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平陵政变,曹爽除了投降司马懿还有更好选择,可保全自身和曹魏

从菡聊历史 2023-03-03 21:36:02

发生在公元249年正月的高平陵军事政变,可以说是司马懿韬光养晦十余年、励精图治几十年后的大爆发,是长期蛰伏、谋定而动的一举中的。仅仅只用了几个时辰,就完全控制了京城洛阳的局面,成功改写了历史。而摆在辅政大将军曹爽等兄弟面前的,无非是两条路,要么主动投降,以求保全自身及家小的安全和已有的富贵,但是事实证明,此路不可取;那么领着皇帝前往旧都许昌,招兵买马聚集力量,尔后领兵杀回洛阳平叛,不但要付出洛阳城内妻儿老小的性命,还很有可能将自己的富贵搭上,风险巨大,因为以沙场老将司马懿的能力和谋略,一帮养尊处优的官二代,很可能不是其敌手。

那么,曹爽等人到底还有没有第三条道,既可以保证自身的人身安全,又可以保障曹魏的皇权不会旁落呢?我们试着从当时的局势和双方的条件对比出发,替大曹将军曹爽假设分析一二。

两军主帅的能力和素质对比,从阅历上来看,出身皇二代,养尊处优的公子哥曹爽,自然不会是久历沙场、四朝元老司马懿的敌手;从个人谋略智商来对比,连足智多谋的诸葛亮,都难以取胜的司马懿,自然要高出曹爽不知多少倍。这一点,从自己人那里就能得出答案,大司农桓范听闻曹爽选择投降的决定后,痛哭大骂:大将军曹真何其英雄,生出来的几个儿子,怎么都是蠢猪笨牛啊!今日定会被你们连累,跟着一起被灭族了。(范哭曰:“曹子丹佳人,生兄弟,豚犊耳!何图今日坐汝等族灭也!)。两军主帅的能力和素质,又恰恰是军队最终取胜的关键因素。

两个集团核心力量的强弱比较,大将军曹爽成为辅政大臣十余年,在朝廷和军队中,培植和安插了大量的亲信,其中最有名的当属曹羲、曹训兄弟,以及何晏、丁谧、毕轨等亲信。这些人,大都是世家大族的子弟,通俗地说都是官二代,谋权夺利、作威作福是行家里手,危难紧急关头,都是草包怂蛋。这一点从高平陵事变发生后,留在洛阳城内的何晏、丁谧、毕轨等人,没有任何有实质性价值的作为,就很清楚了。

几百年之后的唐朝,同样的突发军事政变“玄武门”之变,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被杀后,其亲信手下,第一时间发应,很快就组织力量反扑,差点就灭了李世民。而反观曹爽的手下,司马懿关闭城门戒严时,大将军府的众多兵马,竟然毫无作为。大将军桓范单枪匹马都可以出城,直奔曹爽而去,而城内的众多将士,却没有一人组织军队出城。由此可见,曹爽集团从表面上看人多势众,但是由于大多是一些以利相交的人,凝聚力不强,结构松散,危难时刻,很快就会分化甚至临阵倒戈。

对比一下司马懿集团,除了司马氏父子,还有就是司马氏家族长期豢养的三千敢死甲士,都是誓死追随司马懿的人,凝聚力和爆发力极强。同时,司马懿的举动,如果失败了就是谋反,是灭族的大罪,所有人只能团结一心,拼死一搏,才能求得一线生机,可谓是至之死地而后生。

所以,如果曹爽与司马懿开战,最有可能的结果就是,明朝 “靖难之役”翻版,司马懿一方会是燕王朱棣一方,曹爽就会是朱允炆一方,司马懿的军队会越打越多,越打越强,并战胜曹爽的军队而取得最终的胜利。

曹爽投降是死,反抗失败也是死,难道就真的没有活路了吗?答案是否定的。曹爽最佳的出路:先抵抗,后和谈。

首先接受大司农桓范的建议,带领几千人马,与皇帝曹芳,前往旧都许昌,打开许都的武库,装备几千屯田兵。与此同时,以皇帝的名义,向天下各州郡的主官发布诏令,讲明当前朝廷的局势,痛斥司马懿谋反作乱的本质,宣布郭太后已被劫持,第一时间占据舆论高地,并下令天下兵马迅速向许昌集结,共同勤王平叛。

当军队集结之后,不要被眼前的大好形势迷住了双眼,被眼前的有利局势冲昏了头脑,要更加冷静客观地分析敌我双方的形势和优劣,不是要急于主动进攻洛阳,而是要稳住阵脚后,主动与洛阳的司马懿谈判和解。不过,不是以曹爽的名义与司马懿谈,而是要以皇帝的名义去谈。对洛阳方面,言明和谈的重大意义,是为避免自相残杀、生灵涂炭。同时,曹爽应主动检讨,向天下痛陈自己过去的种种错误和罪行,并公开申明事件和解后,请求皇帝解除朝廷的所有职务,退休归养,还政于皇帝曹芳。但前提条件是,司马懿也同自己一起,父子三人全部退出朝廷,归隐山林不再过问朝廷政事。

这种方案,对于曹爽兄弟来说,是上上之策。放权之后,皇帝曹芳是自己的亲人,朝廷大权仍然在曹氏宗亲手中,他们的安全和富贵是有保障的。对于司马懿来说,最终结果也是可以接受的,毕竟发动政变,本来就是绝地反击式的赌博,如果曹爽听从桓范的谋略,应对得当,实力仍然比司马氏父子强大的多,并没有必胜的把握。

这一方案最大的妙处在于,彻底缓和了曹爽与太后郭氏,以及所有朝廷大佬,诸如太尉蒋济、司徒高柔和太仆王观等人的矛盾,对这些人来说,是有百益而无一害,他们将是事件和解后的最终、最大获益者。一旦这些关键人物同意方案,就会极大地分化了司马懿集团,甚至只要曹爽有足够的诚意,如果司马懿反对,还极有可能将这些人拉入到自己一方来。

这一方案一经抛出,司马懿父子将非常被动,如果拒绝,就表明自己代表朝廷打击曹爽是假的,是为自己的私利,是另有所谋所图,如此则会被孤立,也会失去号召力。司马懿仅凭父子三人和三千禁军,就决不敢与全天下人作对。问题的关键在曹爽兄弟,要头脑非常的清楚,要在看似有利的形势下,选择急流勇退,退而求其次,以退为进,这需要考验人性的贪婪和深远的智慧。

如此,则曹爽兄弟及家族的性命无忧,老曹家的祖宗基业无忧,司马氏将从此退出历史舞台,魏蜀吴三分的天下,将归属何人,将未可知焉!

0 阅读:94

从菡聊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