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将为大家带来3句写景的经典诗词名句,每一句读完都能让人爱上它,尤其是宋祁的那句中,一个“闹”字,当真是名留词史,堪称练字的经典之作!
1.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出自于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二首之二,全诗如下: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三千尺:并非确指,只是形容非常高。
疑:即怀疑的意思。
银河:传说中的天河。
九天:第九重天,即天的最高处。
这两句诗的意思相信大家都能够明白:湍急的瀑布从极高之处一泻而下,被阳光一照,波光粼粼,好像给人一种错觉,这水是从天河直落到人间似的。
李白在这里采用了极其浪漫主义的手法,发挥了作者的高超想象力,为我们营造出了庐山瀑布的特色,赞美了我们祖国的大好河山。
2.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出自宋祁的《玉楼春》词作,全词如下: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闹:即热闹、繁盛的意思。
这首词是宋词中的名作,而作者宋祁也因为这一首词中的一句“红杏枝头春意闹”,而博得“红杏尚书”的雅号。
后世许多诗词评论中都对这首词的这一句表示了赞许。比如,
王国维的《人间词话》说:“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
黄蓼园的《蓼园词选》称:“浓丽,‘春意闹’三字,尤奇僻。”
王士祯的《花草蒙拾》中说“‘红杏枝头春意闹尚书’当时传为美谈”。
其实,作者这里采用的修辞手法,是通感,以“闹”字来写红杏,将春天绚烂多姿的景色点染的十分生动形象,实在用的极妙,也无怪乎后人如此赞赏。古人写诗作词,往往在练字上十分下功夫,从这里我们就能看出,一个字、一个词用的好,确实能够让整个句子甚至整篇作品都活起来。
3.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出自南朝梁,王籍的《入若耶溪》,全诗曰:
艅艎何泛泛,空水共悠悠。(艅艎,yúhuáng)
阴霞生远岫,阳景逐回流。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此地动归念,长年悲倦游。
若耶溪:在今浙江省绍兴县南,若耶山下。
噪:鸟鸣和虫鸣声。
逾:更加。
幽:深远,僻静。
《梁书·文学传》:“籍除湘东王咨议参军,随府会稽。郡境有云门天柱山,籍尝游之,或累月不反。至若耶溪赋诗,其略云:‘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当时以为文外独绝。”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山林里因为有蝉和鸟的叫声,才更显得环境的寂静和幽雅。
王籍在这里显然是受到了《诗经》的影响,当然也包括了诗人敏感的观察力和感悟。后人采用这种手法写的诗句很多,比如王安石的“茅檐相对坐终日,一鸟不鸣山更幽”,陈师道的“一鸠鸣午寂,双燕语春愁”,但都显然比不上王籍的这两句。而且王安石的那两句还被嘲笑为“点金成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