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禁城里,藏着清朝有趣的多语言世界

松兰书社 2023-06-29 11:47:25

在我们的印象里,清朝“闭关锁国”,好像没有什么人会接触不同的语言,要到晚清的时候才有成规模的人去学习外语。

但,清朝境内也不止一个民族,自然不止一种语言文字,其中满、蒙、维、藏这些民族和它们的语言文化,更是一直受到清朝统治者的重视。所以,故宫里的文物会让我们看到,清朝的多语言并立也是很有趣的!

《钦定清汉对音字式》| 图片来源:故宫博物院官网

刚才说到的这些少数民族语言,都使用拼音文字来记录。满语就是参考蒙古族的文字,创制了一套满文,把每个元音和辅音用各自的符号来表示,纵向相连来写成一个词。

如今在辽宁省博物馆,我们还可以听到讲解员面对文物作出这样的介绍:“中间一根棍儿,两边长满刺儿,加上圈和点儿,就是满族字儿。”瞧瞧,还押韵的。

“棍”是不同字符相连构成的竖线主干,不同的“刺”和“圈点”的组合就用来表示不同的元音和辅音。只不过,同一个音在词头、词中和词尾有不同的写法,和不同的音相拼也有一些注意事项,这有一定的规则可循,但毕竟是比较麻烦。

清代古籍中的满文十二字头图片来源:故宫博物院官网

那么如何让大家记住这套拼音文字的拼写方法呢?就如同我们今天的汉语拼音表、还有日语的五十音图一样,清朝人也制作了一个简明整齐的表格,把满语的元音和辅音按照语言自身的规律排列组合,每种可能的拼读都列出对应的写法,这样就形成了“十二字头”。

再把每个拼读都用汉字注音,这张表格在语言文字教学中就有了很高的实用价值,清朝人把它写在书上,如今这些材料就珍藏在了故宫里。

武英殿 | 图片来源:故宫博物院官网

清朝官方积极推动民族语言文字的规范、传承和发展,为此以官方名义编纂了很多工具书和其他资料,有不少就是在“皇家出版社”武英殿刊刻的,不过也有很多是内府抄本。

这些工具书中,很重要的一类就是字典。清朝最主要的多语言字典被称为《清文鉴》,历经多次修订改版,其中《御制五体清文鉴》的每个词条有满、蒙、维、藏四种民族语言与汉语相对照,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光是看着就让人想要直呼一句“厉害了”!

《五体清文鉴》内页 | 图片来源:故宫博物院官网

同样也是基于不同民族语言的相互碰撞和沟通,清朝人还弄出了另外一个有趣的东西——阿里嘎礼满文。

“阿里嘎礼”最开始是指16世纪蒙古族为了翻译佛经(或者说记录梵语)而为自己的文字开发的“扩展包”,清朝人借鉴这个思路,也给满文开发了“扩展包”,制定了用满文转写梵语的规则,也针对一些满语没有的音,创造了新的写法。

也就是说,作为一套文字系统,它超出了本民族语言的范围,而用来记录其他的语言。虽然直接目的是服务于佛教和梵语,但也大有一种“国际音标”的意思。

梵文与藏、蒙、满语阿里嘎礼字的对照资料 | 图片来源:故宫博物院官网

清朝既然入主中原,要想开展多语言教育,一个绕不开的内容就是用民族语言翻译“四书五经”之类的儒家经典。当时的人们确实一直在着手编订这些典籍的满文译本,比如《四库全书》中题为“御制翻译某某书”的皆属此类。

这样的翻译显然是一项高难度的工作,翻译者不仅要通晓双语,而且还要对古代典籍本身的内容也有准确的理解。

即便如此,也还是有很多承载汉文化特殊意象的词语和典故,是难以用其他语言翻译的。比如《诗经》的第一篇《关雎》,这个标题以及“关关雎鸠”的开头,就很难找到合适的词来对译,当时的人就曾经走投无路,选择了音译——然后像模像样地给音译出来的动词还要加上动词的词缀。

故宫交泰殿的双语匾额 | 图片来源:故宫博物院官网

而这类问题随处都可以碰到。比如故宫中的宫殿名字,有很多都能在古代经典中找到出处,寄寓了特殊的含义。比如著名的“交泰殿”,取自《周易》的卦象,乾和坤能够运动交互,就成了吉利的“泰”卦。三言两语显然没有办法表达这些意思,想来当时的人们在考虑要不要把它直接音译的时候,内心也是经历了一番纠结吧。

所以说,需要学好几门语言的,并不是只有我们这些日常接触外语的现代人。清朝对多民族语言文字的建设,就是独特的文化现象,在故宫所藏的遗珍中,保存着数百年前的秘密。

【小提示】文中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仅为配图表达。如有问题,请联系【松兰小学士】说明,万分感谢。转载文章需经【松兰书社】授权。

1 阅读: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