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丹给女儿买钢琴,应采儿:大错特错,教育孩子不是光有爱就可以

爸妈指南 2020-11-22 23:03:14

文|爸妈指南(文章原创,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图|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看一档亲子节目,节目中朱丹讲女儿一岁的时候,在朋友家弹了一下钢琴,她激动的拍了下来。

发给做音乐的朋友,对方称赞说:“你孩子有天赋。”

朱丹立马给一岁的女儿买了一架钢琴。

朱丹说完,应采儿评价说:“大错特错啦!”

接着应采儿谈起了,儿子Jasper也曾经对她说

“妈妈我很想要一架钢琴”,

她听到Jasper这样说,心里也是很开心,毕竟她也希望儿子能有音乐造诣。

不过虽然心里这样想,她还是对儿子说:

“太贵了,家里还没有办法给你买,如果你真的要的话,你就要好好学,如果学得好的话,在生日的时候可以送给你这样一个礼物。”

新手妈妈经常会有朱丹这种为爱买单的冲动行为,不夸张,我是同款妈妈,我家里现在还有一台闲置的THE ONE的电子琴,是我斥“巨资”买的。

其实最后完全没有用,纯粹是家长自己的想法,孩子的积极性和参与感没有。而且后来因为家里有了,她对琴的兴趣也减淡了。

应采儿在教育孩子方面确实是很厉害的,值得妈妈们学习。

在对待孩子的需求时,把孩子想要的东西区分来对待。

按迫切的和合理的来作为划分标准。

第一种,既迫切又合理的。这种可以及时满足孩子。有些家长习惯于使用延迟满足,在这种需求的时候,其实是不适宜使用延迟满足。比如说孩子参加比赛,输了心里失落。这个时候对孩子的心理安慰是迫切的,也是必须的,要及时给心理安慰和帮助。过了这段时间再帮助的话,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第二种,迫切的但不合理的。不合理的,当然我们就不需要去满足了。

第三种,不迫切,但是合理的。这种需求我们就是完全可以使用延迟满足的,可以让孩子自己来尝试,通过努力来得到它,这样同时也能够刺激孩子,让孩子不她的爱好更持久。

比如上文中说到的学钢琴。

最后一种就是即不迫切又不合理的。这种当然是最不需要去满足的。而且大多数家长其实也是可以分辨出这种的。

这四种中,比较难处理、容易错的就是第二种,迫切但不合理的。很多家长为了缓解孩子的哭泣,就会同意满足。

应采儿的儿子也出现过第二种情况。

应采儿带孩子参加节目,Jasper在节目中不想干活,应采儿没有因为心疼儿子觉得他小就替他干。

而是耐心地劝说和指导,并且给儿子明确了要求,坚持让Jasper自己来做。

有人说应采儿是“虎妈”,她自己也承认。

但她的“虎”不是打骂,不是责罚,不是逼迫,而更多的是运用教育的方法去引导,去教给孩子如何面对自己的情绪,去面对和解决困难,慢慢的学会独自处理自己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做妈妈就是要能给孩子足够的爱,也能用坚定的态度教给孩子摒弃不良行为。

更多育儿知识,关注爸妈指南,成为更好的父母,陪孩子快乐成长!

0 阅读:57
爸妈指南

爸妈指南

分享育儿知识和技巧,成为更好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