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你有没有遇到这种情况,有时我越是守规矩,反而越吃亏?规则无时无刻不在束缚着我们。
事实上,规则并不是绝对不可逾越的。在很多情况下,规则是可以被打破的,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去做。
打破规则
一、通过合理话术打破规则1. 宠物丢失如何找监控?
当逛街宠物不见时,我们想去附近服装店查看店外监控,店员表示原则上不可以。
然而,这里的原则只是一种既定的说法,它往往还有商量的余地。如果我们换一种说法,比如称自己手机或者财务刚不小心在店里丢了想查看监控,店员通常就会同意。
这就表明,只要我们找到合适的理由,就能够突破所谓的原则性规定。
查看监控
2. 监控下如何能拍照?
我们在监控中找到了宠物的踪迹想要拍照记录,店员会说按规定不可以拍照。
但只要我们变个说法,比如找个借口支开店员忙别的,店员可能就会假装没看到我们拍照。
这说明在不影响他人工作并且自己承担相应责任的前提下,通过改变说话的方式可以灵活处理规则(比如如果被发现可能面临的批评等,但我们只是为了自己记录宠物踪迹这种无伤害性的目的)。
截图留存
3. 如何买下非卖品
发现酒店里有好闻的独特香薰味道,打电话咨询能否购买,前台以店里有规定不售卖为由拒绝。
当我们说自己不小心把香薰摔坏了要赔偿多少钱时,前台会告知具体价格并且可以从押金里扣除。
这是在不伤害别人利益的情况下,以结果为导向去打破规则(我们按正常损坏赔偿流程,没有占额外便宜,得到香薰或者其等价价值的赔偿)。
前台电话沟通
二、通过协商变通规则1. 怎么免费增加旅馆早餐券
一家三口住旅馆,早上起床发现只有两张早餐券,客房表示标间只包含两张无法多给。
这时候如果给前台商量,在订购平台给酒店一个好评,请求送一张早餐券,一般是可以成功的。
这体现了规定是人定的,存在变通的可能,而关键在于我们采用何种方式和方法。不是生硬地去对抗规则,而是通过提出一个对对方也有利(酒店能得到好评)的条件来协商。
餐券协商
2. 打车被多收费怎么办
在旅游旺季当地打车,下车时被要求按超出打表价格支付,比如本来打表30元,对方非要50元。
这种情况下,我们要有自己的态度,首先严词拒绝并要求按打表金额支付,如果对方不依不饶,就记下车牌号打电话举报。
这告诉我们,在规则和实际利益受到侵害时,我们要勇于捍卫自己合理的权益,不能因为过度礼貌而被人欺负,要让对方在自己的选择中做出决定(按正常价格收费或者面临举报)。
打车费用协商
三、改变沟通方式1. 食堂打饭如何加量
在学校食堂打饭时,如果想要食堂阿姨多打点米饭,不要单纯询问可不可以,而应该直接说“我吃不饱饭”。
因为相比之下,礼貌的命令比礼貌的询问更有效。
这显示出在某些场景下,改变沟通的方式(从询问变为一种带有诉求的命令)能够更好地达到目的。
食堂打饭
2. 快递站快速拿快递
出门在外在快递站拿快递却又找不到时,如果店员一直忙自己的私事不给找,此时一定要及时表明态度。
比如说“你已经让我等很久了,请你现在马上给我找下”。这样的要求往往会让店员放下手头不太紧急的活,优先帮助我们找快递。
这体现了我们在有需求时要勇于表达,不能一味地迁就对方。
快递取件沟通
四、无声的行动打破常规1. 不说话比说话更有用
例如肚子不舒服想进别人店里坐会休息,按照常理,店员肯定会说老板不让,但不问直接进去休息,人家也不一定会赶我们出来。
这说明在一些情况下,通过无声的行动也能够打破习惯的或者口头上规定的限制。
临时在小店休息
你会发现,我们很多人从小接受的教育是守规则,然而在这种教育下,我们逐渐失去了质疑规则的能力,更难以思考规则的合理性,也没有勇气去打破规则。
但实际上,一个人拥有打破规则的勇气和能力,往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今后取得成就的高度。
社会不是只需要听话的孩子,在不违背道德和法律底线的前提下,敢于打破规则才能避免吃亏,才能更好地在社会中立足,为自己创造更多机会,这也是普通人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生存和发展的一种智慧。
正如单干是一种生存的出路一样,合理地打破规则也是我们生活中的一种生存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