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春节档,《哪吒2》以惊人的票房成绩震撼了整个电影市场。
票房突破120亿,不仅创造了中国动画电影的新纪录,更在全球电影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在这座里程碑式的成就背后,有一位默默耕耘的导演饺子,而在他的人生轨迹中,有两位女性的身影格外闪耀。
童年梦想,青年蜕变,熬过了艰难岁月,终于迎来了艺术新生。
饺子,这位来自四川泸州的普通男孩,有着一个不那么普通的故事。
1980年出生的杨宇(饺子导演的本名),从小就对漫画有着难以割舍的热爱。然而,在那个年代,"画画能糊口吗"成了多少家长的困扰。
作为一对医院工作者的孩子,他顺从父母的期望,选择了医学院。
但热爱是藏不住的,那些偷偷夹在《解剖学》课本里的分镜头草稿,记录着一个医学生不为人知的艺术梦。
在经历了痛苦的思考后,饺子做出了一个"让人跌眼镜"的决定——放弃医生这个"铁饭碗",转身投入动画创作的怀抱。
短短六个月的动画自学后,他成功进入了一家三维动画广告公司。
但对梦想的渴望让他无法安于现状,入职仅一年多就毅然辞职,开启了自己的创作之路。
当年,《打,打个大西瓜》成了他的处女作,但这也是他最艰难的一段岁月。
整整三年零八个月,他像个"闭关修行"的武林高手,把自己关在屋子里,日复一日地在客厅、卧室、厕所这个"金三角"区域来回穿梭。
为了专注创作,他甚至主动与网络"绝缘"——这个决定在当时看来有些疯狂,但却为他营造出了一个纯粹的创作环境。
从医学院毕业生到动画导演,饺子的转型之路如同预想般十分艰难。
这个看似疯狂的决定,却得到了两位女性最坚定的支持——他的母亲和妻子李梦琳。
先说说这位了不起的母亲。在儿子决定放弃医生职业转投动画事业时,她没有像多数中国父母那样歇斯底里地反对,而是以一种令人动容的方式给予支持。
这位母亲用每月仅1000元的退休金,撑起了一个看似不切实际的梦想。
她搬进老旧小区,省吃俭用,把每一分钱都精打细算。
这种默默付出的背后,是一位母亲对儿子梦想的坚定信念。
更让人感动的是她的细节关怀:深夜里悄悄关闭电闸,害怕自己儿子身体吃不消的同时,却专门为电脑留着备用电源以防重要数据丢失;
做好的饭菜宁可凉了重热,也不敢打扰儿子创作。这些细微之处,展现出一位中国母亲最朴实却最深沉的爱。
而另一位重要的女性——饺子的妻子李梦琳,则是一位更具传奇色彩的人物。
出身艺术世家的她,本可以过着优渥的生活,却选择与当时还是"无名之辈"的饺子一起打拼。
她的经历堪称现代版"才女故事":四川省美术联考状元、中央美院高材生、英国皇家艺术学院硕士。
她首创的"国风物理引擎",让传统水墨画法与现代科技完美融合,使得电影中的"山河社稷图"场景震撼人心。
每秒2.4亿个粒子的运算量,将中国传统美学推向了世界级水准。
最让人佩服的是李梦琳的精神境界。当《哪吒2》创造票房奇迹时,她婉拒了所有媒体采访,只用一句《庄子》的话回应:"至人无己,神人无功。"这种淡泊名利的态度,让人想起古代那些甘于幕后的贤内助。
两位女性虽然角色不同,但都以自己的方式托起了一个梦想:母亲是那个不惧世俗眼光的"避风港",妻子则是那个以专业能力破局的"推进器"。
《哪吒2》的成功绝非偶然。正如在《哪吒1》电影中的经典台词:"我命由我不由天"——命运确实掌握在自己手中,但那些在背后支持我们的人,同样功不可没。
事实上,《哪吒2》的成功已经超越了单纯的商业意义。它证明了中国动画电影的实力,也证明了梦想的力量。
而在这个令人振奋的故事背后,有两位女性用她们各自的方式,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支持与陪伴。
正如电影中所展现的,成功从来不是一个人的战斗。每个看似孤独的追梦者背后,都有许许多多个坚定的支持者,用不同的方式为梦想助力。
现下《哪吒2》已突破120亿的票房,这不仅是对中国动画电影工业水平的认可,更是对那些在背后默默支持、默默付出的创作者的最好褒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