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曝光“先用后付”

小拉谈古论今 2025-01-07 13:53:35

“先用后付” 模式像一阵风似的,迅速刮遍了各个角落。大到电商平台上的电子产品、时尚潮衣,小到外卖点餐、生鲜果蔬,似乎处处都给咱提供了这种看似无比诱人的选项。

据不完全统计,在过去一年里,使用 “先用后付” 服务的用户数量增长了将近 50%。这 “先用后付” 背后,实则隐藏着不少防不胜防的黑套路,一不小心,就可能掉进坑里。那么,我们如何分辨预防呢?

先用后付如何运作的?

“先用后付”,刚听闻这四个字时,会感觉特别顺耳、特别诱人。它就在我们手头资金有点紧张,面对心仪之物只能望洋兴叹的时候,它悄然出现。

其常规的运作流程看似简洁明了。消费者在琳琅满目的购物平台上尽情浏览,挑选出那令自己眼馋已久的心爱商品,放入购物车,满心欢喜地来到结算页面。此时,“先用后付” 选项醒目地摆在那里。

一旦勾选它,平台便迅速开启核验流程,凭借大数据、信用评估等手段,快速判断用户是否具备资格。

若是核验通过,那商品就会将其送到你手中。之后,消费者拥有一段短暂却又足够体验商品优劣的时间,等确认收货,觉着各方面都满意,在规定的期限内付款即可,整个过程行云流水。

那这模式究竟为何能如磁石吸铁般吸引大众呢?一方面,它精准地迎合了当下人们即时满足的心理诉求。

当看到一款心仪的电子产品、一本期待已久的好书或是一件时尚靓丽的新衣,内心的渴望瞬间被点燃,谁还愿意耐着性子等攒够钱再去购买?“先用后付” 让消费者能够先将商品拿到手把玩、使用一番,提前享受拥有的快乐,这种心理上的愉悦感是难以抗拒的。

另一方面,不得不提那极具蛊惑力的 “零元下单” 宣传口号,它简直将众人的目光死死地吸引住。在各大平台、广告页面,“零元下单” 四个大字频繁闪现,冲击力十足。

诸多网友便是在这视觉冲击下,脑袋一热,思维瞬间被影响。心想反正当下不用掏钱,先买了试试又何妨,完全丧失了平日里的谨慎。可事实上,这真的是零成本吗?显然不是,在这看似诱人的表象背后,实则隐藏着平台诸多的小心思。

平台利用这种极具误导性的宣传话术,让消费者在冲动与兴奋中,不知不觉地放松了警惕,稀里糊涂地一头扎进他们精心布置的消费圈套,殊不知后续的麻烦或许正接踵而至。

先用后付有何风险与陷阱?

在看似便捷的 “先用后付” 模式背后,这里面潜藏的风险,冷不丁地,就可能在消费者毫无防备之时狠狠咬上一口,带来诸多麻烦与损失。

近期,大量消费者纷纷反映,自己莫名其妙地在完全不知情的状况下,就被开通了 “先用后付” 服务。

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会发现有些平台为了追逐利益最大化,在 APP 页面设计层面大动歪脑筋。

它们蓄意将 “先用后付” 的开通选项设置得极为隐蔽,不是藏在层层叠叠、如同蚂蚁般细小的文字说明里,就是隐匿于冗长繁琐、让人望而生畏的用户协议深处。

消费者在购物时,往往满心沉浸于挑选商品的喜悦之中,注意力全放在商品详情、价格比较这些关键信息上,稍不留意,手指轻轻一点,可能就误触了那个默认开通的按钮,稀里糊涂地就开启了这项服务,而自己却浑然不知。

更令人头疼的是,当消费者后知后觉,意识到需要关闭这一服务时,才惊觉困难重重,简直难如登天!关闭流程如同布满荆棘的险途,繁琐的步骤一个接着一个。

复杂的验证方式五花八门,一会儿要人脸识别,一会儿要输入验证码、回答密保问题,还得填写各种个人信息表格,这一道道关卡就像错综复杂的迷宫,让消费者晕头转向,耗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即便如此,最终还不一定能够成功关闭,只能徒增烦恼。

这还仅仅只是开端,过度消费和信用风险紧紧缠着那些陷入 “先用后付” 陷阱的消费者。由于付款被后置,购物时无需立即掏钱的错觉,使得一部分人在消费时完全丧失了节制力,看到什么都心痒痒,满心想着 “先用” 再说。

各类商品一股脑地加入购物车,尽情下单,等到还款期限临近,才如梦初醒,看着钱包,欲哭无泪,根本无力偿还欠款。一旦逾期,那可就捅了大篓子,信用记录上立马会被狠狠记上一笔。

平日里,信用或许看似无形,可到了关键时刻,比如当我们准备贷款买房、买车,满心欢喜地向银行递交申请时,银行工作人员只要一查看我们这带有污点的信用记录,没准就会毫不留情地将之拒之门外,多年的憧憬瞬间化为泡影,追悔莫及。

像老年人,还有那些涉世未深、消费自控力差的年轻人,往往更容易成为受害者。他们或是对新事物了解不深,或是容易被诱惑,在 “先用后付” 的迷障里迷失方向,遭受经济损失和无尽困扰。

消费者如何保护权益?

面对 “先用后付” 这一新兴模式滋生出的诸多乱象,我们可绝不能坐以待毙,必须各方齐心协力,共同发力,才能还消费市场一片清朗。

平台责任首当其冲,毕竟它们是直接面向消费者的窗口,掌控着诸多关键环节。平台务必痛定思痛,大刀阔斧地改进系统设计。把 “先用后付” 的开通与关闭选项都置于页面最为显眼的位置,让消费者一眼就能捕捉到关键信息,轻松做出选择。

同时,下大力气简化关闭流程,去除那些繁杂冗余的步骤,摒弃让人眼花缭乱的验证方式,使操作变得简洁流畅,让用户能够毫不费力地完成关闭操作。

除此之外,平台还应当肩负起用户教育的重任,利用自身的信息推送优势,定期向用户推送有关 “先用后付” 的详细消息,给大家讲清楚其中的利弊得失。

不要试图藏着掖着,遮遮掩掩只会引发用户的反感与猜忌,唯有坦诚相待,光明磊落,才能赢得用户长久的信任,真正成为用户贴心的生意伙伴。

监管措施的缺位无疑助长了乱象的滋生,因而这一环也决然不能少。相关部门当机立断,要加快脚步制定完善的法规制度,这些法规就如同给平台套上的紧箍咒,明确而细致地界定什么行为是被允许的、什么行径是严令禁止的。

一旦发现平台存在违规操作,绝不姑息迁就,必须严惩不贷。如此一来,法规时刻威慑着它们,使其不敢肆意妄为,从根源上遏制乱象的蔓延。

咱们消费者自身更是要筑牢防线。务必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在这个充满诱惑的消费时代,千万别被 “零元”“免费” 这些极具蛊惑性的字眼轻易迷惑。每次下单之前,都要冷静下来,多在心里掂量掂量,这件商品是不是自己真正需要的,而非盲目跟风、冲动消费。

并且,要养成定期检查账单的好习惯,时刻留意自己的消费记录、还款情况,守护好自己的钱包,捍卫自身的信用。

千万别等到问题扎堆爆发,信用受损、钱财损失惨重之时,才捶胸顿足、追悔莫及。

结语

“先用后付” 本是一把双刃剑,用好了,能给生活添便利;用不好,就成了伤人的凶器。

我们呼吁,平台、监管部门、消费者,各方都得担起责任,伸出手来,共同筑起一道坚固的防护墙,保护消费者权益,让消费环境重回清澈安全。别让这原本美好的购物模式,沦为骗子的温床,让大家能安心购物,畅享消费乐趣。

0 阅读:116
小拉谈古论今

小拉谈古论今

生活不必太高清 很高兴认识大家,多多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