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贩子余华英的眼神有多恐怖?被抓前一天穿粉外套,戴金项链逛街

张横说娱乐事件 2024-10-31 01:56:37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中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2024年10月25日,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宣判结果一出,旁听席上爆发出压抑许久的哭喊声,有人瘫软在地,有人掩面而泣。此刻,距离杨妞花被拐卖,已经过去了整整29年。

29年,足以让一个呱呱坠地的婴儿成长为为人父母的成年人,而对于杨妞花和无数个像她一样的受害者家庭来说,这29年,却是被噩梦缠绕、被绝望吞噬的29年。

而制造这场噩梦的罪魁祸首,正是站在被告席上的余华英。

这个身穿囚服、头发花白的女人,此刻却再也无法掩饰她内心的恐惧。因为等待她的,将是法律最严厉的制裁——死刑。

信源:环球网2024-10-25《人贩子余华英重审再判死刑!更多犯罪细节披露》

很难想象,就是这样一个看似平凡的女人,竟然亲手摧毁了19个孩子的命运,让12个家庭支离破碎,而她罪恶的起点,竟然是将自己年仅一岁的亲生儿子以5000元的价格卖掉。

为了满足私欲,她泯灭人性,将魔爪伸向了那些无辜的孩子,将他们从父母身边夺走,贩卖到千里之外。

更令人发指的是,余华英在逃亡的29年里,没有丝毫悔过之心。被捕前一天,她身穿粉红色外套,戴着金项链、金手链,和闺蜜有说有笑地逛街,仿佛那些罪恶从未发生过。

而当杨妞花在法庭上与她对视时,看到的却是余华英充满怨毒和杀气的眼神,那一刻,杨妞花明白,余华英根本不觉得自己有错,她恨的,只是自己没能成功逃脱法律的制裁。

余华英,这个名字对于很多家庭来说,就是噩梦的代名词。1963年,余华英出生在云南省大理州鹤庆县的一个小山村,贫穷的生活环境,扭曲的价值观,让她走上了一条无法回头的犯罪道路。

1993年,为了区区5000块钱,她竟然将自己年仅一岁的亲生儿子卖掉,从此打开了潘多拉的魔盒。

尝到甜头的余华英,将罪恶的魔爪伸向了更多无辜的孩子。她伙同丈夫王加文或情夫龚显良,以各种手段诱骗、拐骗儿童,将他们从西南地区拐卖至河北邯郸,然后再卖给那些渴望孩子的家庭。

这些孩子中,最小的只有几个月大,最大的也不过七八岁,他们的人生,就这样被余华英无情地改写。

余华英的犯罪手段极其残忍,为了降低被拐孩子父母的警惕性,她甚至利用自己的女儿作为掩护,以带孩子玩耍、买零食等借口,将孩子们骗走。

那些被拐卖的孩子,有的被卖给了没有生育能力的夫妇,有的则被卖到了偏远山区,从此过上了暗无天日的生活。

他们被迫与亲生父母分离,失去了童年的快乐,甚至连自己的真实身份都无从得知。

更令人气愤的是,余华英在长达29年的逃亡生涯中,始终没有丝毫悔过之心。她用拐卖儿童所得的赃款过着奢侈的生活,穿金戴银,四处游玩,仿佛那些被她拐卖的孩子只是她人生中的过客。

直到2023年7月14日,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审理余华英涉嫌拐卖儿童一案,这个罪恶滔天的女人才终于落网。

在余华英的众多受害者中,杨妞花是特殊的一个。5岁那年,她被余华英拐卖,从此与家人天各一方。

29年来,她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着亲人,寻找着回家的路。

5岁,本该是孩子无忧无虑玩耍的年纪,而杨妞花却在那一年经历了人生中最黑暗的时刻。她被余华英以“带你去买好吃的”为由骗走,从此与家人失去了联系。

年幼的她,只能依稀记得家乡的一些片段,以及人贩子的名字和长相。

被拐卖后,杨妞花被带到了千里之外的河北邯郸,她不知道自己身在何处,也不知道该如何回家,只能默默忍受着失去亲人的痛苦。

幸运的是,她被一对善良的夫妇收养,虽然生活条件艰苦,但养父母对她视如己出,给了她家的温暖。

然而,即使在新的家庭中,杨妞花也从未放弃过寻找亲人的希望。她始终记得自己是被拐卖的,始终记得家乡的一切。

长大后,她开始四处打听消息,希望能够找到关于家乡和亲人的线索。

2023年,杨妞花在网上看到了一篇关于拐卖儿童的报道,其中一张人贩子的照片让她心头一震,那张脸,与她记忆中的人贩子惊人地相似。她立刻联系了警方,并提供了自己所知道的线索。

警方根据杨妞花的描述,迅速锁定了犯罪嫌疑人余华英,并于同年7月14日将其抓获。

29年,杨妞花终于等来了这一天,她亲手将这个毁了她人生的恶魔送上了审判台。然而,这迟来的正义却无法弥补她内心深处的伤痛。

她的亲生父母,因为思念女儿,早已郁郁而终,她再也无法亲口告诉他们,自己回来了。

在法庭上,杨妞花和余华英对视了十几秒,那一刻,她从余华英的眼神中看到了怨毒和杀气,却没有看到一丝一毫的悔意。

杨妞花知道,对于余华英来说,她只是一个被贩卖的商品,而她恨的,只是自己没能逃脱法律的制裁。

2024年1月8日,贵州省高级人民法院裁定,余华英拐卖儿童案发回重审。消息一出,舆论哗然,人们纷纷质疑:难道拐卖19名儿童,毁掉12个家庭的罪恶,还不足以让她付出应有的代价吗?

面对公众的质疑,司法机关顶住压力,对案件进行了更加细致的调查取证,最终在10月11日开庭重审。

在法庭上,公诉机关出示了大量的证据,包括受害者证词、DNA比对结果、余华英的犯罪记录等等,有力地证明了余华英的罪行。

而余华英面对铁证如山,却依然拒不认罪,甚至试图为自己开脱,声称自己只是“帮人介绍工作”,对拐卖儿童的事情并不知情。

余华英的狡辩,激起了受害者家属的强烈愤慨。在法庭上,他们情绪激动,纷纷控诉余华英的罪行,要求法院对其严惩不贷。

杨妞花更是当庭落泪,她讲述了自己被拐卖后的痛苦经历,以及对亲人的思念之情,她的控诉,让在场的所有人为之动容。

最终,正义没有缺席。10月25日,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对此案作出一审宣判:被告人余华英犯拐卖儿童罪,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听到宣判结果的那一刻,杨妞花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眼泪夺眶而出。

这迟来的正义,能否告慰那些被拐卖的孩子和他们的家庭?杨妞花不知道,但她知道,自己终于完成了父母的遗愿,将这个恶魔绳之以法。

余华英被判处死刑,大快人心,但这只是个案的结束,对于无数个像杨妞花一样的受害者来说,他们的伤痛,或许永远无法抚平。

而对于整个社会来说,这起案件更像是一记警钟,敲响了人们心中对于拐卖儿童犯罪的警醒。

近年来,虽然国家加大了对拐卖儿童犯罪的打击力度,但此类案件依然屡禁不止,其背后,是复杂交织的社会因素。

一方面,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一些地区“重男轻女”的思想根深蒂固,加上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导致一些家庭渴望拥有男孩,从而催生了对被拐卖男童的需求市场。

另一方面,一些人法律意识淡薄,为了追求经济利益,铤而走险,从事拐卖儿童的勾当,他们将孩子视为牟利的工具,毫无人性可言。

要从根本上遏制拐卖儿童犯罪,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除了法律和制度的保障,社会的爱心和关怀同样重要。对于那些不幸被拐卖的孩子来说,他们需要社会的帮助,才能走出阴影,重新回归正常生活。

政府和社会组织应该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包括心理辅导、家庭团聚、教育培训等等,帮助他们重建生活信心,早日回归社会。

“孩子是祖国的花朵,民族的未来”,每一个孩子都应该拥有一个快乐的童年,一个充满希望的未来。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孩子们撑起一片自由的天空,让悲剧不再重演!

0 阅读:0
张横说娱乐事件

张横说娱乐事件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