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姬健康
京剧《贵妃醉酒》是一代戏曲大师梅兰芳的名戏。查遍史籍,并无杨贵妃醉酒失态的正式记载,可见是后人根据一些杨妃传闻的推演戏说。有人说《贵妃醉酒》故事源自白居易《长恨歌》,诵完全诗,除了一句“玉楼宴罢醉和春”,再也没有第二句涉及“醉”的描述,光凭这句诗就说《贵妃醉酒》源于《长恨歌》,醉吟先生地下有知恐怕也会哑然失笑。
关于《贵妃醉酒》的源流一向有多种说法,有说是从首演的汉剧《贵妃醉酒》改编而来,有说是源自明末传奇《磨尘鉴·醉妃》,还有说起源于昆曲《醉杨妃》,更多的说是改编自《长生殿·夜怨》,唱词与排场虽不同,但基本情节和寓意类似。梅兰芳在回忆录《舞台生涯四十年》中专撰《贵妃醉酒》一条,除了讲述《贵妃醉酒》的表演艺术外,文末介绍了自己对其源流的看法,认为它的故事题材来源于《磨尘鉴》,京剧《贵妃醉酒》是从汉剧《醉酒》吸收过来,而汉剧《醉酒》又是从乾隆年的时剧(昆曲的一种变格唱法)《醉杨妃》改编过去的。京剧《贵妃醉酒》经梅兰芳倾心艺术加工后,成为戏坛经典名剧,传扬不衰。
《贵妃醉酒》又名《百花亭》,讲述一日唐明皇与杨贵妃相约设宴百花亭,同往赏花饮酒。至次日杨贵妃早早赴宴百花亭,却久候唐明皇不见,忽报他已转驾江妃宫,临幸梅妃江采萍。杨贵妃闻讯后哀怨自伤,愁绪难解,遂借酒大醉,黯然回宫。
《长生殿·夜怨》有大致相同的情节,却无杨贵妃醉酒的描写,只在听到宫女报说万岁爷已宿在翠华西阁梅妃处了,哭唱道:
向琼筵启处,醉月觞飞,梦雨床连。
很明显,这里的对月饮酒、雨梦连床表现更多的是一种孤寂哀伤的心情,与《长恨歌》的“玉楼宴罢醉和春”一样,只是情景交融的浓缩、轻触,并没铺陈描写。颇有意思的是,宫女告知皇上曾封一斛珍珠赐予梅妃遭拒,并赋诗一首“长门自是无梳洗,何必珍珠慰寂寥”,杨贵妃听后,只得“旦作不语,掩泪叹介”。至此,不由人想起林黛玉所写的《绿珠》诗“瓦砾明珠一例抛……更有同归慰寂寥”,这里的“明珠”到“慰寂寥”,显然是引用了梅妃诗《谢赐珍珠》典故,我们没有看出一丝丝联系吗?
紧接着是第十九出戏《絮阁》,描写杨贵妃“一夜无眠乱愁搅”,天不亮就悄悄来到翠华西阁要堵唐明皇的门,遭到高力士的言语哄骗、阻拦,引起贵妃着恼、呵斥,“也罢,我只得自把门敲。”“你索把兽环开了。”所谓“兽环”就是门上的铜环,一般敲门时都以此撞击传声内里。结果呢?杨贵妃还是“作掩泪坐科”,宫女劝慰道:“娘娘,你慢将眉黛颦,啼痕深,芳心恼。”“见了你这颦眉泪眼,越样生娇。”
此情此景,我们对照《红楼梦》第二十六回描述黛玉因宝玉被贾政叫去,心中忧虑,便上门探问,“只见院门关着,黛玉便以手扣门。”谁知宝钗正在屋内与宝玉说笑,晴雯因嫌宝钗有事没事来打搅,害得自己半夜三更不得休息,故意找碧痕拌嘴,借机撒气,见有人叫门,更是来气,便说都已睡下,明天再来。黛玉哪里吃过这种闭门羹,但想起自己的身世,虽是舅母家如自家,到底是客边,寄人篱下,想想无趣,“一面想,一面又滚下泪来。”“越想越伤感起来,......独立墙角边花阴之下,悲悲戚戚呜咽起来。”并写道:
原来这林黛玉秉绝代姿容,具希世俊美,不期这一哭,那附近柳枝花朵上的宿鸟栖鸦一闻此声,俱忒楞楞飞起远避,不忍再听。
此处有脂批:
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原来是哭了出来的。
史上谁秉绝代姿容?谁在花阴之下?谁是羞花?谁是眉黛颦(黛即画眉,取字颦颦)?谁又颦眉泪眼,越样生娇?我们用文学对比方法,结论不就出来了?
电视连续剧《红楼梦》演绎这段情节更加直观,林黛玉以手叩门环的画面让人记忆犹新。以上描写虽然没有醉酒的情节,但都是“贵妃醉酒”以后紧接着发生的事,是有连带关系的。
红楼女人亦爱喝酒,且千姿百态,各具特色。刘姥姥被凤姐捉弄,要喝黄杨木套杯酒,结果醉倒在宝玉床上;芳官称能喝两三斤惠泉酒,也醉倒在宝玉床上;史湘云喝酒划拳,醉卧于青石凳上,芍药花瓣飘落一身;其实这不是真正的芍药花,芍药属草本植物,茎高不超70厘米,花瓣吹不到石凳上去,那是木芍药,也就是牡丹花,落叶灌木植物,是唐朝的国花,《长生殿·春睡》戏尾演绎帝妃沉香亭(与百花亭一起都在上阳宫内)赏牡丹,下旨李白供奉新词,于是产生脍炙人口的《清平调三首》。可见此处隐喻也是直指杨贵妃。
林黛玉喝酒共有三次比较突出的描写,一次是在第三十八回,由史湘云做东,摆开了螃蟹宴并题菊花诗,众人忙乱,黛玉独坐席间用海棠冻石蕉叶杯欲自斟,因心口微疼,须喝烧酒,宝玉命人将合欢花浸的酒烫来一壶,黛玉只吃了一口便放下了,然后将湘云所出菊花诗题《问菊》《菊梦》勾了。第五十四回,元宵夜宴,贾母带家里人欢聚一堂,由宝玉给众人敬酒,轮到黛玉时,她不仅没喝,还拿起酒杯放在宝玉唇上边,宝玉一气饮干,暗中宣示了爱情和婚姻上的主权。第六十三回,宝玉生日宴,众姐妹夜聚怡红院,边拈花签边饮酒,史湘云掣了一支海棠花签,签上题着“香梦沉酣”四字和一句“只恐夜深花睡去”诗,请注意,“香梦沉酣”与《长生殿·夜怨》“醉月觞飞,梦雨床连”是一个意思;“只恐夜深花睡去”即苏东坡《海棠》诗,用的是杨贵妃典故,与螃蟹宴上黛玉自斟的“海棠冻石蕉叶杯”寓意一致。宴上,芳官豪饮,黛玉趁人讲话不备,偷偷将酒全倒进漱盂内了,显示了生活中黛玉的小耍滑、小机灵。林黛玉的三次饮酒,分别描述了她的性格和为人,也是宝黛爱情过程中不可忽视的节点。
笔者着重说说黛玉酒后所作《问菊》和《菊梦》这两首诗的深意。《问菊》全诗如下:
欲讯秋情众莫知,喃喃负手叩东篱。 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
圃露庭霜何寂寞,鸿归蛩病可相思? 休言举世无谈者,解语何妨话片时。
有关红楼诗解出版物、网络上花样繁多,大同小异,但都无法躲开对诗尾“解语”典故的解读,它是来自五代王仁裕的《开元天宝遗事·解语花》,它是这样写的:
明皇秋八月, 太液池有千叶白莲数枝盛开,帝与贵戚宴赏焉。左右皆叹羡,久之,帝指贵妃示于左右曰:争如我解语花?
所谓问菊,不就在说:不要说世间没有与你知心相谈的人,如果有懂得花语的人,哪怕谈论片刻也是好事啊!这位解语者,难道不是杨贵妃吗?再来看《菊梦》:
篱畔秋酣一觉清,和云伴月不分明。 登仙非慕庄生蝶,忆旧还寻陶令盟。
睡去依依随雁断,惊回故故恼蛩鸣。 醒时幽怨同谁诉,衰草寒烟无限情。
不解者只能在字面上纠缠。所谓登仙者,向来无几,女子更是屈指可数,杨贵妃算是一位。在《长生殿》中,她本是蓬莱仙子,死后尸解,复归仙班。杨贵妃的升仙,并不是为了追寻庄周那种至美至乐的境界,而是为了那个“旧盟”(《情悔》称“有日重圆旧盟”,《觅魂》称“旧盟不弃捐”,《重圆》称“只为前盟未了,苦忆残缘,惟将旧盟痴抱坚”),即“木石前盟”,“旧盟”“前盟”之说只在《长生殿》和《红楼梦》里出现,世上别无分店。“陶令盟”只是借了“陶令”一个外壳,它的内核是“忆旧”,合起来就是“旧盟”。旧盟是李杨爱情的象征、盟约,是《长生殿》着意表现的重点、解锁的钥匙,为了这个旧盟,李杨最终在月宫重圆、相会,实现了“无限情”。
我们来对照一下《长生殿》同样的描写:
只合登仙,把人天恨补(《神诉》)
现在自庄周,蝴蝶复何有(《尸解》)
度寒烟蔓草坡,行一步一延俄(《冥追》)
我只待拨繁弦传幽怨(《弹词》)
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无限情思(《寄情》)
将金钗钿盒与我殉葬,不知曾埋下否?怕旧物向尘埃抛堕(《冥追》)
请看,杨妃“登仙”了;向“庄生蝶”发出了疑问,并不钦羡那种梦里情景;醒来时只有通过李龟年【转调货郎儿】的琵琶弹词将“幽怨”传唱(也是王熙凤亲点的终场戏《弹词》,【九转货郎儿】是昆曲名调,也是《长生殿》的宗旨);“衰草寒烟”无疑从“寒烟蔓草”引来,这种“幽怨”穿过“衰草寒烟”而来,寄托了无限情思;“金钗钿盒”是李杨盟誓的信物,《长生·殿情悔》称“钗盒盟”;“旧物”是借用了《长恨歌》“惟将旧物表深情,钿合金钗寄将去”典故,也就是“无限情”的寄托物;说到“尘埃”,我们有没有想起《芙蓉女儿诔》“拾翠盒于尘埃”?前句是“委金钿于草莽”,“盒”字有的版本写作“㔩”,作头花髻饰解,“翠盒金钿”当然是从“金钗钿盒”化来,我们不能闭着眼予以否认吧?这是《菊梦》的真正内涵。如此清晰的传承路线是文学对比的典型案例,环环相扣,密不可分,完全可以印证本文的主题:《贵妃醉酒》与黛玉饮酒之间水乳交融的紧密联系。
文学创作和艺术创新从来不是简单地模仿、复制。《红楼梦》是一部独立的、区别于众多文学作品的古典巨著,其鹤立鸡群、别开生面的诸多艺术构思不是曹雪芹所谓天才的凭空创造,而是有根有源的艺术再现,同出一手,且化腐朽为神奇。梅兰芳先生怎么也想不到他的名剧《贵妃醉酒》背后会有如此精彩的故事,如他重生,定会与我们一起喝彩、一起演唱《长生殿》最后一幕《重圆》的【尾声】词:
旧《霓裳》,新翻弄。唱与知音心自懂,要使情留万古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