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编辑 来科点谱
——【·前言·】——
最近中国外长王毅和乌克兰外长见了面,王外长特别提到,乌克兰一直是中国的朋友和伙伴,中乌早在11年就建立了战略伙伴关系。
而俄乌冲突让这段情谊被很多人遗忘,不管是中国人,还是乌克兰人,记忆都有些模糊了,鲜有人知的是,在过去二十多年里,乌克兰是中国军工技术的重要来源。
中国从乌获取的技术,在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些关键技术究竟是什么呢?
中乌早期合作
早在11年中乌两国确立战略伙伴地位,当时中国经济发展势头正猛,对先进技术的需求极为迫切,就盼着借助外力实现更进一步的突破。
而乌克兰继承了苏联的不少好东西,可经济却不太景气,急需要资金来缓解困境,正好一个缺技术,一个缺资金,两国就愉快地合作起来,这一合作就是十多年。
这十几年,中乌在军事技术合作上亮点颇多,以航母技术为例,苏联解体后,未建成的 “瓦良格” 号面临着尴尬局面,前途未卜。
美国想让它报废,俄罗斯没钱接手,乌克兰就瞅准机会,中国果断出手,不仅买了船,还拿到了全部图纸,这在当时的国际军火市场上可是很厉害的操作。
要知道航母技术可是国家机密,美国宁愿炸掉自己退役的航母也不卖,俄罗斯卖给印度航母时,核心技术也藏得紧紧的,乌克兰愿意给,主要也是经济上太困难了。
除了航母,乌克兰在其他军事技术上也帮了中国大忙,俄罗斯在空空导弹关键技术上对中国限制,乌克兰的基辅雷达厂就把主动雷达导引头技术转让给我们,帮我们造出了 “霹雳 - 12” 空空导弹。
中国想买 “欧洲野牛” 气垫登陆艇,俄罗斯开价太高,乌克兰不但低价卖了四艘,还转让技术,甚至俄罗斯切断M - 70燃气轮机供应时,乌克兰重启生产线也要完成和中国的合作。
在燃气轮机技术合作上,苏联解体后乌克兰有UGT - 25000燃气轮机技术却没能力开发,中国投资建厂推动技术转移,这让中国海军舰艇动力系统有了大发展。
像 052C、052D、055 等新型驱逐舰,还有 “辽宁舰”“山东舰”“福建舰” 的常规动力系统,都离不开乌克兰的技术支持。
舰载机方面,中国想从俄购入苏-33舰载机,可最终没成功,好在乌克兰及时出现,将苏-33的原型机连同技术资料低价转让给中国,给歼-15舰载机的研发工作帮了大忙,让我们少走了不少弯路。
乌克兰不仅卖技术,还特别实在,派了一大批专业人才来中国,一头扎进军工技术研发里,他们带来的经验和知识,帮中国补上了相关领域的短板,让咱们军工技术进步的速度一下就提起来了。
中乌关系的起伏转折
中乌合作一路走来,并非总是一帆风顺,就拿 “哈立德” 坦克项目来说,当时项目正稳步推进,谁能料到,乌克兰却突然中断了 6TD-2 发动机的供应。
这一操作犹如晴天霹雳,让中巴合作遭受了不小的损失,原本计划好的生产进度被打乱,投入的人力、物力成本也面临着巨大的浪费风险,这无疑也让中国对乌克兰的可靠性产生了质疑。
时间来到14年,乌克兰国内政局发生了重大变化,亲美政府上台执政,从那以后,乌克兰明显加快了向西方靠拢的步伐,与俄罗斯的关系也愈发紧张。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中乌关系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波及,开始逐渐降温,原本密切的合作交流减少了,双方在各个领域的互动都变得谨慎起来。
在这之后,乌克兰的处境变得有些微妙,一方面国内经济发展面临困境,急需中国的经济支持来拉动增长,同时在国际事务中也希望中国能发挥影响力从中斡旋,帮助其获得更有利的国际环境。
但另一方面,又受到西方势力的强大压力,在对华政策上始终摇摆不定,一会儿倾向与中国加强合作,一会儿又因西方的牵制而有所退缩。
俄乌冲突引发局势动荡,可经济利益的纽带强韧依旧,在这艰难时期中国一直是乌克兰最大的贸易伙伴,双方贸易往来稳定。
虽说受到外部因素干扰,可中乌两国的贸易额没有大幅下滑,依旧维持在一定水平,这实实在在地体现出双方经济合作根基深厚、抗冲击能力强。
中乌外长见面
2 月 15 日,王毅外长与乌外长库列巴在慕尼黑安全会议期间进行会面,当下国际局势复杂,俄乌冲突又一直持续,这次会面被大家看作是中乌关系改善的迹象,后续合作说不定也会有新进展。
王毅着重指出,中乌两国的友谊与战略合作关系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中国始终把乌克兰当作朋友与合作伙伴,库列巴也回应,乌克兰深知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迫切希望中国能在推动和平进程中发挥关键作用 。
这次中乌外长会面时间短暂,却意义非凡,意味着双方沟通的桥梁还在,都有维护、发展双边关系的想法,在乌克兰危机中,中国始终积极劝和促谈,坚定支持通过和平协议化解矛盾。
库列巴也表态愿和中国加强交往合作,深化战略伙伴关系,不过这背后也有乌克兰经济濒临崩溃,急需外部支持的现实原因。
中乌关系的前路充满未知,俄乌冲突的走向、西方势力的干涉,加上两国在关键利益上的博弈,都让中乌关系面临诸多挑战,未来发展难以预测。
冲突结束后,西方国家可能加强对乌克兰控制,阻止它和中国走近,中乌在克里米亚问题、南海问题等核心利益上可能有分歧,处理这些分歧很考验双方智慧。
而且 “哈立德” 坦克项目的事给合作留下阴影,重建信任也是重要问题,但中乌合作潜力也很大,中国有资金和技术,能帮乌克兰战后重建,乌克兰有资源和人才,能助力中国发展。
最要紧的是找到双方都能受益的地方,搭建起互相尊重、公平交易的合作方式,只要好好解决矛盾,多交流多商量,就一定能发现新的合作机会。
和平是两国合作的基础,中国始终积极推动各方通过对话化解矛盾,劝和促谈,乌克兰也该知道,和平才是解决难题的正途,中乌两国携手合作,带来的影响可不止于双边,对地区稳定和世界和平都意义重大。
在复杂国际形势下,两国更应加强合作,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出力,中乌关系未来怎么发展,就看两国怎么选择,是对抗还是合作,是守着偏见还是拥抱未来,答案在两国人民手中。
参考资料
《王毅会见乌克兰外长:期望达成所有当事方都接受的和平协议》,直新闻,2025年2月16日。
《王毅会见乌外长瑟比加:愿同乌方开展务实合作》,看看新闻,2025年2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