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1月20日都发行了哪些邮票

允灏看看趣事 2025-01-20 19:20:37

一.全国农业博物馆

新中国成立后,农业得到了巨大发展,农村面貌焕然一新,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为了展示新中国农业的丰硕成果,全国农业展览馆于1959年9月17日在北京建成,为首都十大建筑之一。全国农业展览馆(中国农业博物馆) 位于北京市东三环北路,1959年9月正式落成并对外开放,是全国规模最大的农业展览馆。

全国农业展览馆正式落成后,举办了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全国性的大型展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周年全国农业成就展。

为庆祝全国农业展览馆的建成和开幕,1960年1月20日发行《全国农业展览馆》,分别表现了全国农业展览馆的综合馆、气象馆、畜牧馆和水产馆。

第1枚邮票“综合馆”,以一株硕大的麦穗作为主图,反映了该展馆以农业为主体的特征。

第2枚邮票“气象馆”,以冉冉升起的探空仪和地面上的百叶箱作为主图,揭示了气象与农业的关系。

第3枚邮票“畜牧馆”,以当时农村饲养的牛、马、羊为主图,展现了农村一派欣欣向荣的场景。

第4枚邮票“水产馆”,画面以游动着的鱼群为主图,展现了鱼群舞动映波光, 水中世界传欢畅的场景。

二.美丽的西双版纳 神奇的边寨风情

为了展示云南西双版纳美丽、富饶、神奇的自然风光,1981年1月20日发行了《西双版纳风光》,全套6枚。设计者运用油画技法,把西双版纳人民,向往美好生活的激情,倾注在西双版纳的自然风光里,情景交融,给人一种如临其境的艺术享受。

1.第1枚“碧水晨曦” ,勤劳的西双版纳人民,身披晨曦,开始了新的一天的劳动。

2.第2枚“傣族村寨” ,简朴的竹楼,青翠的棕林前面,傣族姑娘,劳作归来。她们踏着轻盈的脚步谈笑风生,整个画面充满了幸福和宁静。

3.第3枚“澜沧虹影” ,雨过天晴,白云在蓝天变幻,彩虹横贯,倒映在澜沧江中,如彩练飞舞,大自然的神奇造化,吸引住了那两个欲登舟过江的傣族姑娘脚步。

4.第4枚“贝叶古刹” ,蔚蓝的天空,萋草的大地,高耸翠绿的贝多罗树,掩映着一座古刹,画面洋溢着强烈的傣族民俗气息。

5.第5枚“版纳月色” ,一轮金月高悬在天穹,树下,借着皎洁明亮的月光,姑娘们柔腰舒展,小伙子频频击鼓,傣族青年,且歌且舞,表达了傣族的浪漫风情。

6.第6枚“凤凰花开” ,蓝天下,凤凰花像一团燃烧的火,热烈而冷静,表现出了西双版纳的本色。

三.民族乐器——拨弦乐器

拨弦乐器是弦鸣乐器的一种。可以通过使用者的不同操作来达到不同的效果。通过琴弦的震动来达到使用者演奏、抒情的目的。演奏者主要通过拨弦来完成演奏。

常见的民族拨弦乐器油:古筝、柳琴、阮、琵琶、三弦、古琴、热瓦普、冬不拉、月琴、竖箜篌、卡龙、弓琴、达比亚、傣玎、托甫秀尔、东布尔、菲特克呐、三线琴、扬琴、竹筒琴、竹琴、锵等。

为了展示中国古代拨弦乐器,1983年1月20日发行《民族乐器——拨弦乐器》邮票。

第1枚邮票“箜篌”:箜篌是中国古代传统弹弦乐器又称拨弦乐器,在古代除宫廷乐使用外,在民间也流传。在古代有卧箜篌、竖箜篌、凤首箜篌三种形制。

第2枚邮票“阮”:阮是一种汉族传统乐器,阮咸的简称。相传西晋阮咸善弹此乐器,因而得名。四弦有柱,形似月琴。始于唐代,元代时在民间广泛流传,成为人们喜爱的弹拨乐器,有了广阔的音域和丰富的表现力。

第3枚邮票“琴”:指古琴。为拨弦乐器,传为神农创制。中国传统拨弦乐器,有三千年以上历史,属于八音中的丝。古琴音域宽广,音色深沉,余音悠远。

第4枚邮票“琵琶”:琵琶,是中国传统弹拨乐器,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琵琶的音色清澈明亮、多骨少肉、丰富多变,极具观赏性。

第5枚邮票“三弦”:中国传统弹拨乐器,三弦的音色具有鲜明的特点,主要表现为粗犷、豪放,音量大且穿透力强。其音色既适合表现节奏性强、奔放、雄壮的场面,又能演奏柔美、抒情的曲调。

四.宋庆龄同志诞生一百周年

宋庆龄,国家名誉主席,伟大的爱国主义、民主主义、国际主义和共产主义战士,举世闻名的二十世纪的伟大女性。

为了表达全国人民对宋庆龄的敬仰和怀念之情,1993年1月20日发行《宋庆龄同志诞生一百周年》,分别描绘了宋庆龄同志在海边、宋庆龄和少年儿童在一起的画面。

第1枚邮票“宋庆龄同志在海边”:生动地刻画了宋庆龄那富有东方女性美的外貌特征和高雅气质,展现出了她凝神远视、心潮起伏、希望中国台湾早日回归祖国的美好愿望,能够让人感受到她所具有的那种稳健成熟而又激情澎湃的政治素质与风采。

第2枚邮票“儿童与和平”:展现了宋庆龄一生对少年儿童的关怀和对世界和平做出的贡献,表达出宋庆龄温柔宽厚的精神诗韵,具有一种强烈的人格魅力。

五.八大山人作品选

八大山人,真名朱耷,号八大山人、明末清初的著名画家和书法家,被誉为中国画一代宗师。

朱耷的艺术成就主要体现在绘画和书法上。他的绘画以水墨写意为主,形象夸张奇特,笔墨凝炼沉毅,风格雄奇隽永。他的山水画师法董其昌,笔致简洁,有静穆之趣,得疏旷之韵。他的书法宗王献之、颜真卿,淳朴圆润,自成一格。

为宣扬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绘画艺术,于2002年1月20日发行《八大山人作品选》邮票全套6枚,选用了八大山人8幅代表画作。

第1枚邮票“双鹰图”:八大山人晚年画鹰的代表作,画面上的两只鹰,一上一下相互顾盼,枯木顽石间于其中,相映成趣,俯仰高低之间其英武之姿跃然纸上。

第2枚邮票“孤松图”:一株古松拔地而起,虬干曲枝,高古奇崛,丑中见美。此画笔墨通劲,深浅相宜,曲直疏密,另见一番风韵。以极简之笔来表现了松针极繁之形,且不使人感觉松散。

第3枚邮票“墨荷图”:荷杆舒展高舞,利用浓淡变化的墨色,抑扬顿挫的笔触,表现圆转苍劲的荷茎,大笔重捺的莲叶,轻柔婉转的荷花,组成了墨白灰层次丰富的画面,产生节奏和韵律,展示出满地风动,“接天莲叶无穷碧”的意境。

第4枚邮票“瓶菊图”:八大山人花鸟图平整简括中显奇突之作。画面上几朵似乎随意勾勒的菊花,小巧精细,艳而不俗,饶有韵致,苍劲挺健。流露出作者豪迈倔强,磊落不羁的个性。

第5枚邮票“双鹊大石图”:描绘着两只喜鹊立于大石之上,上下顾盼,相互呼应。用寥寥数笔将石头勾勒出来,并有着很强的质感。两只鸟生动活泼,使整个画面充满生机。充分表现出中国画讲究物象在似与不似之间的审美情趣。

第6枚邮票“仿董源山水画”:此图章法奇特画面右部,山壁临江,突兀入画,崖上树木偃怪,直指画心。整幅画意境荒寒空旷,孤寂冷逸,山顶之上尽管有茅屋数座,给人的印象却人迹不至。

0 阅读:0
允灏看看趣事

允灏看看趣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