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战斗轰炸机,很多人应该都会想到苏俄的苏34。
早年间中国其实也研制过战斗轰炸机,这便是歼轰7,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歼轰7都是中国空军捍卫中国领空的主力装备。
【歼轰7】
不过后来中国却放弃了继续发展“战斗轰炸机”,而随着俄乌战争爆发,苏34在战场上直接被打成“飞行棺材”,这证明中国早年选对了路。
俄乌战场上的苏34苏34算是俄罗斯投入战场使用的较常见的一款军用机,俄军经常用它执行近距离空中打击任务。
较高的出动率也导致苏34面临着更高的被击毁概率。
早在2023年12月22日,乌克兰空军就曾对外宣称:
“乌军在一天时间内击落了3架俄罗斯苏34超音速战斗轰炸机。”
【被击落的苏34】
此消息一度得到了西方媒体的狂热转载,有西方媒体表示,如果乌克兰方面的消息属实,那就意味着在自2022年2月爆发的俄乌冲突中,乌克兰在空中取得了一次“重大胜利”。
许是为了坐实这个消息,乌克兰航天器专家瓦列里·罗曼年科在接受乌克兰电台采访时,非常肯定地补充了些细节:
“俄罗斯轰炸机是‘爱国者’防空导弹系统击落的。”
他表示当时俄军的3个飞行员驾驶着苏34战斗轰炸机,向乌克兰南部地区投放了上百枚炸弹,然而他们完全没有意识到,“爱国者”导弹的射程超过了160公里,这就导致他们根本没来得及躲避来袭导弹,最终遭到了击落。
【被击落的苏34】
不过对于乌克兰方面的“高调宣传”,俄罗斯军方暂时并未作出任何回应。
事实上,自从2022年俄乌战争爆发后,俄罗斯的确损失过数量为10架的苏34战斗轰炸机,但并没有出现过同一天损失多架苏34的情况。
也正是因为俄罗斯方面没有任何反应,这就导致有观点认为乌克兰是在玩“心理战”,比如俄罗斯军事政治新闻中心专家鲍里斯·罗津就揭露说,乌克兰发布的所谓照片其实是2022年的一张旧照片。
【被击落的苏34】
甭管上述事件中乌克兰到底是不是真的击落了苏34,但不可否认的是,苏34因为自身存在的问题,确实变成了“飞行棺材”一样的存在。
早年苏俄设计建造苏34的时候,为了赋予其强大的防护能力设计了厚重的机体,以确保其在执行近距离空中打击任务时不会被一击击落,但现代导弹武器技术的不断进步,导致苏34虽然有厚重的装甲,却仍然逃不脱被击落的结局。
目前围绕苏34在战场上被频繁击落的原因,主要集中在“航电系统落后”和“俄军空战体系散碎”上。
【俄罗斯苏34】
航电系统的落后导致苏34一旦被对手的导弹锁定,基本就只能被击落;而俄军空战体系散碎,则增大了苏34被击落的概率。
毕竟就目前战场上苏34的活动来看,其基本上都是单打独斗的,这种情况下,只需要乌军依靠美西方提供的卫星情报等,苏34就在劫难逃了。
总体来看,在现代空战体系下,让飞机执行近距离空中打击是极具风险性的行为,这使得苏34这种战斗轰炸机的存在越来越尴尬。
【俄罗斯苏34】
中国虽然在过去也发展战斗轰炸机,但却很早就意识到了战斗轰炸机的局限性,从而选择发展多用途战斗机,事实证明中国这条路选对了。
在放弃战斗轰炸机后,中国开始大力发展歼16。
足够强悍的歼16战斗机歼16的机体要比歼轰7更大,最大载弹量可达12吨,因为配备了相控阵雷达,可以针对多目标进行战斗,综合性能上来看,歼16和美国的F15E相差无几。
就目前网上的一些信息来看,歼16翼展14.7米,机长21.95米,实用升限可达1.73万米,而最大航程有3900公里,可以2马赫的速度进行巡航。
【中国的歼16战斗机】
为了保障其火力,歼16还配备了一门Gsh-30-1型30毫米机关炮,能够搭载包括鹰击62、鹰击83、霹雳9在内的多型导弹。
最重要的是,中国在设计歼16时,还为其配备了红外线仪、激光测距仪甚至是电子吊舱,这让歼16具备主动和被动电子干扰能力,拥有超视距攻击能力以及强大的对地对海打击能。
歼16或会导致歼10失业自从2011年歼16首飞之后,截止2015年,歼16就已经至少生产了50架。
【中国的歼16机群】
到如今,歼16的服役数量保守估计在350架-400架之间,其规模的激增也使得中国对陆、对海打击能力获得了显著的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早期的歼16其实和早期歼20一样,存在“心脏病”问题,其采用的发动机是涡扇10,推力大概在125千牛左右。
后来科研工程人员决定针对涡扇10进行改进升级,保守估计其升级后,推力将增加12%左右,提升至140千牛。
一旦改进成功,歼16便能顺利摆脱“心脏病”问题。
【歼16配备的航发是涡扇10】
由于涡扇10是中国自主研制的发动机,这意味着中国不会受到发动机总体采购数量的限制,只要中国愿意,完全可以源源不断的研发歼16及其配套的航发。
而随着歼16机群的不断壮大,早年被国人奉为“争气机”的歼10也会逐渐失业。
要知道歼10这款战斗机,其定位也主要是执行近距离空中打击任务,但前文我们说了,在现代化空战中,执行这样的任务风险是非常高的。
【歼10战斗机】
且新锐战机取代老战机也不是只出现在歼16和歼10身上,任何一款战斗机都可能因为时代的发展而被淘汰,如今先进且战力强悍的歼16,在未来某一天,也还是会面临“失业”的结局。
参考资料:
【1】《乌称击落3架俄“王牌”战机,俄专家:照片“证据”是去年4月拍的》 环球网[2023.12.25.]
【2】《苏-34:战力惊人的空中“鸭嘴兽”》 环球网[2020.5.8.]
【3】《深度解读歼16:定位多用途 “心脏”不再是问题》 新华网[2015.8.6.]
永恒、时光
歼十离失业确实不远了,不是歼10差,是中国进步太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