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美国记者斯诺患癌,妻子写信向中国求援,毛主席如何回应?

赢梯 2025-02-06 09:03:06

1971年,身患胰腺癌的斯诺躺在病床上,身体上的疼痛使得他痛苦呻吟。

癌症是非常棘手的疾病,更别说被称为癌中之王的胰腺癌。

为了能让丈夫得到更好的治疗,妻子流着泪向在世界各地的朋友们求助。

遥远的东方,伏在桌前工作的毛主席得知了这个事情,看着信上的消息眉头紧皱起来,当即就找来周总理商量。

斯诺和中国有着什么样的联系,为何会向中国写信求助?毛主席又是如何回应的呢?

中国人民的朋友

埃德加·斯诺,他在中国人民心中不止是个记者,更是永远的朋友。

长征时期,国民党对红军围追堵截,在外面大肆传播污蔑红军的消息,封锁真实的事情,导致很多人都不了解真正的中国共产党。

如何将中共真实的一面告诉大家,成了个难题。

在这关键时刻,斯诺在宋庆龄的安排下,怀揣着好奇和忐忑来到了陕甘宁边区,深入了解了中共的事情。

斯诺来自美国,他青年时期对神秘的东方国家中国充满了探索欲,于是几经辗转踏上了这片土地。

在这里工作的外国人充满了高高在上的姿态,他们的生活被金钱享乐包围,很少有人愿意主动去了解这个对他们而言“陌生的国家”。

斯诺却有着不同的眼光,他跟随其他人前往各个地方,见识了这片土地上不同的一面,他看到有许多人都处于贫穷的状态,需要人们的帮助。

在这个过程中,他结识了宋庆龄,两人在很多事情看法方面都有着相似的想法,因此在得知中共需要位西方记者来陕北访问时,宋庆龄就想到了他。

同样斯诺对神秘的红军有很大的好奇,他原本就和许多地下党有所联系,在得知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他就想要知道去了解去探索那些顽强的红军战士,是如何度过国民党的重重封锁和克服艰苦条件的。

在来到陕北红区后,斯诺被这里的人和生活惊住了。

在这里,红军和当地百姓们亲如一家人,百姓们谈起战士们时,脸上都洋溢着亲切的笑容,这是斯诺在外面很少见到的。

在他刚来到时,周恩来同志就专程过来和他见了面,直截了当的表示他在这里见到的一切都是可以报道出去的。

当时斯诺本以为只是说说而已,没想到中共对他这个外国记者完全没有什么戒备心,直接将真实的一面敞开在他面前。

毛泽东更是表示可以随时去他的窑洞里面找他谈话,了解情况。

小到生平,大到抗日战争的形势方针等等问题,斯诺要了解的,毛泽东都详细的同他谈了谈,在第二次聊天的时候,两人直接从晚上九点聊到了凌晨两点。

斯诺将这些谈话都详细的记录下来,之后的日子里,他到处走访近距离了解观察不同的人,发现哪怕是领导人,生活也没有什么特殊的,和战士们同甘共苦。

在离开之前,斯诺专门找到毛泽东给他拍下一张照片,而这张照片在后来被刊登到了报纸上,上面记载着斯诺在这里的所见所闻。

他回去之后,不带任何偏见的,将所有的记录整理撰写出来,命名为《红星照耀中国》出版发布。

这本书让世界知道了真正的中国红军,见证了他们的思想和力量,不少阅读过这本书的人不远万里来到这片土地上,尽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三次访问中国

在离开中国后,斯诺经历了人生中的灰暗时刻,曾经和他志同道合,携手度过十多年的伴侣,因性格等原因和他分开。

幸好后来他又遇到了喜欢自己的演员妻子洛伊丝,两人在相处中碰撞出感情的火花,组建了新的家庭。

在一家四口幸福生活的时候,美国麦卡锡主义开始高举大旗,斯诺等和中国关系密切的人都遭到了迫害,无奈全家人来到瑞士生活。

1960年,斯诺以记者的身份访问中国,再次来到这片熟悉的土地,心情和从前早已不同。

此时中美关系僵硬,而他则需要向从前那般让美国让世界再次了解成立后的新中国。

三个月的访问之旅很快就结束了,斯诺再次整理出版了本书籍。

之后他又在1964年和1970年分别来访问中国,和毛主席等领导人进行友好交流,他在促进中美关系转变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毛主席的回应

最后一次访问回国之后,斯诺的身体开始发生不好的变化,其实这些年操劳的生活和采访写作让身体负荷沉重,仅在1969年冬天,他就进行了两次手术。

1971年,度假结束的斯诺,再次感到身体不适,他本以为又是什么小毛病,没想到居然是胰腺癌。

虽然立刻就进行了手术,但疗效显然不是很好,他依然非常的难受,洛伊丝看着他整日痛苦的呻吟,想办法给他们认识的朋友送信,希望他们有办法来帮助自己的丈夫。

一封封信飘过海洋,来到了大洋彼岸的东方,这里有斯诺的中国朋友,还有曾和他同去过陕北红区的美国医生马海德。

毛主席和周总理知道他得病的消息后,非常的重视,曾想要他乘坐飞机来到中国接受治疗。

但是因外界和身体太虚弱的原因,斯诺拒绝了这份好意。

毛主席专门派出了以马海德等专业医生来到斯诺的身边,他们带着珍贵的药品和各种医疗设备为他进行了检查治疗,想要挽救他的生命。

可惜他身上的病症已经非常严重了,任何治疗都无法挽救他的生命,只能让他在最后的时光中少些痛苦的折磨。

24小时都有人对斯诺进行看护,满足他的需要,医疗组里的人还专门为他下厨,让他常常曾经的味道,这一切都让斯诺深深地感动。

在最后的时光中,他的家人陪伴在身边,长久未见的老友专程赶来看望他,他在去世前留下遗嘱:死后要将自己的一部分留在中国...

在他走后,他的骨灰被取出部分安葬在安静的未名湖畔,墓碑上写着:

“中国人民的美国朋友埃德加·斯诺之墓”

毛主席、周总理、宋庆龄等人都送来了花圈,陪他走完了人世间的最后一程.

0 阅读:14
赢梯

赢梯

热爱生活、关注社会,请和我一起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