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几天看到一个热搜,看得让人唏嘘不已。
题主的一个同学结婚,题主便发了200元红包表示祝福。
不料,题主同学却毫不掩饰地说“你给的红包,是最小的。”
题主听后十分生气地回复“那退回来”。
结果同学一副无辜模样地解释道:
“我自己也不知道现在社会进步这么厉害吗?还是通货膨胀?
然后红包里我朋友给我最少的是666。”
看到同学还在不停地执着于同一个话题,题主索性回复了句“那我穷咯”。
随后,题主又加了一句“我结婚不叫你”,想彻底切断和对方的联系。
这段聊天记录曝光后,网友们引论纷纷。
其中网友@影视剧资深观众的一句高赞评论“给200都嫌多了”,可谓响当当地打脸了题主这位同学。
作为同学,题主好心好意转红包送祝福,不但没有收到任何感谢,甚至反而遭到嫌弃。
题主同学这一系列得寸进尺的举动,让人看到了一副丑陋至极的模样。
哲学家Heraclitus说:“世界的一切次序,在一定分寸上燃烧,在一定分寸上熄灭。”
当你不顾社交中的分寸,胡乱作为,肆意越界,那么这段关系就注定难以为继。
2
综艺《妻子的浪漫旅行》节目中,郑钧的妻子刘芸爆料一件让人匪夷所思的事。
郑钧曾有一位异性好友,在一个采访中公开批评郑钧不应该办婚礼。
她的理由是:因为老郑是一个摇滚人,但办婚礼这事它就不摇滚,不是有个性该干的事。
仅仅作为一个朋友,却在他人人生大事上公开肆意评论,足见这位朋友没有丝毫的分寸。
后来采访曝光后,郑钧立刻愤怒地拉黑了这位异性好友,表示从此不再联系。
此外,郑钧还主动跟刘芸交代说:
“我跟你在一起后,也不需要什么异性好友了,这是我的最后一个异性好友。”
整个事件公开后,大家纷纷都在为郑钧的干脆果断称赞不已。
面对身边这样一位朋友,决绝拉黑只能说一点也不可惜。
记得周国平曾说过:
“一切交往都有不可超越的最后界限,这界限不清晰,然而又是确定的,一切麻烦和冲突都起于无意中想突破这界限。”
不懂分寸,得寸进尺的人,总会在无意中突破社交的底线,进而在彼此间产生嫌隙和裂缝。
3
作家刘墉分享过国画大师黄君璧鉴画的故事。
曾有一位妇人,从海外高价淘回来了几幅价值连城的古画,于是前来请黄君璧鉴别真伪,想要求个心安。
鉴画之前,黄君璧便先向妇人了解了这些画是否已经买下。
当妇人把第一幅画徐徐展开在大师面前时,黄君璧瞥一眼便皱起了眉头,他心里清楚这不是真迹。
第二幅画仍然是一幅赝品。
待第三幅画展开时,黄君璧深思了片刻后说道:
“这画家的作品,我不内行,虽说不准,但看得出来画家的笔法相当老练。”
到了鉴赏第四幅画,黄君璧欣喜若狂地喊道:
“这幅看起来很不错,有欣赏价值!”
妇人听完,脸上布满忧愁,但想起大师对后两幅画的正向反馈,心想有可能是真迹,继而又露出了笑容。
妇人离去后,黄君璧终于叹了一口气:“花了这么多钱,都不是真迹,真是不值。”
站在一旁,目睹了一切的刘墉满脸困惑:“既然都是假画,刚才为什么不说呢?”
黄君璧意味深长地说道:
“她已经花了那么多钱,对自己的眼光又那么自信,而且当着她的那么多随从,适合说吗?
钱对她来说是小事,伤了她的面子,可就是大事了。
她已经买下了那些画,无论真假,已成定局,如果当面点破,会让她既下不了台,又伤了感情。”
听罢,众人不禁赞叹:大师黄君璧不仅作画一流,说话的分寸也拿捏得游刃有余。
古话说:“凡事过则损,需把握分寸。”
社交中的任何一个言行举止,唯有恰到好处,点到为止,才能让彼此愉悦地相处。
经历越多,你越会明白:人与人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不贸然越界,是最起码的礼仪。
共勉。
有些人结婚你随了有生以来最大的礼,有事了你才发现他一文不值。
就一般同学我能去都不错了,毕业几年了一个电话都没有一结婚就想起你了,能给你随两百算是给你天大的面子了,关系好的结婚不用请我都会去。
份子钱给多少重要嘛,钱其实都是饭店赚的,不管别人给200还是2000之后别人有喜事别人给多少你不说加钱也至少要一样的钱啊,除非根本没想过还份子钱不然真没必要计较这个
这鉴画的老头,人家请你鉴画。你不实话实说,还说是为人家好。真虚伪。
在广东这边全家去吃喜酒都不用200元!特别现在乡下结婚摆酒的!人家回乡下喝喜酒主人家都是直接退回红包,意思意思!
我大学上铺,和我说要结婚了,他高中同学都随一千!呵呵呵,我特么大学时借他50块钱,私下还给他,结果他女朋友追着我要了一年,刚毕业问他借钱一分钱借不到!不好意思啊,你结婚那天我有事,去不了!
没有必要嫌弃,拿着记下来,下次还这么多就行了。
退了吗
说句实话,两个人都不是好鸟
你结个婚还要红包回血?
广东风气好,不超200,还有回礼。
既然坚持不下去,直接这辈子马上结束,难得等[得瑟]
这样的货,多了去啦![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
我的观念:我家办事,请的亲戚不说,好友同事这块请了都能有时间来,都是属于捧场,帮了把事情办的不说风光,起码没有说不过去的地方。随礼这块,那是别人的事,有多有少,真不是很重要的,大不了,他随多少,下次他办事,你也随多少就好了
我原公司十几年前专门发了一个文件,就是同事之间的礼金不得超过200,领导给下属的礼金则没什么限制。于是同事们之间的礼金就有了依据,也执行得很好,一直到现在仍是这么多[得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