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名胜古迹之二十一
作者/郑望学(80后文旅作家)
欢迎关注➕更多精彩

在广州北与清远交界地带,横亘着一条名叫“王子山”的神秘山脉,绵延一百多公里,且大多数都处于未开发的原始状态。这里号称广州的“后花园”,森林植被茂密,峡谷溪流蜿蜒,负氧离子含量丰富,特别是以奇石怪峰著称,被誉为广州难得一见的“世外桃源”,成为驴友徒步探险的秘境。

近日,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慕遇城迹作者循着地图,探秘了王子山深处的一座名叫“阿婆抱孙天华禅寺”的古寺,一睹寺后山巅之上的神奇巨石,意外发现巨石肚中竟然有一间仙神庙,据说求子求财很灵……

阿婆抱孙天华禅寺是一座无人管理的寺庙,建造年代不详(网络上查无资料),位于王子山西边,临近广州花都区狮岭镇,具体位置在清远市清城区龙塘镇银盏古钱岭恒大银湖城附近(百度地图上有标注,可导航)。

这座古寺为何取名叫“阿婆抱孙”?它又有怎样的故事?

4月15日下午,阳光明媚,春意盎然,作者从恒大银湖城南边的一条山路进山,步行半小时到达山脚下(开车的话只需几分钟),阿婆抱孙天华禅寺就位于这条山路的尽头。

只见山脚下,一片荒凉之地,一座古寺掩映在青山环抱之间,四周静谧,空无一人,显得格外神秘。寺前的台阶杂草丛生,遍布枯枝落叶,台阶两旁各有一个神龛,插着红色的香烛,摆着水果,气氛诡异。

拾级而上,是一处空旷荒芜的平台,长满杂草,堆放着一些砖头和沙石。蓝天白云下,绿树掩映间,一座红墙黛瓦的庙宇耸立在平台之上的山坡上。小庙很小,就是三间破旧的平房,房前两边各植有一株菩提树,庄严肃穆。

这是一座荒野古寺,貌似荒废了很久,目光所及之处皆是苍凉。主殿年久失修,破败不堪,几乎成危楼,周遭荒草众生,一片萧杀之感,这种久违的感觉也许只有在八九十年代拍摄的武侠片中方能找到。

不过,古寺虽然没有暮鼓晨钟,也没有梵音仙语,但一点儿也不影响它的灵气,慕名而来的香客或游人一拨接一拨,香火旺盛,从庙前斑驳发黑的香火炉可见一斑。

原来,庙门前供奉着送子观音菩萨(庙宇已成危房,大门已闭),地上有用沙发垫当作的蒲团,案前有免费供应的香烛,这些应该是香客赞助的吧。

作者拜了三拜观音菩萨后,仔细观察了一下古寺。绕道古寺一侧,从窗户里朝正殿的左边一间房看,只见昏暗的房间里有一张八仙桌,桌子上整齐地摆放着书籍,书名看不清楚,也许是佛经吧。

一旁的厢房是厨房,里边一张红木桌子上尽是灰尘,上面摆放着落满灰尘的瓷碗,一只碗倒扣着,气氛甚是诡异!

与厨房连着的是另一间新建的平房,外墙用水泥粉刷,铅合金的门窗紧闭,门前有太阳能电池板,屋脊之上有用瓦片拼起来的五角花瓣图案,两边带角。这间屋子应该是寺僧或管理人员的宿舍,不过看上去很久未住人了。不远处还有一栋红砖平房,也是门窗紧闭,还装着监控,应该是护林所用的仓库。

作者还发现,主殿两侧的墙上镶嵌有佛教标志的“法轮”,这个很像德国纳粹的党徽。另外,寺旁还有一管泉水,山泉清洌甘甜,可以直接饮用,据说饮用此泉的善男信女可得贵子,非常灵验无比!
写到这里,大家大概猜到了此寺为什么叫“阿婆抱孙天华禅寺”呢?不过,“好戏”还在后头了!
探秘奇石巨阵,神像阿婆抱孙古寺后的羊肠小道通往山顶,越往密林深处前行,山路越陡峭崎岖。穿越在荆棘密布,奇石怪峰的原始丛林中,那感觉紧张又刺激!

你看这块岩石像猴子的头吗?这根盘在拦路石上的枯树根像一条莽蛇吗?老树、巨石、“巨蟒”,一入框便是一幅山水画。

你再看这块巨石下有一块木头神像吕祖洞宾,旁边还摆放着香炉,上面插满了燃烬的香烛,作者也上前拜了三拜。

越往上爬越吃力,视野也越开阔。好不容易上到山顶,一看山下的恒大银湖城尽收眼底,一览众山小的感觉,有没有!

令人惊奇的是,悬崖边竟然有一间荒废的小木屋,上面用红漆写着字,字迹潦草,看上去有点瘆人!悬崖上有几块巨石组合在一起,大家看看像什么动物?

如果胆大一点的还可以爬到巨石上,站在上面朝南看,可以看到不远处的另一块巨石,这块巨石大家看看像什么呢?不过,从这边看,还真看不出像什么!

作者绕到另一边看,果真发现这块巨石组合像极了一位满脸沧桑面容慈祥的阿婆抱着牙牙学语梳着发髻的孙儿坐在椅子上,凝望着远方,像是在祈盼出征的儿子早日凯旋……

它就是闻名遐迩的“阿婆抱孙石”,又名恩肚石(听说只有粤语才能读懂何谓“恩肚”),山下的古寺之名就是源于此。此石惟妙惟肖,赏心悦目,站在这座天然雕塑面前,不觉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更感恩大自然的神奇馈赠。

阿婆抱孙,一望千年。这块奇石形神具似,赋予岩峰无限想象,寄托了千百年的美好愿望,或是祖孙享受天伦之乐,或是盼望劳作的儿媳回家歇息,或是赐福人间香火繁衍......

山不在高,有仙则灵。在这座巨石的肚子下是一个天然的半露天山洞,附近的乡贤集资顺着洞体自发砌了围墙,供奉有送子观音菩萨,香火不绝。旁边还有人砌了炉灶,方便远方来拜神求子的香客做饭。

据仙神庙前的碑文记载,仙神庙于民国2005年(原文是这样写的,作者注)乙酉年仲夏建造。观音石山座落于狮岭与清远银盛钟屋村交界处,又名阿婆抱孙石,其实她是一座送子观音石。石山四周分布着十二生肖石像,倚石而生的大树形态各异,山上的泉水更是清甜可口,观音石山实在是一处人间仙境!近几年来,凡拜过阿婆抱孙的善男善女都感觉到神灵的灵感,心想事成、生意兴隆、丁财两旺,为弘扬阿婆抱孙神灵将其发扬光大。阿婆抱孙神庙创始人、广州市花都区狮岭镇军田村老田心王东汉。

按碑文上记载的“十二生肖”石像,作者在山顶搜索了一圈,始终未寻获。但阿婆抱孙石下面确有造型各异的岩石,如招财蟾,又或是蟾宫折桂,赐福人间财源滚滚,大展宏图。还有长寿龟石,岿然不动,平安万年。

关于阿婆抱孙石的传说,作者略闻一二。相传古代有一位王子带着百万军队南巡百越,路经此地,恰遇洪水泛滥。为保护民众的生命财产,王子和百万官兵跳入水中组成拦洪人墙。洪水退后,王子站过的地方,变成了一座高山,因此后人称为“王子山”。

而在王子山北部的清远市境内有一座与此山相似的山,即阿婆抱孙石,据说就是王子的母亲得知儿子不能复还,抱着孙子望眼欲穿,因伤心过度而化成石像。

芙蓉嶂洪秀全祖坟
王子山是一座神秘的山,号称“岭南龙脉”,风水奇佳。清代洪秀全祖坟就葬在王子山南麓芙蓉嶂,百年后王子山下不远的花都福源水村果真出了一个天王——洪秀全(作者下期将赴芙蓉嶂探秘广东两大“天王”祖坟,欢迎关注➕)。
下山后,正是日落时分,有道是,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郑重声明:本文由慕遇城迹作者郑望学原创首发于今日头条,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欢迎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