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揭露“三鹿奶粉”的上海记者,4年后辞职,17年后变成了这样

来科点谱 2025-02-17 13:55:31

文丨编辑 来科点谱

——【·前言·】——

08年9月,简光洲记者发出直言甘肃有14个小宝宝因三鹿奶粉深受其害,患上肾结石,此消息一经传出,直接炸开了中国乳制品行业的 “黑匣子”,将那些见不得光的事情彻底揭露出来。

三鹿奶粉出事后,作为主要责任人的田文华马上被警方逮捕,经过法院仔细审理,认定她犯下严重罪行,最终被判处无期徒刑,为自己的行为付出惨痛代价。

与此同时,其他参与制造这起恶劣事件的相关人员,也都没能逃脱法律的制裁,各自受到了相应的处罚,但奇怪的是,揭露三鹿的简记者四年后却选择了离职,这是为什么呢?而17年后为什么又变成了这样?

揭露三鹿奶粉的罪恶

07年河北的质检报告信誓旦旦地宣称三鹿奶粉全部合格,甚至三鹿还登上了央视,这无疑给消费者吃下了一颗 “定心丸”,可谁能想到这竟是一场彻头彻尾的误导,让三鹿愈发肆意妄为。

而谎言终究无法长久,2007年底陆续有消费者投诉婴儿尿液变色,可三鹿对这些声音充耳不闻,依旧埋头生产和售卖问题奶粉。

直到 2008 年 5 月,一位消费者在网上发帖求助,三鹿才发现奶粉有状况,但他们的处理手段太恶劣了,不自查自纠,反倒想用四箱奶粉去安抚家长,还将责任推给所谓的 “假冒伪劣” 产品。

很快,甘肃一家医院发现好多婴幼儿都得了肾结石,医生们感觉事情不简单,仔细一查,竟然发现这些生病的孩子都喝过三鹿奶粉。

意识到问题严重性后,医生四处奔走试图曝光真相,可当时大家都信任三鹿这个 “国民品牌”,几乎没有媒体敢站出来挑战它。

当医生对事情真相的曝光感到无助时,简光洲挺身而出,彼时简光洲还在全力报道汶川地震,可一听说甘肃的事儿,他毫不犹豫马上奔赴现场,他在各个医院来回奔波,收集各种证据,一心要还原事情真相。

之后《东方早报》发表了简光洲的《甘肃十四名婴儿疑喝三鹿奶粉致肾病》,这篇文章直接击穿三鹿的虚假表象,将其不可告人的罪行清清楚楚地展现在大众面前 。

舆论瞬间炸开了锅,三鹿集团根本无法辩解,但即便如此他们还想狡辩,死活不承认问题,直到卫生部介入调查,他们才不得不承认生产了 700 吨不合格奶粉,可实际情况远比这恶劣得多。

卫生部抽检三鹿奶粉,11份样品全不合格,这一严重事态引发全国范围的 “奶粉大排查”,结果令人震惊:22家乳制品企业都检出三聚氰胺,蒙牛、伊利这些行业巨头也没能逃过。

蒙牛28份测试品里3份不达标,伊利35份中也有1份不达标,这些数据直观反映出中国乳制品行业质量堪忧,结果就是,消费者对国产奶粉彻底寒了心,不再抱有任何信心 。

这场 “奶粉地震”,把三鹿董事长田文华送进了监狱,也让国产乳制品行业遭受重创,到 2011 年,70% 的消费者不敢买国产奶粉,宁愿花高价买进口奶粉保障孩子健康。

那些被毒奶粉伤害的孩子一生都要承受痛苦,比如甘肃一个家庭的双胞胎兄弟,因喝三鹿奶粉发育迟缓,同龄孩子50斤左右,他们只有40斤,身高也矮半头,即便现在看着健康,父母心里的担忧也始终挥之不去。

转型之后也没忘初心

简光洲的报道揭露了三鹿的罪行,也让他陷入舆论漩涡,有人称赞他是 “英雄记者”,可也有人指责他 “灭绝民族企业”。

尽管质疑重重,简光洲却毫不畏惧,他对自己的选择充满信心,因为他明白这真相牵系着数不清孩子的健康,也关联着一个个家庭的幸福,绝不能被忽视。

2012 年,简光洲做出一个让人意外的决定,离开东方早报,告别新闻行业,这并非冲动之举,而是经过深思熟虑。

“三鹿奶粉” 事件让他看清新闻行业的现实,敏感话题不能碰,深入调查困难重重,记者收入微薄,而且事件后他还收到威胁恐吓。

同时,突如其来的 “名气” 也给他带来很多麻烦,各种采访邀请不断,甚至有人找他报道几十年前的冤案,他只是个普通记者,要还房贷养家,实在力不从心。

离开东方早报后,简光洲和朋友创办了环智传媒,一家做品牌咨询和公关服务的公司,凭借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专业的新闻素养,公司发展得很快,客户有很多互联网巨头和知名企业。

简光洲成功实现从记者到企业家的转型,积累了财富,但他始终坚守本心,依旧对社会问题保持关注,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践行社会责任。

简光洲在抖音弄了个账号,他借助这个账号分享关于新闻行业的观点,从 AI 对新闻行业的冲击,到记者职业素养的要点,再到新闻的价值和意义都有涉及,让大家对新闻行业有了更多了解。

他觉得 AI 取代不了真正的记者,因为新闻的核心不仅是传递信息,更是分析解读事实、追寻揭露真相,这需要记者有敏锐洞察力、深厚人文素养和不畏强权的勇气,而这些是 AI 没有的。

他的观点引起很多媒体人的共鸣,也让大家思考新闻的未来,2021 年 11 月 8 日,第 22 个中国记者节,人们在社交媒体上纷纷向简光洲致敬,感谢他当年勇敢发声,为新闻事业树立榜样。

前年1月他在抖音分享了一段视频,曝光国泰君安财务证券信息有问题,还公开指责对方 “抄作业”,这一行动再次证明,无论何时他对真相的感知都很敏锐,对正义的追求从未停歇。

十七年过去了,简光洲身份变了,但那份责任感和使命感一直都在,“三鹿奶粉” 事件是中国食品安全史上一道深深的伤疤,也凸显了新闻媒体在保障食品安全方面的重要作用。

要是没有简光洲的报道,可能会有更多孩子受害,更多家庭破碎,这起事件促使中国反思食品安全问题,加强监管力度。

身为社会公器,新闻媒体对食品安全事件负有监督与舆论引导的职责,要积极深入调查,将事实真相揭露出来,给公众输送准确信息,促使相关部门行动起来,切实解决食品安全问题。

同时新闻工作者要有更高的职业素养,具备专业知识、敏锐洞察力、不畏强权的勇气和对真相的执着追求,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AI 技术改变着新闻行业,但 AI 无法取代记者的思考判断和社会责任。

新闻工作者要积极利用新技术,提高工作效率,拓展报道领域,更好地服务公众,简光洲的故事是关于勇气、责任和坚守的,他用行动诠释了新闻工作者的使命担当。

他的经历提醒我们,食品安全和新闻责任是我们必须共同守护的底线,只有坚持真相、勇于发声,新闻媒体才能真正推动社会进步。

参考资料

澎湃新闻:遗痛②|三鹿奶粉案首例曝光患儿家庭的6年隐痛

百度百科-中国奶制品污染事件

新京报:简光洲 一如既往的坚持

0 阅读:1
来科点谱

来科点谱

鸢飞唳天 聊点不知道的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