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街时评丨“一杯咖啡”激活青年创业一池春水

中国劳动保障报 2025-04-18 17:40:49

当咖啡遇上市集、书店、艺术展,便衍生出“咖啡+社交”“咖啡+文创”等新场景。这种跨界融合,既满足了年轻人对体验感、仪式感的追求,也为城市扶持年轻人创业提供了新思路。

咖啡,是上海青春经济的重要部分。近来,上海的“咖啡+”新业态不断涌现,“来杯咖啡,拍照打卡”成为很多年轻人追捧的社交方式。小小一杯咖啡,何以成为青春经济的流量密码?其背后,既是青年消费观念的迭代升级,也是城市治理与青年创业同频共振的生动实践。

咖啡消费在上海走红,绝非偶然。从数据看,这一领域98%的从业青年拥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硕士学历者更倾向于独立店铺创业;30%的咖啡师身兼多职,展现出“斜杠青年”的多元潜力。这种高学历、专业化、跨界化的从业特征,印证了青春经济的内涵--它不仅是消费行为,更是青年创造力与城市活力的深度绑定。

青春经济的生命力在于破圈。当咖啡遇上市集、书店、艺术展,便衍生出“咖啡+社交”“咖啡+文创”等新场景。这种跨界融合,既满足了年轻人对体验感、仪式感的追求,也为城市扶持年轻人创业提供了新思路。上海通过打造青年发展型街区、建设24小时“年轻力”单元,为年轻人搭建了展示才能、发展事业的舞台。静安区的“世界咖啡文化节”、徐汇区“口袋公园”里的“口袋咖啡”,通过业态叠加,将消费行为转化为文化认同,让街区既有“烟火气”又有“年轻态”。

推动青春经济可持续发展,需要“看得见的手”与“看不见的手”共同发力。有的咖啡小店依托青年社群实现收入增长30%,正是政策“滴灌”与市场“活水”协同发力的缩影。

一方面,行业协会可联合相关部门制定咖啡行业服务标准,鼓励从业者深耕细分领域。同时,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提升从业者专业水平,让产品和服务品质成为核心竞争力。通过税收优惠、租金补贴等政策,降低青年创业门槛,让更多“小而美”的青春店铺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另一方面,青春经济可以成为促进社会包容的纽带。不妨尝试将咖啡行业与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社区养老等公益项目结合,让咖啡店不只是交易场所,而成为青年文化交流、创意孵化的“城市会客厅”,带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一杯咖啡”激活青年创业一池春水,写下高质量发展的青春故事。当年轻人的创新热情与城市的开放胸怀相遇,二者合奏出高质量发展的新乐章。让年轻人“喝咖啡、追梦想”的城市,充满青春活力,更容易赢得年轻人青睐。期待更多城市以青春经济为笔,绘就包容、创新、可持续的发展新画卷。

作者丨满 鑫

编辑丨李嘉欣

0 阅读:0
中国劳动保障报

中国劳动保障报

中国劳动保障报社主办,人社部主管,提供人社新闻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