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参加四次起义的中共高级将领,受处分后脱党,85岁在香港去世

历史系小狼 2025-04-28 15:51:35

1984年9月份,徐光英老先生在香港离开了人世,那时候他已经85岁高龄。为了妥善处理他的后事,党中央有关部门特地派人前往香港协助办理丧事。

对于这事儿,挺多人觉得挺纳闷儿,说到底,还不是因为徐光英他以前当过国民党的大官儿。新中国成立前,他就跑到香港定居,一直到去世。这么个身份背景,咋死后还能让我党这么看重呢?

中央这样的布局,很明显地表现出徐光英这人非同小可。在我们党过去公开的那些资料、档案里头,根本找不到他担任过什么职务的记录,这正好反映出他真实身份挺特别。

徐光英1898年在广东潮州出生,19岁那年,他跑到法国半工半读,专攻军事。在那儿,他碰上了周恩来、李富春等人,慢慢地,他开始接受共产主义思想。徐光英思想开放,学习也挺给力,后来在西班牙进修时,还拿了个“陆军博士”的学位。

1921年的时候,他参与了法国共青团支部的创建,是其中的关键人物之一。到了第二年,他就正式入了党,挑起了宣传工作和工人运动的担子。他算是那会儿最早加入我们党的几个年轻革命家之一。

1926年开头那会儿,徐光英在莫斯科的学习任务完成后,就接到命令回到上海搞革命。他是中央军委头一批的成员,军事本事过硬,所以就成了我们党搞武装起义的主要领头人和出主意的人。

从1926年10月起,他陆续参与了上海的三次工人大暴动,还有南昌、广州以及白色地区的起义,在军队里头,他的地位紧跟在叶挺和叶剑英之后。这么个本该大有作为、满心热血的革命战士,咋就后来变了心,跑到国民党那边去了呢?

据说,徐光英之所以离开党组织,是因为他先后挨了两次重罚,还有一次是被冤枉的。

1927年广州起义闹得挺大,事后广东省委觉得起义失败跟几个头头有关,徐光英就是其中一个,所以他被踢出了党。但后来党中央看了看情况,觉得这事儿得重新琢磨琢磨,就给纠正过来了。

在接连挨了两次处分之后,正好碰上百色起义那会儿,徐光英接了广西大官俞作柏的活儿,去买军用飞机。可惜这事儿没办成,起义也垮了。他呢,挺讲信用,把钱一分不少地还给了俞作柏的弟弟俞作豫。但这么一来,中共广东局上头的人开始嘀咕他了。虽说后来俞作豫站出来给他说了好话,证明他没问题,可党组织还是觉得,他当时要是直接把钱给红七军就好了。这样的误会,让徐光英心里头别提多憋屈了。

1930年,他到了香港后,就加入了邓演达和朱蕴山带头的“第三党”,这之后他就离开了我们党。抗战那会儿,他还当过国民党南宁的警备司令等一些官职。一直到1947年,他才又回到了香港。

上面我讲的就是徐光英大概的人生路子。看上去,他选择退出党,是因为失望和无奈到了极点,这也让很多人觉得,他没守住一开始的信念。但其实,有几个关键点能反映出,徐光英离开党后的那些决定,没那么简单。

首先,在1947年去香港之前,他已经在国民党军队里混到了个不小的官儿,支持蒋介石那肯定是顺理成章的事儿。听说啊,戴笠飞机失事后,徐光英说是自己看清了局势,然后就赶紧申请退伍了,但这理由听起来实在是有点站不住脚。

再者,徐光英那时候是独自一人去的香港,没带上家人。他当过那么多年官,不可能不明白把老婆孩子留在老家可能会遇到啥麻烦。要不是有啥说不出的苦衷,或者心里有底,他干嘛要在走之前特地去修那个纪念爸妈的“念慈园”,还把自己的1岁小儿子交给老婆彭碧吟呢?

第三,说到1950年的土地改革,那时候地方政府把徐家给贴上了“官僚地主”的标签。可徐光英一死,没多久,潮州市人民政府又突然改口,说徐家其实是“港澳工商业户”。这变化也太快了,让人一头雾水,根本搞不清到底是怎么回事。

一个讲得通的理由就是,徐光英当年可能是借着外界对他不太友好的评价,悄悄加入了最隐蔽的革命队伍。外界那些猜测和误会,反倒让他离开党组织的行为显得合乎情理,这样一来,他的地下工作就更加安全隐蔽了。说到家人的安排,徐光英把他们留在大陆,这正是他对党组织绝对信任的表现。

多年后,邓榕写的《我的父亲邓小平》这本书里,也提到了这些事情,给它们提供了证据。

徐光英跟周恩来、邓小平等老一辈的革命家并肩作战过,他是我们党里最忠心耿耿的战士,还是个不为人知的英雄。他理应受到大家的尊敬,他的名字会永远留在历史书里,被大家记住!

0 阅读:30
历史系小狼

历史系小狼

欢迎关注!欢迎点赞历史系小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