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典展播|把场馆请进来,带孩子走出去,成都这个区如何让学生实现时时可学、处处可学?

成都商报教育发布 2024-12-11 18:11:00

到成都自然博物馆上一堂生动的地质课,在四川科技馆感受科学进步的脉搏,去金沙遗址博物馆探寻神秘古蜀文化……近年来,对于成都市成华区的孩子们来说,场馆教育已经成为他们在学校之外的一个重要学习领域,走进各类场馆上课已经成为日常。

如何让更多中小学生都能在研学中寻真知、悟成长?

2023年,成华区发布了全市首个区县级《中小学社会实践教育暨研学旅行管理办法》,对研学旅行的课程实施、基地线路、组织形式、安全管理、效果评价等内容都提出了具体规范要求,这也标志着成华区推动馆校合作发展正式迈向4.0时代。

今年11月初,由成华区教育局、成都自然博物馆(成都理工大学博物馆)共同主办的成华区“千名高水平科学教师”锻造工程项目培训会暨中小学科学类课程、博物馆与地质科学融合探索课程培训举行。

与普通培训会有所不同,6位专家教授在现场授课,全区400余名的中小学科学、地理和生物等学科老师也都来到现场参加。

成都理工大学附属小学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其中,国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成都自然博物馆馆长苏涛带来了首场精彩报告《青藏高原的植物演化》,现场分享了自己30余次深入青藏高原,多次攀登珠穆朗玛峰、希夏邦马峰等海拔6000米及以上的高峰的科研经历,生动描绘了青藏高原生态变迁的历程,向参会教师们还原了地球波澜壮阔的生命进化图景。

成都理工大学教授傅恒、教授常鸣、教授朱利东、副教授金思丁以及副研究馆员杨春燕结合各自研究领域的前沿知识和最新成果,为教师们带来了《我们如何勘探石油》《突发地质灾害监测预警技术与风险管控研究》《青藏高原形成机制与效应》《什么是沉积岩》《四川盆地的恐龙化石》等地球科学知识的深度解析。

大学老师们为啥要来给中小学科学老师上课呢?

其实,这系列课程正是基于成都理工大学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学传播项目——“打造明星恐龙为核心的自然资源馆校科普课程矩阵”开展的。该项目内容之一就是结合成都市中小学课程和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科学,开设面向科学类老师和中小学生的科普课程。成都理工大学附属小学在该项目中作为基础教育落地实施方,全面深度参与了科普课程落实、小学生志愿者管理、科普图文绘画与音频制作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此类活动,博物馆不仅向社会展示了它教育资源的属性,也进一步强化了与属地教育部门的联系,共同推动了地区科学教育的发展”。成都理工大学博物馆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合作培训也是成都自然博物馆(成都理工大学博物馆)致力于中小学科普教育和教育事业的又一次积极尝试。

不同场馆都有各自独特的场馆定位和特色,具有不同的文化和特点,如何根据不同场馆的定位,深入细致进行馆校课程的共同开发?

成华区教育局从2018年开始,以教育部重点课题“区域馆校课程的构建研究”为引领,全域推进场馆学习,在博物馆里学科学也就成为了学生学习科学新样态。

当然,为了保障学生常态化走进场馆学习,成华区也构建起了区、馆、校、社的多方协同机制,形成区域馆校课程的协同组织结构。

不仅如此,全区还结合课标教材研发了成都自然博物馆、四川科技馆、成都大熊猫基地、电子科技博物馆等系列“以馆为序”可选择的馆校课程,提供给区域内学校,有效开展科学学习,同时研制《成都市成华区教育局关于中小学校开发和实施馆校课程的意见》,通过课题群以研究高质量建构了区域馆校课程,开发必选馆分段课程和形成了三段式长程学习模式,在区域总课程的引领下,各所学校也形成了特色馆校课程。

“馆校课程作为优质共享资源惠及全区所有学校和学生,全区每学期开展科学场馆教育活动上百余次,参与学生达12万余人次,与11家文博机构形成馆校联盟,开发了成都自然博物馆、四川省科技馆等特色课程200余门,惠及85%以上中小学生。”成华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全区创办了青少年综合实践教育活动中心,建成数字交通3D体验中心、创新实验室等10余类科学类实践场馆,累计接待学生25000余人次。

课堂里也能讲的知识,一定需要馆校合作吗?成华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提到,在当今这个多元变化的时代,馆校合作的最核心内涵,其实在于把教育的眼光从现在转向未来,培养适应未来的人。

“馆”指向的是可用于教学的场馆,如博物馆、科技馆、文化馆、植物园、动物园等场所,“校”指学校。馆校共育,具体是指利用各类博物馆、科技馆、动物园、植物园等场馆资源,开发设计有明确目标、详细计划、具体标准、系统学习内容、多样学习方法和科学评价方式等的教育活动及实施进程的总和。

成都市成华区教育科学研究院附属小学学生参观博物馆

“大家所提到的馆校共育就是将博物馆、科技馆等文化机构与学校共同编入一个科学的系统协作网络,通过扩大的教育活动空间,丰富的课程资源,不断充盈的教育内涵,以期更优地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围绕馆校合作的教育价值角度,成都理工大学附属小学副校长邬江提到,“首先,场馆是全方位感知参与的具身化学习环境。同时,自然博物馆的这种内涵和本质决定了其主要针对的是自然科学知识的教育,要引导孩子们享受自然、保护自然和认识自然界发展的客观规律,增强生态与环境道德意识和人文素养。”

其次,博物馆以其趣味性、情境性等特点,为学生带去了生动、直观的学习体验,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以调研、实地考察等方式深入思考与学习,发展求真求实的实证思维。

另外,博物馆是延伸的课堂,馆校课程扩大了孩子们教育活动空间的范围,丰富了课程资源,丰盈了教育内涵,激发学生发展的无限潜能。

据了解,馆校课程已经成为成华区教育改革发展中的品牌和典型,《四川成都成华区构建区域性馆校课程助力科学教育高质量发展》被教育部评为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优秀案例,项目成果接受教育部专项调研。成都市建设路小学、成都市树德小学、成都七中英才学校等5所学校还被中国科学技术馆已获评“科技馆里的科学课”全国示范校。

0 阅读:0

成都商报教育发布

简介:成都商报权威出品,主打独家教育资讯发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