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郭沫若的书法,也是当今书坛里的一股清流,其题字作品很多,并且经典的题字作品,也不少,诸如我们比较熟悉的“故宫博物院”、“中国银行”等等!
其实,我们也非常清楚一点,郭沫若题写的大学校名也是不少的,诸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上海师范大学”等等,对比来看,在郭沫若所题写的诸多大学校名中,他所题写的“上海师范大学”这6个大字,是其书法的最高水平!
对于这样的一个观点,不知道,你是否认可?笔者这样的说辞,也是有着自己的见解和理解的,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其一,这6个大字,不仅比例上适中,而且你会发现,这6个大字,不仅将传统书法的精气神,得到了完美的表现,而且还巧妙地融合了碑帖功夫,达到了和谐统一,写出了一种崭新的面貌。
不仅如此,我们也能够看到,重点是在笔法上的应用,主打了一种方笔主导,附意圆笔的现象,并且,还做到了一种自由的切换,十分高妙,几乎每一个字,都有着非常突出的方笔现象,那种斩钉截铁的劲表现的十分完美。
尤其是个别字上,一起笔,就表现出一种干练利落的感觉,诸如“上”字,长横笔和长竖笔,那种方笔的表现更加突出,而短横笔,却采用了一种灵动的点笔,变得十分生动活脱。
其二,就是在字形上的处理,更高一筹,我们能够看到,这里的字形,每一个字,无论是大小上,还是在造型上,都是比较统一的,就是因为这样,那种和谐的氛围感,才表现的更加完美。
并且,一个“字眼”的作用,表现的更加完美,那就是“海”字的书写,这个字的书写,最灵动,最有质感的笔画,就是两个点笔,采用了一个撇笔的形式替代,并且,这个撇笔,十分飘逸,给人的感觉是不一样的。
同时,我们也注意到这个字,左边的三点水,在书写上,与众不同,并且,左右两个部分的连带,更加突出了一种和谐之感,自然从容。
其三,就是在风格特色上,这里的字迹,很显然,已经有了自己的面貌,并且,将灵动的灵魂,以及稳重造型特点的完美的结合,这种稳重的造型,就是多了一些碑的刚强感,而灵动的灵魂,就是融合了帖学的思想。
在这幅作品中,将碑帖思想进行了有效的融合,单凭这种融合的迹象和能力,就足以让人佩服,从中,我们也深受启发,碑学和帖学,并不是独立的存在,而是可以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只有这样,才能够达到完美的统一。
从这幅题名中,笔者认为,对我们最大的一种冲击,就是思想上的认知,让我们更好地认识到,碑学和帖学之间,没有完全难以跨越的鸿沟。
书法,也是一种思想的表达,更是一种不同书法思想的表现,只有走融合之路,才能够更加完美地表现自我个性。
这幅题名,也为我们树立的榜样,树立了一种新思想,也为书坛做出了榜样引领,相信,朋友们看到这幅作品后,也会有自己的一番感想的,不是吗?
在此,我们也感谢朋友们的认可和支持,感谢你的关注,学习书法,不仅要博采众长,而且还有做到碑帖融合,这也是书法的必由之路。
同时,我们也希望朋友们能够分享此文,让更多的朋友能够看到,也让更多的朋友关注该公众号!

用户10xxx03
不敌李莲英的字
益友交友
不愧是代巨匠,大气,豪迈,再过几千年也是宝[点赞][点赞][点赞]
益友交友 回复 04-24 16:40
是你自己小气,书法修养、内涵悟性不高……建议你搜一下郭沫诺在书法中的地位[金牌]
用户0000001 回复 04-23 15:46
说少了!最少十万年起步[点赞][点赞]
木木
校名题写还得看教员
乡下人
德是否与之相匹配?
用户15xxx67
远看上海师范学院,近看还是上海师范学院。
一唸正
上海师范学院。郭沫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