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
广州今日四通八达的铁路网
与共和村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背起行囊走进这条共和村
说说由铁路串联的深沉故事
很多人提起东山,只想到东山口。
其实在繁华都市的某个角落里,总能找到广州不断发展的痕迹。
在广州的杨箕村附近,有一条名为“共和”的现代化村子。
这里的老居民也大多都富含着有趣的故事。
背起广州囡囡的单反,走进这个神秘又古典的共和村。
将时间回拨到上世纪五十年代,衡阳铁路局的南迁,广州铁路局的成立。
大批铁路人举家南下广州,聚居在与杨箕村一涌之隔的土地上。
当时,铁路可威水了!被视为现代文明的象征,人民趋之若鹜。
走进共和村,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小街小巷里充斥着买卖吆喝声,仍保留最原始的买卖方式。
卖大芒果的,卖鲜花绿植的,卖鲜奶的...应有尽有。
五金店铺的老板一家三口在门口乘凉,怡然自得。鱼缸里的鱼儿欢乐地游动着...仿佛回到那个捞金鱼的年代。
这家五金杂货店铺还有彩印,照相,复印等业务,真卷呀!
这里随处可见的「黄皮楼」是一大特色。
这些只有几层楼高的建筑,是改革开放初期建成的,是当时铁路人的宿舍。
如今,饱经沧桑的「黄皮楼」被附近高楼大厦重重包围,十分可爱。附近的职工康复中心,小时候还经常去游泳呢!
共和村代表着一代广铁人的生活方式,承载着一代广铁人的集体回忆。
他们来自五湖四海,在广州落地生根,那就当然少不了铁路子弟的就近入学了。
2021年铁小
2002年铁小
第一代居民多属原铁路职工,所以街内的幼儿园、学校、工厂等,亦多为铁路局所办。
下午4点,骑着电动车的家长们就在校门口整装待发,准备出击!
下午4点半,铁一小的大喇叭响起:
下面放学的是二年4班!下面放学的是二年4班!
接着世上最恐怖的神兽出笼了!
神兽们穿着黄色的校服,背着五颜六色的书包有序离校。
拿着妈妈给的零用钱,准备冲过去零食店开荒。
现在铁路学校已经完全的推出社会,整体移交政府,归广州市教育局直属管理了。
不少铁路子弟表示「终于不用从幼儿园开始,到高中都对着同一批人玩了。」
共和村里道路狭窄,纵横交错。
但仍有淳朴而不乏生机的一面,能够感受到这里安逸而富有人情味的生活气息。
这里因为是共和村,即使道路再窄都安然有序,处处体现共和。
说起校门口,最受欢迎的莫过于文具店。有人是去买学习用品,而有的人则去买玩具的....
小时候,一个笔袋,一个胶擦就能玩一整天。
广州囡囡将镜头转向学校对面,这才叫精彩!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学生的地方就有——美食!
做学生的生意不容易,除了要美味之外还有实惠,同时也要顶得住家长的投诉。
铁一小学对面这一排商铺,简直是疫情期间的超能选手,从未落败。
1元一只蛋挞,16元一斤的叉烧酥,糯米糍...
广州囡囡每次路过,都要打包一大箩回家。
春日广州天气阴晴不定,配合着鲜果茶,咕噜咕噜一秒降温。
在这里,竟然没看见被小学生拉着买零食的家长,只有自动默默走向面包店的大朋友。
终极上火小龙虾,隔壁开的是终极下火的黎恩凉茶。
下次请带着空空的肚子再来这里。一个字,绝!
这里的老人家悠闲自在的,几个工友聚起来,聊聊天、下下棋、打打麻将,还有接送孙子孙女放学。
小孩子也有自己的乐趣。想当年,我的午餐总是在庆和解决,3元一碗的斋面,也能很满足了。
可惜中记粉面店暂时关门,它家的云吞超级正!
不是纯肉馅,而是加了木耳、胡萝卜,一整个罗汉宅肠的料变成云吞馅。
走上共和村里,可以听见这里的老人在说一口纯正的普通话,也夹杂着全国各地的方言。
因为他们是为了建设祖国离乡背井的老人。
如今的广州就像一辆列车,行驶在高速发展的铁轨上,各地的年轻人争相涌进羊城。
希望他们在未来,也能在这个匆忙的城市里,找到属于自己安逸的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