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乌克兰第156机械化旅欣然接收了首批在本土设施内翻新升级的现代化保加利亚BTR-60装甲运兵车,共计百余辆。这批冷战时期的“老兵”已焕然一新,投入训练演习,展现出重生的活力。尽管岁月在其身上铭刻了超过半个世纪的痕迹,但经过深度现代化改造,它们已换上德国道依茨发动机,彻底告别了过时的苏联时代GAZ-40P汽油发动机。
保加利亚立法者伊瓦洛·米尔齐夫(Ivaylo Mirchev)在l脸书(Facebook)上的评论揭示了这批车辆的来源与旅程:“这是我们运往乌克兰的近120辆旧BTR装甲车,由丹麦慷慨解囊。令人钦佩的是,乌克兰人升级它们的速度,远超我们运输的速度。”2023年11月,保加利亚议会批准捐赠这批隶属于内政部的老旧BTR,然而,资金难题及总统鲁门·拉德夫(Rumen Radev)对乌克兰军事援助的反对意见一度让交付计划搁浅。好在立法者最终推翻了否决,让这些战车得以重获新生。
BTR-60,这款苏联设计的装甲运兵车,自1950年代后期服役以来,便标志着机械化步兵运输的重大飞跃。作为BTR系列中的开山鼻祖,它为冷战期间苏联及其盟国广泛使用的八轮装甲运兵车树立了标杆。其设计旨在提升战场机动性与部队保护能力,全轮驱动系统、两栖性能以及可搭载各式武器的敞篷炮塔,无一不彰显着对二战经验教训的深刻汲取。
最初推出的BTR-60P型,以其敞篷部队隔间提供了下马的灵活性,但也将人员暴露于敌人火力与环境危害之中。随后的型号,如BTR-60PB,则采用了全封闭车体,大幅提升了乘员安全性。双GAZ-40P汽油发动机的配置虽提供了冗余动力,却也带来了维护上的挑战,每台发动机各自驱动一侧车轮,一旦一侧故障,另一侧仍能维持行驶。尽管如此,其八轮独立悬架配置赋予了车辆卓越的越野能力,成为苏联学说中强调机动性与快速部署的关键优势。
武器配置上,BTR-60系列车型各异,从最初的无炮塔封闭船体BTR-60PA,到装备14.5毫米KPVT重机枪与7.62毫米PKT同轴机枪的BTR-60PB,火力配置的不断升级,为轻型车辆、敌方步兵及低空飞行目标提供了有效打击手段。尽管炮塔操作需手动完成,且缺乏先进瞄准系统,但BTR-60PB仍凭借其强大的火力成为生产与出口最广泛的车型,活跃于非洲、中东及亚洲的多个冲突地带。
机动性方面,BTR-60凭借后置喷水推进系统,在陆地上最高时速可达80公里/小时,水中则可达到约10公里/小时。两栖能力使其能在无准备情况下穿越水域,成为拥有广阔水道地区的制胜法宝。然而,水中性能相对较慢,且需平静条件方能发挥最佳效能。装甲方面,由焊接钢板制成的防护层可抵御小型武器火力和炮弹碎片,但在面对自动炮与反坦克导弹等重型武器时则显得力不从心。
车组人员由驾驶员、指挥官及最多八名全副武装的步兵组成,侧门进出设计虽在战斗中略显脆弱,但后续车型通过采用后坡道出口设计,有效降低了这一风险。BTR-60在其服役生涯中经历了诸多升级与改造,无论是苏联本土还是外国运营商手中,都见证了其适应性与生命力的顽强。柴油发动机的引入、通信系统的增强、夜视设备的加装以及额外装甲板的配置,都让这款老将焕发出新的生机。尤其是东欧与中东国家,更是结合本地需求,开发了集成西方组件的本地化升级方案,如德国道依茨柴油发动机与现代数字收音机等,进一步延长了车辆的使用寿命。
BTR-60在冷战期间的冲突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从苏联-阿富汗战争到两伊战争,再到非洲与中东的多次冲突,其身影无处不在。尽管与后来的装甲运兵车相比,BTR-60在防护与火力上略显中庸,但其简单性、可靠性与适应性却使其成为正规军与准军事部队的宝贵财富。进入后冷战时代,剩余的BTR-60被广泛出口,部分至今仍活跃于战场,经过大量改装后焕发出新的战斗力。
乌克兰便是其中之一,该国近期对其BTR-60车队进行了现代化改造,集成了新型动力装置与战场生存能力增强技术,让这款老化的平台成功适应了当代战争的需求。尽管存在局限性,但BTR-60依然是苏联军事工程的杰出代表,其大规模生产、坚固耐用且易于部署的理念,通过后续的BTR-70、BTR-80及更现代的BTR-82等车型得以传承。即便已不再是现代机械化战争中的前线车辆,BTR-60的影响力仍深深植根于全球众多武装部队的理论与车辆设计中,成为不可磨灭的经典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