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大大“打人”背后:9.9元能买60个连麦剧本,MCN员工需

莫兰说 2025-01-27 13:38:01

张大大,这个名字你可能并不陌生,尤其是在娱乐圈和网络直播领域,不少粉丝对他爱得深沉,而更多人则抱着质疑甚至讨厌的眼光看着他。

最近一场闹得沸沸扬扬的“打人风波”,又一次把他拉到了舆论的旋涡中心,而更深层次的直播行业乱象也因此逐渐浮出了水面。

事情的开端,是一位自称“黄毛毛”的工作人员揭露了一段录音。

录音中,充满了对员工“改稿不力”指责、情绪化的咒骂,甚至带有暴力威胁的语言,比如“如果今晚没有十万加,这稿子有一个字不对,我打到你死”。

这个录音迅速在网络上传播,把矛头指向了张大大,再次把他的名字推上了热搜。

一时间,网友陷入了对“霸凌”、“剧本”以及直播乱象的热议中,而围绕张大大的争论也愈演愈烈。

有人说他从“许愿池里的王八”到“娱乐圈客服”的成功转型,靠的是一张口才和情感剧本的组合;也有人质疑背后的“人设”是彻底的人工包装,是套路满满的剧本营销。

这些质疑并不是空穴来风,而是由直播行业长期存在的问题推波助澜。

其实,早在张大大直播圈粉之前,他就一直是一个极具争议的人物。

他曾被称为“娱乐圈最讨厌的人”,原因不仅仅在于他性格高调、言辞犀利,更因为他容易给人一种“油腻感”。

自从开始直播后,他的形象却迎来了转机。

无数人感慨“张大大不是一点都不可爱啊”,有网友甚至自嘲“张大大是我在娱乐圈唯一的人脉”,这让他多了一大批拥趸。

但一些专业人士和吃瓜群众却始终保持警惕和质疑,认为一个“许愿池里的王八”怎么可能真的没有剧本来推波助澜?

这次“霸凌风波”让这些疑虑再度爆发。

录音的曝光之外,更多人开始挖掘整个直播行业剧本化的内幕。

根据蓝鲸新闻的调查,如今在直播行业里,连麦“戏精”早已成为一种职业,而背后支撑他们精彩表演的,正是随处可见的剧本——价格从几块钱到几万元不等,内容从小三插足到夫妻反目皆“狗血到流油”。

某位麦手中介透露,有些主播有自己的写手,会根据需求专门定制剧本;中介机构也有专门的剧本库,资源丰富;还有些麦手自备剧本,表演时随手拿出,效果拉满。

在某二手交易平台,你花9.9元就能买到60个连麦剧本,而其内容几乎都以情感纠纷为主,比如“小三抓现行”“渣男回头”“婚后发现老公被人包养过”等等。

这些剧本看似荒诞,但用在直播间里,效果立竿见影——拉人气、赚流量,让观众大呼“太真实了”。

至于那些高价剧本,甚至可以卖到几千甚至几万元,内容多是定制化的,贴合主播风格,并且编排得更为周密谨慎。

一位商家明确表示“我的剧本就是这价钱,不会卖几块钱几十个,效果和质量摆在这”,虽然不肯透露这些剧本背后会流向哪些“知名主播”,但暗示的意味不言而喻。

不管是哪种剧本,归根结底,它们的目的只有一个:吸引观众、赚取流量,构建看似真实却精心策划的现场效果。

而张大大对此显然不曾正面回应过,反倒是给出了颇为“哲学”的回答:“如果世界上真的没有圣诞老人,那也不妨碍大家收到礼物的快乐吧。

”这句话看似模糊,却似乎坐实了直播间剧本化的现实,只不过粉丝更关心的是表演带来的“欢乐”,而不是背后的真相。

据九派新闻透露,张大大所在的无忧传媒,其张大大工作室早已换了多波员工,而离职员工一致提到他“情绪化、辱骂员工、每天凌晨工作随叫随到”的工作方式让人难以忍受。

就连负责对接的高管都辞职了好几轮,但由于张大大带来的流量太过可观,无忧传媒选择继续为他换人,助他登顶流量风口。

就在张大大事件后,无忧传媒的回应显得暧昧。

“暂停与张大大的业务开展”,似乎是打算平息事态,但用的是“暂停”而非“终止”,留了太多回旋的余地。

同时,相关员工“黄毛毛”不仅在声明里用了三句不满的“谢谢”表达对公司的抗议,还直接晒出了谈判中的录音。

据她透露,无忧传媒甚至以“威胁恐吓”的方式逼迫她签署自愿解除劳动合同,而“想要拉拢大主播”的强烈动机显然让员工的权益变得无足轻重。

面对舆论的压力,张大大方面选择了沉默,而无忧传媒与黄毛毛则各执一词。

黄毛毛明确拿出了自己的录音来证明遭受的霸凌,而无忧传媒加以反驳,表示公司没有确凿证据认定暴力事件,还要求她解约,并试图为双方达成和解。

更让人费解的是,无忧传媒声称曾建议陪同黄毛毛报警,但她却拒绝这么做,这也让外界对于“真的没有证据”这一点产生了额外的疑惑。

问题的关键是,这种矛盾究竟该如何缓解?

头部主播收益千千万,但员工的身心健康是否也该引起行业的一点关注?

或许,这次事件最终的真相还需要时间,但整个行业的反思,显然已经不可避免。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