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之前有人提出过这样的问题:“战争中最不堪回首的是什么?”有人回答说:“那必然是难以下咽的军粮。”
何出此言呢?
硌掉牙的军用饼干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一百年之后,有人在自家阁楼发现了一个笔记本,翻开笔记本,里面是一位士兵写下的一首小诗《复仇》。
“这场战争结束后,我会回到自己的祖国
我将会做一个复仇的恶人
我也许会因为谋杀而被处死
但我一定会冒这个险
我要找到那个制作军用饼干的恶人”
也许大家会觉得这个士兵有点小题大作,有些可笑,但是这种坚硬的饼干曾在一战时期成为了很多士兵的噩梦,导致很多人牙齿出现了问题。
于是为了克服这种情况,士兵们自己研究出了饼干的正确吃法:将饼干磨成粉末,与牛奶或者热汤混合在一起煮,这样做出来的食物虽然口味欠佳,但至少不会再伤害牙齿。
关于这种军粮饼干,还有一个令人心惊胆战的传说:据说这种饼干会走路。
其实真相很简单,就是存储时间长了,饼干内部生虫,由于足够坚硬、内部的虫子拱不出来,只能不停的扭啊扭,给人一种饼干会走路的假象。
甚至有士兵用这种饼干来给家里人写信。
其实这种口感硬如钢铁的饼干,并不适口,但是在残酷的战争中,也就它能够带给士兵们一丁点儿乐趣了。
当食物足够坚硬,它们就不再是充饥的粮食,而是武器本身。除了上面槽点满满的军用饼干,还有一种硬到极致的食物——法棍。
法棍pk军用饼干,魔法才能打败魔法。
据说,一条从做出来超过24小时的法棍,硬度堪比锤子,可以用来打架,可以用来开坚果,就是不用来吃。
关于法棍的来历,有三种说法。
第一种说法称:法棍是拿破仑战争的“副产品”。这种说法最符合好面子,追求浪漫的法国人的想法。当初,拿破仑频繁发动对外战争,战争时期军粮供应和弹药保障同样重要,当时法国人流行的主食,是一种圆形、椭圆形的或砖型的面包,质软,这样的面包容易变质、破碎,也不利于携带,于是拿破仑命令自己的御用面包师解决这一难题。
这位厨师绞尽脑汁,在失败了很多次之后,终于发明了这种与众不同的长棍面包。
这种面包经过高温烤制,糖分适中,并且可以长时间储存不变质,另外,因为面包外皮比较硬,如此一来便能抵御各种外力的触碰。确保前线士兵在野战环境下吃到的仍然是完整的面包。
如今虽然战争已经成为了过去式,但是法棍却作为法兰西文化的一部分流传了下来。
第二种说法称,法棍是一种舶来品,原本的法国本土面包是圆的,1839年,来自奥地利维也纳的国际著名面包大师来到了巴黎,他在闹市开了一家面包店,出售各种各样的面包,其中一种长棍形的面包吸引了顾客的目光,它不仅长,而且口感十分奇特,和他们之前吃过的都不一样。
第三种说法称,法棍的诞生和巴黎地铁修建有很大的关系,同时这种说法也被认为是最接近历史现实。19世纪末20世纪初,巴黎地铁正在如火如荼的修建,大半个城市都在施工。
大量来自法国各地的工人汇聚于此,但是因为这些工人来自天南海北,语言、以及饮食习惯存在极大的差异,难免产生矛盾,打架斗殴时有发生,用来切大面包的工具甚至成了械斗的凶器,经常有伤亡事件。
为此承建方要求制作一种“不需要切也能吃的面包,”从而取消了工地厨房大量的刀具。
就这样,大小适中、即便需要分食用力就能掰断的“法棍”诞生了。
因为硬度高,闹出的笑话层出不穷,有网友说自己的爸爸被法棍硌掉了牙。。。。。
更有网友将法棍戏称为“复仇之矛”,因为大家觉得这是一件趁手的武器,用来打架相当不错。
当然,小编只是开个玩笑,大家可不能真的用法棍去斗殴奥。
都说时事造就英雄,法棍的诞生可以说是时事造就了嚼劲。
相比之下,有一种能量餐既没有坚硬如铁的外壳,也没有瘦长的身形,却靠着别样的“硬”出了圈。
随着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航天能量餐也逐渐出现在大众视野。
航天员能量餐,顾名思义,就是一种源自航天员专用的食品。
这是一种高能量,高蛋白,高营养的代餐食品,同时具备美味与便携的特点。
说起能量餐的“硬”,就在于,该加的东西绝不含糊,不该加的丝毫不含糊。
比如人体所需的最基本的营养物质,如下图所示。
这用料够硬吧,虽然能量餐与压缩饼干同为压缩食品,但是它的标准远远高于国家食品行业的标准,同时高于军用食品的标准。
它综合了市场上现有的压缩产品的长处,又优化了碳水化物单一、功能性差等特点,更适合出游时携带。
当初,应急食品的出现是为了帮我们度过短暂的难关,那如今能量餐依托着高科技背景而生,成为了我们忙碌之时餐桌上的选择。
说到这里可能会有人产生质疑,长得就是个压缩饼干的样子,有什么资格说自己是餐呢?
别急,不妨看看它里面的营养素添加再下定论也不迟:
航天能量餐的出现就像一个新的饮食风向标,指引着我们的饮食理念不断更新,不断前进,但是不管如何变化,它的出发点永远离不开健康安全。
图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推荐阅读乐享长安,航天能量餐真下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