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中充分发挥潜科学人才的作用

科技时代引领潮流 2022-03-08 11:27:48

1979年11月,在中国大地上诞生了‘潜科学’这一新概念。作为一门科学,‘潜科学’学一方面要研究创新性的科学技术思想胚胎从潜到显的内部孕育过程的基本规律,以寻求最大限度地发挥人们科学创造潜力的途径;另一方面要研究新观点、新学说,从提出、传播、鉴别和检验到进入科学殿堂的外部成长过程的基本规律,以确定使新理论顺利成长的适宜条件。”[1]潜科学这一崭新概念提出后,由于角度新颖、面貌奇特、功能绝妙,引起了国内外学者强烈的好奇心和浓厚的兴趣,成为了关注的焦点和谈论的热点,大家对潜科学倾注了满腔的热情并寄予了极大的希望。实际上,潜科学是客观存在的,只不过由于以前没有对它进行专门研究,因而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和重视。纵观科学发展史可以发现,任何科学都有一个由潜到显的发展过程,由潜到显是科学发展的普遍规律。这样,从科学孕育、产生、发展的整个过程来看,可以把科学区分为潜科学与显科学两个不同的阶段或两种不同的形态。“所谓潜科学就是潜在形态的科学,它是相对于显科学而言的。具体说来,它有两个含义:一是从科学认识过程来看,它指的是‘孕育中的科学思想’,……比如科学问题、科学幻想、科学猜想、科学经验、科学悖论等,均属此类;二是从科学发展曲折性来看,它指的是‘处于待显阶段的科学成果’,因为一个科学成果当它取得后,并不都能立即被人们承认,而由于种种原因,往往被忽视、排斥、压制、埋没、抛弃、扼杀,有一个蒙难的历程。我们就把虽然认识上已达到‘显’的阶段,但并没有被人们确认,仍处于‘潜在状态’的科学成果,也称之为‘潜科学’。”[2]简言之,所谓潜科学,就是指处于孕育阶段和潜在形态的科学,它是相对于显科学而言的,具体含义有两个方面:一是指孕育中的科学思想,即指尚为成熟的科学胚胎,如科学问题、科学猜想、科学经验、科学直觉等;二是指处于待显阶段的科学成果,即指未得到社会公认的科学成果;所谓显科学,就是指已经成熟并得到社会所公认的常规科学。潜科学的创立与发展不仅为科学发展过程及规律的研究提供了新角度、新思路和新途径,而且也为科学认识主体———科学人才的研究提供了新角度、新思路和新途径。从潜科学这一特定角度出发,会使我们对科学人才的研究和认识豁然开朗、倍受启迪、颇有收获。

1 阅读:5
科技时代引领潮流

科技时代引领潮流

带你去看不一样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