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悉尼奥运会,当希腊选手米特鲁举起不可思议的202.5公斤后,全场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此时此刻,所有人都认为这枚金牌的归属已毫无悬念,因为中国队想要夺冠,必须在总成绩上再增加5公斤。
207.5这个数字,不仅是追平了世界纪录,同样也是一个占旭刚从未举起过的重量。
除非有奇迹发生,否则中国队想要夺冠必将是天方夜谭。
米特鲁激动地跑下台和教练拥抱庆祝,希腊队整体洋溢着欢快的氛围。
这时弃金保银无疑是最稳妥的决定,但占旭刚看到希腊选手洋洋得意的样子,立刻做出了一个令人瞠目结舌的决定——
“把重量加到207.5公斤!”
显然,所有人都低估了一个中国人誓死捍卫祖国荣誉的决心。
面对绝境,占旭刚将生死置之度外,以“霸王举鼎”的姿态,完成了这场惊天“大逆转”。
赛后,占旭刚振臂欢呼、仰天怒吼的照片,成为悉尼奥运会最经典的画面之一。
占旭刚是中国举坛的骄傲,可以说其承载着我国举重史一个时代的辉煌。
然而,一个人前进的道路必然不可能一帆风顺,奥运冠军的背后更是隐藏着无数心酸。
占旭刚荣誉之下有着怎样的故事?悉尼奥运会后的他,又去了哪里?
11974年,占旭刚出生在浙江的一个普通家庭。
父母没有给他遗传下来什么体育基因,但占旭刚从小骨架大,身体发育速度很快。
再加上他不像别的小朋友那样挑食,简单的饭菜占旭刚能津津有味的吃上三大碗。
一个好的运动员,能吃是前提,孙杨的食量就是普通人的5倍。
随着时间的推移,占旭刚逐渐变得人高马大,到了初高中阶段,更是比同龄人壮了一圈。
也因此,班上每逢运动会都会给占旭刚多报几个项目。
而占旭刚凭借优秀的身体素质,跑步、铅球、立定跳远等等,都取得了出色的成绩。
占旭刚在体育上的天赋吸引了当地体校教练的注意力。
1984年,在启蒙教练朱云儿的引导下,占旭刚走上了职业举重这条道路。
有句话说得好:“天赋决定下限,努力决定上限,每一个人成功的背后都有汗水浇灌。”
占旭刚入队后一日不敢懈怠,每一个动作都要比别人重复更多次,他人休息的时候,他还在废寝忘食的练习。
每天结束课程后,占旭刚还会主动找教练询问问题,自己私下里也会习读大量书籍,研究更深一步的举重技巧。
老师喜欢勤奋的孩子这一点不是没有道理,占旭刚的认真和刻苦获得了朱云儿不留余地的支持。
在日复一日的枯燥训练中,占旭刚逐渐成为队内的佼佼者。
1987年,占旭刚首次参加比赛就惊艳全场,一举拿下金牌。
占旭刚的出色表现也使他在不久后收到了浙江省队递来的橄榄枝。
更大的舞台也意味着更多的挑战,占旭刚从不会为一点成绩而沾沾自喜,
每天不用教练提醒,占旭刚也会严格控制饮食,主动挤时间加练。
占旭刚的严于律己帮助他飞速成长,能举起的重量也越来越大。
1993年,占旭刚在举坛初露锋芒,开始陆续在一些比赛中取得成绩。
次年春节刚过,各方面表现优异的占旭刚就收到了国家队的入队通知书。
国家队卧虎藏龙,从不缺乏天才之流,占旭刚想要占据一席之地,唯有付出更多的努力。
值得一提的是,这个时期的中国举重由于此前两次奥运会的“挂0”,国内声音很小,对于举重队更是不抱什么期望。
而改变这一现状的不是别人,正是占旭刚。
2在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上,占旭刚横空出世,用男子70公斤级的金牌和三破世界纪录的成绩,令世界举坛为之颤抖。
占旭刚因为亚特兰大奥运会声名大噪,中国举重也因为占旭刚重新焕发光彩。
然而,也就在这时,一道消息令占旭刚运动生涯遭到重创。
经过世界体育组织协商,最终决定将男子70公斤比赛改为77公斤级比赛。
别小看这7公斤,这意味着运动员将需要重新调整饮食结构以控制体重,重新规划训练安排以适应比赛。
为了挑战更高层次的重量,占旭刚投入到新一轮魔鬼训练中。
2000年,在万众瞩目之下,悉尼奥运会开幕。
男子77公斤级举重赛前,人们忧心忡忡,既对占旭刚表示看好,又怀疑他能否再续辉煌。
比赛当天,两名与占旭刚同水平的选手,因服用禁药被予以禁赛处罚。
看到这里,许多观众为中国队少了两名强敌暗暗窃喜,并不约而同的松了一口气。
但接下来的一幕却让所有观众揪起了一颗心。
在抓举环节,占旭刚尝试165公斤失败,短暂的下场后,占旭刚第二次尝试又一次失败。
这种失误引起了一阵哗然声,要知道,正常而言,165公斤对于占旭刚只能算开胃小菜,完全处于能力范围以内。
抓举结束以后,占旭刚落后第一名7.5公斤,此时许多人已经对占旭刚失去信心,认为他夺冠的机会渺茫。
在0.5公斤差距都算天堑的举重比赛中,会有这样的认知并不奇怪。
更令人绝望的是,挺举开始后,选手莫里克扬直接把重量加到了197.5公斤,关键是第一次尝试就取得了成功。
第二轮中,莫里克扬继续挑战自我,把重量提升到了202.5公斤。
遗憾的是,莫里克扬挑战失败,还因此伤到了腿,被队医一瘸一拐的送下台。
即使如此,莫里克扬也提前锁定了一枚奖牌。
压力来到了占旭刚身上,为了挽回劣势,他只能选择放手一搏。
占旭刚调整心态,用实力让全世界见证了威力十足的“下蹲挺”。
占旭刚挑战成功时,观众席传来国人的欢呼声,但他的脸上却没有太多欣喜。
原因无他,夺冠之路还很遥远,后面全看即将上场的米特鲁的表现。
米特鲁的压力也很重,但他还是成功举起了202.5公斤的杠铃,以367.5公斤的成绩位居榜首。
“就这样轻易放弃吗?”占旭刚如此自问着。
2004年,举重选手唐功红曾因突破极限,夺冠后经历了一场抢救,也是从那个时候,人们更加重视举重的危险性。
而此时的占旭刚同样面临着挑战失败,乃至付出生命的风险。
但抱着“不成功便成仁”心态的占旭刚显然已经管不了那么多,毅然决然的走上了这条挑战自己、为国争光的道路。
当占旭刚创造奇迹的那一刻,全场掌声雷动,许多国人更是激动到起身欢呼,而米特鲁也表情复杂的鼓起了掌。
悉尼奥运会,占旭刚最后获得和米特鲁相同的367.5公斤成绩,但由于体重较轻,最后位居第一。
可这一举似乎也抽干了占旭刚所有的能量,至此之后,占旭刚失去了以往的神勇。
32003年世锦赛,由于长时间养伤、训练断断续续,复出后的占旭刚状态不佳,6次试举只有一把155公斤成功。
4个月后,占旭刚来到亚锦赛,以250公斤的总成绩摘获铜牌,显然还没有恢复到巅峰水准。
与此同时,新人已经逐渐成长起来,而上级也开始为雅典奥运会参赛人选发愁。
从感情上讲,上级很希望占旭刚这位老将能在职业生涯末期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
但从理性而论,年轻小将的成绩不比占旭刚差多少。
占旭刚没有让上级为难,在最后一次考核比赛中,总成绩达到了360公斤。
然而,衰老终究成为了占旭刚运动生涯的拦路虎。
三征奥运会的他已经30岁高龄,在比赛中,很明显出现了体力不支的情况。
面对157.5公斤的重量,占旭刚三次试举失败,引起一片唏嘘声。
不过,人们对于他也没有太过苛责,反而为占旭刚敢于拼搏的挑战精神鼓起了掌。
成也英雄,败也英雄,占旭刚此战之后悄然消失在举重赛场。
2005年,占旭刚退役后成为学院主任,主抓举重项目。
他为每一位小队员量身定制训练计划,尽职尽责的做好本分工作。
此外,占旭刚还将自己的比赛经验,诸如“如何缓解压力”、“如何避免受伤”、“举重该怎样发力”等等倾囊相授。
特别是在安全性方面,占旭刚格外重视,还曾把自己养伤时的痛苦告诉队员,让他们引以为戒。
2008年,占旭刚受邀成为火炬手,虽然英雄已老,但国家不会忘记他曾经做出的贡献。
2014年,占旭刚亲身培养石智勇,成为后者的人生导师。
那段时间,石智勇由于腰伤一度想要放弃举重,是占旭刚找来专业团队,帮他制定恢复计划做心理辅导,一手拽着石智勇走出阴霾。
2016年,石智勇卫冕里约奥运会,夺冠的那一刻,占旭刚激动的冲上举重台,举起了石智勇的手臂,成为了那一届奥运会的一段佳话。
如今的占旭刚已经是体育局副局长,他利用自己的影响力,为国家做出了诸多贡献。
而他亲手带出的石智勇依旧活跃在举坛,还曾拿到过东京奥运会的冠军。
江山代有人才出,老一辈退下新一代扛起大梁已是传统,也正因为有这些优秀的运动健儿,中国体坛才能烨烨生辉、薪火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