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头落地:美国对我们增加10%关税,我们将会采取何种政策应对?中美贸易战的前奏落地了。2月1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了行政令,对进口自中国的商品加征10%的关税。此外,美国还对从墨西哥和加拿大进口的商品加征了25%的关税,其中对加拿大能源产品的加税幅度也达到了10%。
在春节放假前,特朗普突然宣布不再加征关税,这一变化不仅涵盖中国,甚至波及到原计划中的全球关税。结果,美指迅速大幅下跌,几乎跌破了108,离岸人民币则直接涨破7.24,国内人士对此反应热烈,一片欢呼。但随后,特朗普再次重申必须增加关税,从2月1日起,对加拿大和墨西哥的25%关税依旧生效,白宫对此进行了确认。
此时,美指又再次站回了108,离岸人民币则跌破了7.3,来到7.32的位置。全球逆差的真实背景在探讨美国的关税政策时,首先需要明确一个背景数据。据统计,全球大多数国家对美国的贸易是顺差的。
在2024年,美国对全球的逆差总额预计将达到1.3万亿美元。换句话说,全球国家在这一年里从美国这里获得了1.3万亿美元的收益。其中,中国与美国的贸易顺差约为3610亿美元,这还是直接的。如果算上间接的,可能占比会更高。这种逆差状况也是美国国债始终高企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长期以来美国一直处于对外贸易逆差的状态,目前国债总额已突破36万亿美元。简单而言,这意味着美国的国家运转依赖于36万亿美元的对外借款,以补贴其经济,按当前4%的利率来算,每年需要支付约1.5万亿美元的利息。加征关税的动机分析解决逆差问题已迫在眉睫,而加征关税则成为了特朗普政府的优先选项。作为商人出身的特朗普,深知如何通过增加关税来获得利益。1. 增加收入:关税增加能够显著扩展海关的收入。如果按当前美国每年进口2.5万亿美元商品,平均增加15%的关税,预计可以增加3700万美元的收入。2. 产业回流:关税的提高可能促使企业考虑在美国本土与海外生产商品的利差与收益。如果利差超过关税的增长,企业更可能选择在美国境内开设工厂。3. 资本回流:产业的回流会带动资本的回流,寻找新的商机。4. 货币升值:制造业的回归,意味着非美国家的制造业会变弱,进而非美货币贬值,而美元适时升值。显然,加税会直接影响CPI通胀。关税的增加将导致部分商品价格上涨,可能会推动社会整体通胀率的提升。不过,这个过程并非一定发生,因为货币也可能会升值。政策实施中的挑战毋庸置疑,特朗普团队渴望增加关税,尤其是在解决美债问题上。尽管增加关税的决策可以迅速生效,但在操作过程中需兼顾通胀率和经济增长。一刀切的关税政策可能会促使长期以来CPI缓慢下降的趋势反弹,尤其是在降息周期中。降息本就是特朗普梦寐以求的目标,若能将美元利率降至0,那么每年就能够节省掉1.5万亿美元的利息支出。然而,降息同样可能提升CPI通胀率。最新数据显示,12月的CPI为2.9%,PPI为3.3%,GDP则为2.3%。从这些数据来看,整体情况可谓不错,但更多是依赖庞大的利息支出支持。因此,当前的任务是降息、降债,并寻找不对经济造成明显影响的管理方案,这对管理者的水平是一个严峻考验。同时,特朗普目前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是试探市场的反应,以便找到最佳时机。如今,这一政策终于落地。可能的应对策略这次的关税上涨,将会影响相当广泛的商品。回顾2017年,特朗普时期曾不断增加关税,而那时我国通过棚改货币化、扩大基础设施投资等举措实现了显著的经济效果,加之疫情带来的出口增长,令经济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面对当前的局面,我们的决策者是否能领悟过去的经验,重振经济呢?这种想法是可行的,值得我们期待。然而,眼前的现实并不乐观。经济数据和实体经济的乏力使得投资水平低迷,商品流动性显著不足。2017年至2021年的经济发展更多是债务膨胀的结果,而如今的化债过程又能否如愿?此次美国全面增加10%的关税,理论上应该反映在商品的终端价格上。例如,若一吨钢材原价1000美元,关税上涨后价格应为1100美元。但在现实中,最终销售价格并未上涨,仍是1000美元。这是因为产品价格并非企业随意定价,而是受市场供需的影响。我国对美出口的商品多为基础类产品,诸如衣服、鞋帽、电子元器件等,这些均具备较强的可复制性。尽管我们享有一定的产业链优势,较好的基础设施及便宜的人力资源,然而这些优势并非无可替代的。对此,我们必须有清醒的认识。这一轮关税可能导致部分出口商品转为内销。虽然商品量不大,但却可能以此导火索点燃内卷,再次对正处于通缩中的市场造成冲击。全球经济环境的俄然变化近期,美元加息会抽走世界的美元流动性,而今的日元加息趋势也一样将减少全球的美元流动。当日元利率上升,许多以日元借贷资金换汇美元并再进行投资的行为将受到压制,大量美元将被迫回流至日本以偿还借款。而日本恰是一大投资来源国,因此,对我们的外资产将形成虹吸效应。总的来看,美元加息已为全球流动性带来了压力,虽然现阶段美元降息,但日元加息已经吸走了部分美元,并可能吸引更多的美元流向日本。因此,关于美元降息所带来的利好,或许我们无需寄予过多期待。国内政策的展望结合当前经济态势,我国的策略大概率是执行降息降准,并适度进行货币宽松,实质上还有可能带来货币贬值。这意味着,我们将通过金融牺牲来维持实体经济的运转。显然,这一切将带来负面影响,货币贬值和降息的并行将对我们目前的经济构成威胁。即便国内出台的政策能够稍微提振经济,但整体形势仍可能走向下行。从2025年度的展望来看,整体经济形势不容乐观,整个社会或将进入泡沫迅速破裂的状态。如果我们继续沿用原有的经济方向,2024年可能面临更为严峻的情况。因此,捂紧钱袋子,减少投资、理财与消费,未雨绸缪,或许是当前最明智的选择。保持一手现金,将成为最佳的解决方案。综上所述,在全球经济形势变化与中美贸易战愈演愈烈的背景下,面对美国加征关税的政策,我们需要更深刻的战略思考与应对准备。虽然当前的挑战重重,但也隐藏着突破的机遇。通过借鉴历史经验、审时度势,我们或许能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唯有如此,我们的经济才能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中,走出属于自己的光明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