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代,那些身处乱世的枭雄们,心中怀揣着一个至高无上的梦想,那便是统御天下,进而创建一个崭新的王朝。对他们而言,这无疑是最为宏大且梦寐以求的目标。
在追逐这一梦想的进程里,差不多所有人都会碰到这样一个疑问:究竟在什么样的一个具体时间节点,去正式对外宣告称帝一事,才算是最为恰当适宜的呢?
在面对这一问题时,不少现代的历史爱好者往往会下意识给出这样的回应:标准答案无疑得是朱元璋!他秉持着“广积粮、高筑墙、缓称王”的策略,把所有的虚名都暂且搁置一旁。觉得唯有等到将天下彻底统一之后,再正式登基称帝,如此这般才算是稳当妥帖的做法呢。
实际上,这个答案说它对也行,说它不对好像也说得通,不能简单地判定它绝对的对或者绝对的不对,总之是处于那种既有着对的一面,同时又存在不对之处的情况呢。
不图虚名,踏踏实实地去稳步提升实力,这样的思路无疑是正确的。可关键在于,要是称帝的时机被拖得太迟,哪怕是一直等到完成天下统一之后才去称帝,那极有可能致使手下之人觉得你并无称帝之意,进而对您丧失信心,甚至萌生出叛乱的念头来。
因此,选择低调地去发展自身实力,这一思路确实是正确的。可在实际情况里,常常很难有这般完美的情形出现。并且,一旦自身实力强大到了特定的程度,那时,对手是绝不可能眼睁睁看着你继续平稳发展下去的。
如此一来,挑选一个相对合适的称帝时间点这件事,便显得极为重要了。
那么,就那些自行称帝的人而言,究竟在什么样的时间点,才算是最为恰当的抉择呢?
我们不妨先来盘点一番,针对这个问题,看看历史上那些声名赫赫的“开国”皇帝,他们究竟是在何时得以成功称帝的呢?
秦始皇乃是历史上首位称帝的皇帝。其之所以称帝,正是在完成统一天下这一壮举之后的那个时间节点,也就是说,秦始皇达成天下一统的局面后,便开启了称帝之举,成为了历史上第一个拥有皇帝之称的人。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成功将六国全部扫平,东方的齐国也被其灭掉,至此秦朝实现了天下的大一统。随后,秦始皇觉得自己有着可与“三皇”比肩的德行,功绩更是超越了“五帝”,于是便给自己冠以“始皇帝”的称号。
秦始皇此次的称帝之举,完完全全就是典型的“拖到最后”才进行称帝。可以说,他在这件事情上,就是一直等到了某个特定的阶段,或者说是把各种情况都等得差不多了,才最终迈出称帝这一步,实实在在是“拖到最后”式的称帝呢。
秦始皇的情况颇为特殊,要知道在他之前,世间压根就不存在皇帝这一概念。所以说秦始皇的事例属于开篇的“特殊情况”,或许也唯有在这样的特殊情形之下,才会出现那种一直拖到最后才称帝却堪称完美的状况呢。
接下来要提到的是,在历史进程当中,第二个自行称帝的开国皇帝,此人正是汉高祖刘邦。
公元前202年正月,垓下之战刚刚落下帷幕,刘邦成功击败项羽,楚汉战争就此宣告结束。然而,在成功干掉项羽之后,刘邦所做的头一件事,并非是径直称帝。
彼时,刘邦于战后所做的头一件事便是悄悄前往韩信的军营。趁韩信熟睡之际,刘邦径直拿走了韩信的兵符,就这样一举剥夺了韩信手中的兵权。
此后,经群臣以及诸侯王们共同推举,刘邦方才于定陶正式称帝,紧接着便举行了登基大典。
若从楚汉战争层面来讲,刘邦得以称帝的那个时间点,着实是拖到了相当靠后的阶段,差不多都到了这场战争的最终结局之时。然而要是从“汉朝统一战争”这个角度去看的话,刘邦此次称帝,实际上是在刚刚获取优势的那个当口。
彼时的刘邦,其实际所能掌控的地盘,也不过才刚刚超出天下的一半罢了。而剩余的那一半天下,实则是把控在其他几大异姓王手中。要是这几大异姓王联合起来,一同与刘邦相抗衡的话,刘邦未必就能稳稳地胜过他们。特别是韩信,在手握兵权之际,对刘邦而言更是会构成极大的威胁呢。
因此,刘邦非得先解除韩信的兵权不可!在此之后,就算几大诸侯王联合起来,刘邦也具备压制他们的实力。而且,依刘邦的手段,必然不会给那几大异姓王联手的契机。即便这样,汉朝开国后直至刘邦离世前,刘邦仍历经了好几年的征战,才最终将几大异姓王彻底平定。
因此,从实现统一天下这一方面来讲,刘邦并非是一直拖延到最后才登上皇帝之位的。实际上,他是在已经拥有了绝对优势的情形之下,方才选择称帝的。
在那之后,于历史的长河之中,成功自行称帝且能被称作开国皇帝的,刘秀当属其中之一。他建立了东汉王朝,在众多帝王之中有着独特的地位,而从整个历史来看,他便是第三位达成自行称帝这一壮举并开创一代王朝的开国皇帝。
公元前25年6月,刘秀在刚完成河北地区的统一后,便即刻带兵朝着南方进发,其目标是攻取洛阳。彼时的刘秀,才统一河北没多久。就在不久前,他还身为更始帝的臣属呢,然而在统一河北之后,就全然与更始政权分道扬镳了。从所占据的地盘状况来讲,刘秀这时的地盘规模,大体和官渡之战前的袁绍相当。
之后,当刘秀行至河北鄗城这个地方时,其麾下的大臣们竟一下子集体向他劝进。面对众人接二连三的劝进之举,刘秀着实不好推辞。于是,最终刘秀便在鄗城的千秋亭完成了正式称帝这件大事。
若从东汉统一战争这个视角去考量的话,刘秀称帝一事,其实是处在他崛起历程的前半部分。自刘秀北渡黄河对河北进行招抚开始,直至在千秋亭登上皇位,仅仅过去了一年半的时间。然而,从刘秀称帝起,一直到他将天下彻底统一,期间却还有长达十一年的时间呢。
很明显,刘秀选择称帝的时机,与先前的秦始皇、汉高祖全然不同。在刘秀宣告称帝之际,他自己所占的地盘还谈不上稳固,并且放眼当时的整个天下,依旧存在着好几股实力强劲的割据势力呢。
设想一下,要是把时间放到后来的东汉末年那个阶段,倘若刘秀在这时候就宣布称帝,这情况就好比是在官渡之战前,袁绍径直公开宣称自己称帝一般。依照“广积粮、高筑墙、缓称王”这样的策略思路来看,刘秀在此时选择称帝,很明显并非是个恰当的时机,简直可以说是极为不明智的做法呢。
然而最终的情况是,在前期就早早称帝的刘秀,出人意料地成为了那个成功统一了天下的人。
故而,历史上最初那三个自行称帝的情形,各自选择称帝的时间节点全然不同。秦始皇是到了最后阶段才称帝的,刘邦呢,是在局势发展至中期且拥有绝对优势之时宣告称帝,而刘秀则是在前期刚刚得以站稳脚跟之际,便径直称帝啦!
如此看来,他们好像不存在任何共通之处,而其各自的成功经验,仿佛也找不出什么可循的规律。
但事实上,要是他们各自的过往历史,便能够察觉到:在这几回成功登上皇位的事件当中,其背后实则都潜藏着一条核心的规律。
在他们称帝之际,各自所拥有的力量,皆已强大到足以抵御来自最强反对势力所发起的反扑行动。无论是谁,在那个关键时刻,凭借自身所具备的实力,都有能力应对可能出现的来自最强大反对阵营的冲击。
在实现天下统一的进程里,战争的发生是不可避免的。自秦始皇被尊称为帝起,“皇帝”这一称谓便决定了其必然要以“统一天下”当作目标,绝不能只满足于偏安一方。只要有统一天下的诉求,那就必然要对其他势力挑起战争。
因此,一旦你选择称帝,那就表明其余的所有势力,统统都会变成你的敌人。毕竟在那样的情形下,你所站的位置已然不同,其他势力出于自身利益等诸多因素考量,必然会与你站到对立面,成为敌对的一方呢。
如此一来,其余势力势必会全体站出来反对你。他们要么结成联盟,要么干脆同时发起进攻。总归来讲,只要一称帝,就必定要面对来自其他势力的敌对态度,这是无论如何也躲不过去的情况。
在这样的情形之下,只要能够抵御住那最为强劲的一波反对者的进攻,那么称帝这件事差不多就等于成功了一半!即便是后世出现的那些割据一方的政权,它们虽然未能实现统一天下的目标,可要是能成功挡住最为强大的反对势力的攻击,想要偏安在某个角落还是存在可能性的。
顺着这一答案继续探究,随后再来瞧瞧后世那些得以称帝的“成功范例”,如此一来,或许我们便能够明白其中所蕴含的道理了。
继刘秀之后,得以成功称帝之人,便轮到了三国时期的曹丕、刘备以及孙权啦。
三国时期有三位开国皇帝,在他们称帝之际,天下并未实现统一。然而最终,在称帝之后,他们皆稳稳地站住了脚跟。细细探究其中缘由,正是当时形成的三足鼎立这种局势所造就的。
魏国虽说实力较为强大,可要是吴国与蜀国联合起来的话,魏国想要一举灭掉这两国也绝非易事。即便魏国只对其中一国发起攻势,另外一国也定然会出兵,以此拖住魏国的部分兵力,让其无法全力对付目标国。
在此种情形之下,三方均具备抵御住最为强劲的“反对力量之进攻”的能力。然而,与此同时,他们当中的任何一方也都没有足够的实力去将另外两方彻底消灭掉。
最终,三国时代历经了几十年的岁月。一直到后来,司马家将魏国的政权篡夺,由此才达成了天下的统一局面。
接下来再看西晋,其开国皇帝司马炎面临的状况与之类似。司马炎称帝之时,他所篡取的魏国此前已将蜀国灭掉了。如此一来,在司马炎称帝之际,他所要应对的最为强劲的反对势力仅有两股。其中一股是来自魏国内部的反对力量,另一股则是处于东南方向的吴国。
当时存在着两股力量,不过这两股力量对于司马家而言,均能够被其轻易地抵御住。也正因如此,到了最后,司马炎才得以轻而易举地达成称帝之举,成功登上皇位,开启了属于司马氏的统治篇章。
往后推移,来到东晋十六国以及南北朝时期,局势愈发复杂起来。东晋的开国皇帝司马睿,乃是凭借着南方士族的拥立才得以称帝。彼时司马睿自身所拥有的力量,实际上并非很强劲,不过好在有南方士族给予支持,这才成功抵御住了北方政权的攻势。
在东晋时期,其内部存在着几大世家,它们之间相互制约、彼此制衡,谁都不甘心让其他家族的势力过于强大。就这样,在这样一种微妙的局势下,即便司马家在东晋并非拥有绝对的强势地位,却也如奇迹般地成功称帝,而且还维持了长达一百年的统治。
南北朝过后,隋朝的开国皇帝隋文帝同样是通过篡位的方式登上皇位的。在隋文帝称帝之际,所面临的反对势力情况和司马炎极为相似。其中一股反对力量源自北周内部,此前已被隋文帝逐步平定。还有另外一股反对力量来自外部,分别是北方的突厥以及南方的南陈政权。
然而,那两股来自外部的敌对势力,尽管来势汹汹,却同样没有能力将刚刚建立起来的隋朝给灭掉。不但如此,在双方的对峙交锋中,隋朝反倒还能占据上风,对这两股外敌力量形成压制之势呢。
就这样,在一系列局势发展之下,隋文帝极为轻松地登上了皇位,得以称帝。而在此之后,其更是一路顺遂,凭借自身的能力以及诸多有利因素,成功地将天下统一了起来,完成了这一伟大的历史功绩。
在隋朝之后,唐朝得以建立,其开国皇帝李渊乃是凭借武力打下了这大好江山。公元618年,李渊于长安正式登上皇位,宣告称帝。但刚开国之际的唐朝,所能掌控的地盘范围极为有限,仅仅包括山西的部分区域以及整个关中地区罢了。
单从地盘规模来考量,李渊登基那会,其拥有的地盘,相较于三国时期的袁绍集团而言,是要小一些的,和十六国时期的苻坚政权比起来,更是小得多。不过呢,在李渊正式称帝之际,就当时整个中原地区来讲,已然不存在比他势力更为强劲的割据一方的势力了。
李渊称帝之际,已然成为最为强大的割据势力。关中地区所具备的地理优势自不必说,更为关键的是,他还有李世民这样极为能征善战的儿子。有如此诸多有利条件加持,彼时的李渊,要挡住周边其他势力的进攻,那绝对是轻而易举之事。
最终,李渊达成了称帝的目标,成功建立起唐朝,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篇章。在历经诸多波折与努力后,李渊得以站在权力的巅峰,让唐朝的名号自此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成为华夏历史上极为重要的一个王朝存在。
往后的宋元明清四个朝代,大体上也维持着类似的情况。就拿宋朝来说,其开国皇帝赵匡胤乃是通过皇袍加身的方式,篡夺了后周的皇位。不过在当时的后周朝廷内部,赵匡胤已然是最具权势之人,足以轻松地将内部存在的不服之声压制下去。
在外部环境方面,后周堪称当时天下割据势力里最为强大的一支。面对其他势力发起的进攻,后周凭借自身强大的实力,能够不费太大力气就将其成功阻挡住。
在历史长河之中,除了那些众人熟知的经典称帝事例以外,其实还存在着不少比较特殊的情况呢。这些特殊的案例同样也是历史的一部分,它们从不同角度展现了历史在皇位更迭等方面的多样性与复杂性。
有一种特殊的情况出现在开局阶段,那便是直接称帝。而能作为此种情况代表的人物,正是金国的开国皇帝完颜阿骨打。
公元1115年的时候,完颜阿骨打所拥有的兵力仅仅才一万多,可就在这样的情况下,他居然就正式登上了帝位。要知道,在三国那个时期,仅有一万兵力的人,差不多也就是个小规模的诸侯罢了。所以在当时那种局面下选择称帝,看上去真的是很不明智。
彼时的状况是,完颜阿骨打所面临的最为强劲的反对势力当属腐朽不堪的辽国。要知道,即便辽国出动全部精锐兵力,也难以战胜完颜阿骨打那仅仅一万之众的大军。如此情形之下,完颜阿骨打自然便能够毫无阻碍、无所顾忌地登上皇位,宣告称帝了。
第二种特殊的例子,当属唐朝时期的武则天了。
在称帝之前,武则天已然掌控着国家的最高权力,甚至能毫不费力地废黜皇帝。可由于她身为女子,其称帝之举近乎篡位,故而武则天所遭遇的最为强劲的反对势力,正是源自唐朝内部的那些反对之声。
然而最终的情况是,在武则天把绝大多数的李家王爷都成功解决掉,同时还将全国的大部分兵权牢牢掌控在自己手中以后。在当时的唐朝境内,已然不存在任何一股势力,还能够站出来反对武则天去登上皇帝之位了。
最终,武则天成功称帝,在漫漫历史长河之中,她脱颖而出,成为了独一无二的女皇帝,也是历史上仅有的一位女帝,其称帝之举在历史上留下了极为浓重且独特的一笔。
总而言之,若想成功称帝,最为关键之处并非在于对时间点的抉择。关键在于自身所具备的力量,是否能够抵御住最为强烈的反噬。要是可以抵挡住最强反对势力的攻击,那么称帝的时间越是提前,在事实上就越有助于凝聚众人之心。
沿着这样的思路去思考的话,我们便能够轻松地理解历史上出现的那些称帝却未能成功的种种案例了。
就拿三国时期的袁术来说吧,彼时他手握传国玉玺,所占据的地盘横跨三州,且直接掌控着十一个郡,在这样的形势下,袁术做出了称帝之举。单从地盘规模这一方面来讲,袁术称帝之时,其地盘相较于李渊称帝之际,实际上是更为广大的。
然而最终的情况是,当袁术选择称帝之际,立马就引来了周边所有势力对其展开围攻。就连原本隶属于他麾下的孙策,也在第一时间做出了反叛之举,而且还带走了五个郡的地盘呢。
随后,历经了一年多的残酷血战,袁术可谓凄惨至极,周边的各方势力纷纷对其展开围殴,无一放过他。在这轮番攻击之下,袁术的地盘不断缩小,形势愈发不利。到了最后,他也只能无奈地取消帝号,落得个呕血而亡的悲惨结局。
这无疑是一个十分典型的“没能够挡住反噬”的事例。可以说,其完完全全呈现出了没能抵御住反噬的情况,就是那种在相关情境下,没能成功阻挡住可能产生的反噬作用的典型例子呢。
站在后世的视角去看,要是袁术自身具备较强的战斗力,足以抵御曹操、吕布、孙策等各方势力的围攻。即便他仅仅能和这些人打成平手,在遭受周边势力群起而攻之时,只要能在短期内不落下风,那他便有成功的可能。毕竟这种围殴的局面肯定不会一直持续下去,一旦袁术扛过了最初的那一轮猛烈攻击,往后就能够对各方势力逐个击破了。
然而最终的情况是,袁术未能经受住最初那波最为强烈的反噬冲击,在这一关键因素的影响下,他以失败告终。
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所遵循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政策,着实是个不错的方案。不过呢,朱元璋之所以会选择这样的方案,那也是由当时所处的具体局面所决定的。
元末之际,朱元璋怀揣称帝之心,可彼时其面临的最强阻碍并非江南起义军,而是北方的元朝政府。要知道,过早称帝必然会招致元朝军队来攻,自身极易覆灭。故而,待朱元璋大体统一江南,具备抵御元朝全面进攻的能力后再行称帝,无疑是最为妥当的抉择。
然而,与此同时,要是朱元璋一直往后拖延,非得等到将天下完全统一之后才去称帝的话,最终的结果说不定会事与愿违呢。毕竟在那样的情形之下,他手底下的那些将领们,便会揣测他是不是压根不想称帝,如此一来,就会滋生出各种各样想要造反的念头。
即便朱元璋自身颇具军事才能,足以轻松平定各类叛乱。可不管怎么说,只要叛乱真的发生了,最终呈现出来的结果总归是会比没有叛乱发生的理想状况要差上一些的。
因此,对于朱元璋而言,其最为适宜称帝的时机,便是在完成江南地区的统一之后,且恰好具备能够抵御住元朝发起进攻的能力之时。
当我们去回顾历史上诸多称帝的事例时便会察觉到:时间并非关键所在,真正起决定性作用的实则是实力。倘若你拥有足以扛住最为强劲反噬的能力,那么随时都能够称帝,并且从时机来讲,那自然是越早进行越好啦。
设想一下,在真实的历史长河之中,倘若真存在这样一个人:他拥有着以一敌万的超凡能力,即便面对弓箭以及各类武器的攻击,也几乎不会受伤。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此人从一开始便具备直接称帝的条件,压根就无需再去顾虑后续的那些繁杂事宜了。
很显然,像这样的情况在历史上是绝对不存在的,顶多也就是会出现在那些仙侠小说的情节当中罢了,现实里可找不到与之对应的真实情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