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一个老头推着婴儿车在晨跑,手里还拿着降压药和保温杯,这个画面看起来怪怪的,但这就是78岁的王奎荣每天都在干的事情,他还要照顾小37岁的老婆,这日子过得真是让人想不通。
那时候别人都准备退休了,王奎荣却跑去考中央戏剧学院,他拿着年龄特批文件直接就上了表演系。
上课的时候他就坐在那儿,拿个搪瓷缸子喝水,比老师年纪都大,其他同学都喊他大爷。
课间休息他就把台词写在小卡片上,随身带着背,连上厕所都不忘记拿出来看两眼。
形体课上腰都快断了,他还是坚持把动作练到位,别人说他这么大岁数别练那么狠。
毕业的时候他拿了满分,进了儿童艺术剧院,大家都以为他就该老老实实演话剧。
谁知道他又转头去拍电视剧,46岁的新演员,在剧组里经常被人当成群演。
制片主任问他图啥,他就说对得起自己,然后拿了个春燕奖最佳男配角。
2014年他都71岁了,在《打狗棍》剧组遇到34岁的饶芯语,开始两个人就只聊表演。
后来饶芯语拍戏受伤,王奎荣每天给她送饭,还专门用保温桶装老北京炸酱面。
他们结婚了,婚前把房子公证成个人财产,但是把片酬账户都改成了共同账户。
两个人想要孩子特别难,跑了三家医院,医生说70岁以上生育成功率不到3%。
孩子出生那天,王奎荣穿着白大褂在产房外面走来走去,里面还藏着心脏监测仪。
现在他每天早上五点就要推着婴儿车出门,医生说要每天走一万步。
小区的保安都认识他,说这位爷爷特别勤快,风雨无阻地带孩子出来玩。
他还用京剧腔教孩子背唐诗,网上有人说这样挺好的,也有人说太着急了。
现在他接戏都要看拍摄时间,不能太长,因为要回家照顾孩子。
经纪人说他现在都靠以前的关系接戏,70岁以上的演员一年都接不到几部戏。
有时候在幼儿园门口能看到他,蹲在地上给孩子系鞋带,旁边停着电动车。
车筐里装着儿童绘本,还有他自己的降压药,这画面让人觉得特别不真实。
他说别人都让他含饴弄孙,可他就是孙的爷爷,这话听着有点绕。
现在像他这样的老年父母越来越多,每年都在增加,大家慢慢也就习惯了。
社会在变,对老年人的看法也在变,不再觉得他们就应该在家养老。
王奎荣现在走在街上,有人认出他是演员,有人以为他是带孙子的爷爷。
他不在乎别人怎么看,该演戏演戏,该带娃带娃,日子过得挺踏实。
有时候在片场背台词,一边还要给孩子讲故事哄睡觉,这日子过得挺有意思。
年龄这个事情吧,在他这里好像就不是问题,活得开心最重要。
人家都说他这日子过得不寻常,他倒觉得挺好,每天都有新鲜事。
这事要放在以前,肯定会被人说三道四,现在大家都觉得挺正常。
生活就是这样,有时候不按套路出牌,反而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王奎荣的故事告诉我们,人生没有标准答案,开心就好。
他不在乎别人说什么,就按自己想的活,这样反而活得轻松。
现在的社会越来越包容,不同的生活方式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
老年人也可以有自己的选择,不一定非要按照传统方式生活。
爱情这个事情,也不分年龄,合适就好,不用管别人怎么说。
带孩子是辛苦,但是看着孩子一天天长大,心里也很满足。
年纪大了还能有这样的生活,也是一种幸福。
生活就是这样,有人觉得不可思议,有人觉得很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