行成本,几百万美元就这么被一个气球给折腾没了;
二来,对一个民用气球摆出如此大的阵仗,美国也很没面子。
就像我国外交部对美国发出的声明说的那样,一个民用性质的,不具备任何威胁的无人飞艇,在不可抗力因素的作用下进入了美国,中国经核查早就多次提醒和知会过美国,但即便如此,美国居然还是动用了武力手段将其击毁,这也太反应过度了,难道说全球第一的军事强国竟然连一个气球都容不下了吗?
三来,美国这次的处理方式也给了我们一个把柄,想想看,在美国先行击毁我国无人飞艇的情况下,如果麦卡锡的专机跑到了不该去的地方,那我们是不是也能学学美国直接击落呢?(马斯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