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前不久,地球上两个最大的网红吵起来了,懂王的一句“你没有牌”,整的小泽破防了,他亲切的问候了对方家人,在媒体前留下了“苏卡不列”的世界名画。而这俩闹的这步田地,主要就是利益问题,特别是其中关键的一项,即自然资源,也就是稀土。
虽然叫做土,但这玩意可真不是土,而是非常宝贵的资源。不仅懂王执念颇深,整个阿美都稀罕的紧。尤其是和中国与俄罗斯相比,三方的稀土储存量,差距堪比断崖式。美俄相差5倍以上,少的那一方自然是美国。那么,中国又有多少吨呢?
接下来,就让我们聊一聊,稀土有多“稀”。
诱人的工业资源
这个“土”,作用有多大呢?大到你的生活中随处可见。
国防中用到的飞机、坦克等等,都离不开稀土,只要有了这一资源,就可以大幅度提高装备的性能。而且钢材加工的时候,稀土也能起到关键作用,甚至石油化工、陶瓷、玻璃、电子、激光等领域,还是离不开它,真就是比起古代的黄金都万能。
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手机屏幕,仍旧和稀土息息相关。说的直白一点,谁掌握了这一诱人的工业资源,谁就是市场上的大头。实际上除了中美俄,还有许多国家有稀土,比如阿三、巴西、加拿大、南非等等,但最多储量的却是中国。
2023年,储量达到了4400万吨,直接是全球的TOP1,中国占全球总比的40%,反观美国的180万吨,简直不够看的,属于是对比中垫底的那个。
至于俄罗斯,可以描述为天选之子,但后天的发育,实在是不如人意。
西伯利亚位于极寒之地,虽然老天爷赏资源,可后人能不能看开采,或者能开采多少,就全凭能力了。而当地的基础设施,和先进是搭不上边的,原本苏联还在的时候,产业是有的,加工厂也是有的,但自从成为过去式,瞬间对稀土产业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轻则关闭,重则转移产业。
而且,即便克服了开采的困难,分离和提纯技术,照样是一道巨大的难关。苦寒之地,开发本就不容易,更别说设备还跟不上,导致了产能不断降低,一举跌落到了全球第4。正常来说,只要把这一资源利用好,经济就会迎来一个好兆头。
怎奈何,大毛又和二毛闹了好几年,人力资源的分配,受到了限制,想要全力开发资源,却捉襟见肘了。即便缓过劲来,全方位投入进去,高昂的采集成本,依然是必须要去面对的问题,能储存1000万吨,只能说过去的家底真的雄厚。
有足够的资源,却没有足够的技术和条件,不得不说,稀土这个玩意,真的比黄金都难搞。它不像黄金,挖出来哪怕不加工,自身的价值也摆在那里。所以,能够做到分离和提纯技术的国家,直接成了急需稀土的阿美,最绕不开的对象。
这一对象,就是中国。
超过80%的稀土进口,阿美都只有一个选择,剩下的20%,虽然能从其他国家进口,但这些国家大多属于二道贩子,还得是从中国买过去,然后分一部分卖给阿美的。因为没办法,全球有健全的稀土产业链的国家,只有一个。哪怕是国外开采的稀土,也得拿到中国来加工,否则无法分离和提纯,放他们那里就是“土”。
那么,这就让人好奇了,为什么超级大国,会这么缺稀土和技术呢?中国的稀土产业,又是如何崛起的呢?
深入骨髓的执念
阿美缺资源吗?不缺,但不缺归不缺,能不能利用,就是另一码事了。
上世纪80年代的时候,阿美还是个工业大国,特别是稀土工业,那叫一个发达的不像话。甚至,还当过一段时间的主要生产国,加州的稀土矿,规模更是地球上最大的单体矿藏,产能也是一路走高。
可是,走的太高了,吧唧一下掉下来,摔成了半身不遂。当然,都是阿美自己作的。他们认为,开采的成本太高了,而且挖来挖去的太累,矿藏不算少,可分散在各地,再算上运输费用,资本老爷们谈了几次直接崩了。
举个例子,资本A说,你觉得累,那你出人出力挖,运输由我来运,但分成我6你4;资本B一听不乐意了,合着活我的人干了,你只管运输,分的比我还多,万一你中途掉包一部分自己卖,那我不亏死了?
反过来想也是一样的,那既然彼此都谈不拢,干脆掀桌子,谁都别挖了,外包出去得了。可自从外包之后,阿美算是砸了自己的家底,再加上这些年来的诸多骚操作,工业大国?那都是过去式了。
而除了自废武功的原因,更多的还有白左的作妖。阿美的环保主义者,宣传挖稀土严重破坏环境,加州又是驴党的大宝贝,肯定要互相相应啊。时间一长,观念就深入人心了,曾经的辉煌产业,迎来了低迷期,该关的关,该裁员的裁员。
然而,等到阿美再想要重新掌握话语权,天下却大变样了。
国会的老爷们,心里急,所以当年懂王初登台,剑指5G的时候,那叫一个蛇鼠一窝,虫豸相互配合。因为稀土的大头都在遥远的东方,他们有比美国更先进的分离和提纯技术,通讯这一行业,更是离不开稀土,那不制裁,将来还能得了?
但是呢,还是那句话,天下大势,岂是一朝一夕就能改写的?而更让国会老爷们不甘心的是,当初加州的那座矿,被收购了不假,技术只能指望中国,不然连开采都别想,只能看着那一车车的“废土”干着急。至于分离技术,还得靠中国才行。
这里就非常说明问题了,稀土的储存量,并不是说越多就越好,因为阿美也是出口国之一,但是他们没有产业链。真正强大的,正是那一条完善的产业链,直接关乎到价格,如果技术垄断的一方控价,完全可以牵着别人的鼻子走。
再说个更有意思的,就是土澳。这算是唯二掌握了分离技术的小国,和阿美同宗同源,关系也是好的不得了。
其国内名为Ynas的公司,原本打算给阿美分忧的,但小瞧了白左对环保的“热爱”,活生生给喷的停工了,哪怕厂子开在新加坡都没逃过一劫。尽管还打算继续尽孝搞合作,可想要从零开始建造产业链,相当于教牛弹小提琴。而且,阿美过去存在的问题,现在非但没决绝,矛盾还加剧了。
一根筋,瞬间变成了两头堵。
说完了阿美,再来谈谈中国,稀土产业链到底是如何平地崛起?
不断进步的技术
徐光宪院士。
也许,你是第一次听到这位的名字,但徐院士关于稀土的“分离”、“增加提取效率”等发明,让中国的稀土技术,走在了世界的最前沿。
开采,确实是很麻烦的过程,但中国愿意学习,而且吃习惯了苦的人,不会因为一些挫折就轻言放弃。正是这种不服输精神的相互传递,才让科学家们更有信心的搞研发,在2011年左右的时候,中国的稀土,就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
因此,稀土产业链,一度成为了中国科学界的骄傲。
在独有技术的加持下,中国的稀土工业,迅速崛起了。而阿美的稀土工业被彻底冲垮的根源,除了他们自己“从天而降”往下跳之外,也是稀土价格下跌导致的。
只要你愿意合作,我们就能做朋友,中国历来是友好的。稀土技术独占鳌头,想进口资源的国家自然跟着多了起来,价格这块是符合市场的,如果想要优惠,只要拿出好一点的态度,价格还是能商量的。一来二去的,价格走低了,阿美的稀土产业想要再爬起来,还缺一副拐杖。
尽管,按照阿美的整体实力来看,他们是有可能做好拐杖的,可到底要多少时间,那就不太好说了。而且,一直往前走的,不只是阿美,对于稀土资源这一块的技术研发,中国也在试着不断进步,在这一产业的话语权上,更是一枝独秀。
分离和提纯的技术,属于中国稀土产业的专利,而且,提纯的技术,基本上达到了百分之百的效果。
从一块矿石中,分离出无用的物质,提取需要的成分,大致流程就是这么简单,但实际操作起来,可就非常麻烦了。此外,还需要考虑环保的部分,和极端的观念不同,中国对环保的概念,就是单纯的想办法保护环境。
工厂作业会产生一部分无用物质,像是废水这些,如果处理不当,就会污染环境。但中国的稀土生产,却克服了这一难关,不仅不会产生废水,还能够降低成本,比起传统的分离技术,更上了一层楼。
2018年,中国就已经成为稀土产业的“龙头”了。不论是进口,还是出口。而进口最多的国家,就是阿美了,因为他们虽然能从自家矿藏里挖一点,或者从其他国家那里买一些,但没有分离技术,只能送到中国。尽管有一些国家也在稀土加工方面取得了进展,可产能方面远远无法满足阿美。
而且,这些所谓取得进展的国家,他们的加工企业,也都绕不开神秘的东方大国。专利是属于中国的,服务也是完整的“一条龙”,这一张产业链的“王牌”更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不会被任何人卡脖子。
信源:《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世界稀土分布》
《新华网》——《受权发布丨稀土管理条例》
《中新网》——《特朗普与泽连斯基到底吵什么?美国为何如此想要乌克兰稀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