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报告透出焦虑:射程上千公里的防空导弹,会废掉美军制空权

科罗廖夫 2025-01-20 17:27:24

2050年的美国空军将面临什么样的战场?不久前美国空军向国会提交了一份名为《2050年的空军部》的报告。这份报告中很大一部分内容是认为到本世纪中叶,很可能会出现射程超过1000英里(约1600公里)的超远程防空武器,美国一直引以为傲的制空权将受到很大挑战。

如果再加上正在扩散的反介入作战作战武器如弹道导弹和隐形巡航导弹,那么美国将面临不仅航母会大幅失效,连空中力量也会受到根本威胁,字里行间都充斥着肉眼可见的焦虑情绪。

(部署在韩国群山基地的美国海军陆战队F-35B,这种固定基地在战时生存力很低)

应该说有这种焦虑是正常的,二战以来美国军事力量最重要的支柱就是空中优势,遮天蔽日的重型轰炸机将德国和日本的战争机器砸得粉碎。冷战时随着防空导弹和截击机,特别是带核弹头的防空导弹出现,美军空中优势一度被遏制,但凭借航空母舰的压倒性优势,美军依然能保持一支不可忽视的机动航空力量。

冷战末期随着苏联解体和隐形技术兴起,美国再度掌握了绝对空中优势,几次局部战争美国都靠着这个优势轻松获胜,阿富汗只能算少数的意外,而且也没有对美国的制空权造成任何威胁。

但这种情况不会一直持续下去,《2050年的空军部》(以下简称《报告》)指出制空权未来仍然是获得军事胜利的关键,只是如何实现会发生不小的变化。《报告》认为特别是两个根本因素的改观让制空权将鹿死谁手变得复杂起来,第一是位于前沿的固定基地很容易受到精确制导武器的攻击,第二就是防空作战范围会延伸到“前所未有的、几乎无限的范围”。

(美国空军提交的《2050年的空军部》首页)

第一个因素指的就是中远程弹道导弹或无人机的威胁,但并非没有应对办法,只要同样有防空武器系统就能在理论上降低甚至消除威胁。

第二个因素最棘手,因为到时候防空武器很有可能会得到天基侦察和感知系统的支持,结合超远射程,完全可能对“传统上不受干扰”的飞机比如加油机、预警机造成威胁,而这些辅助作战飞机正是美军空中力量最依赖的支援,更不用说这些防空武器也并不一定就在地面,海上平台甚至其他飞机都有可能,表示美军获得制空权所付出的代价会进一步提高,也许付出了代价也未必能获得。

在这里《报告》并没有指出对手可能是谁,不过同样报道此事的印度《欧亚时报》很“贴心”地帮美国人列出了最有可能的对手就是中国。同时《欧亚时报》指出太平洋地区至少两个热点即台海和南海,可能成为中美爆发直接冲突的战场,并更加“贴心”地提醒美国人:中国部署的防空系统有射程400公里的S-400、300公里的红旗-9和170公里的红旗-22,另外还有专用于反弹道导弹的红旗-19,射程1000到3000公里。

(到底是不是射程2000公里防空导弹,还有待验证)

实际上美国空军的这份《报告》还是显得落后了些,因为射程超过1600公里的防空导弹或许根本不用等到2050年。2024年3月《南华早报》发文指出,中国西北工业大学开发成功射程2000公里的的防空导弹,配备两级推进系统,可以车载移动发射,具备高超声速特点,由卫星群提供制导和弹道修正。

这个消息的真实性还有待验证,毕竟能达到如此超远射程,技术难度比想象的要大得多,即使中国已经拥有高超声速飞行器和卫星制导等相关技术,要真正实用化也不是那么简单。

(实际上美国空军也在开发超远程空空导弹如AIM-260)

不过可以确定,按照现在的技术更新和发展速度,到2050年中国和俄罗斯开发出射程2000公里的防空导弹并不难,那么《报告》所担忧的也不是杞人忧天。

但相比于中俄拥有这种武器,美国军方最担心的应该还是朝鲜和伊朗等国,因为相较于互相制衡的中美俄等大国,这些国家拥有可以“改变游戏规则”的武器,才是最可能对美国造成直接威胁的。

尽管《报告》中没有提到超远程空空导弹会是什么样,但根据目前导弹的技术路线来判断,首先应该具有高超声速特点,否则飞越上千公里需要的时间太长,雷达或其他探测系统不一定能持续跟踪锁定;其次应该从现有的弹道导弹进行改装或发展。

这类导弹目前已经白菜化,连胡塞武装都能拉出几枚吓唬吓唬美军航母,更不用说已经试射洲际弹道导弹成功的朝鲜;最后就是持续的制导和跟踪能力,朝鲜伊朗等国目前还无法独立解决,但若是真到了2050年,谁也不知道会不会有其他方式代替人造卫星。

(相比防空导弹本身,是否有完整的侦察和引导体系才是关键)

总之,《报告》实质上说出了美国军方最担心的问题,那就是将来无法保证拥有制空权,而没有制空权的话,或许就什么都没有了。联系到中国疑似试飞两款六代机造成的冲击,可以合理猜测,美国空军提交这份《报告》给国会制造焦虑,依然是那不变的两个字:打钱!

0 阅读:96

评论列表

我爸爸

我爸爸

3
2025-01-21 21:08

关键是雷达

科罗廖夫

科罗廖夫

奉献原创分析和有趣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