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非涉外合同是否可以约定提交境外仲裁机构仲裁或者在境外进行临时仲裁,我国法律尚未作出明确规定。在《涉外商事海事审判实务问题解答(一)》第83条中提到,若国内当事人将其不具备涉外性质的合同或者财产权益纠纷约定提交境外机构仲裁或者在境外进行临时仲裁的,人民法院应判定该仲裁协议无效。
此外,在(2012)民四他字第2号复函中,最高人民法院认为,中国法律并未规定当事人可以将不具备涉外性质的争议提交境外仲裁机构或者在中国境外临时仲裁,因此,当事人约定将纠纷提交境外仲裁机构仲裁的协议被视为无效。由此可见,在司法实践中,将不具备涉外性质的合同争议约定提交境外仲裁机构仲裁或者在中国境外进行临时仲裁,很难获得中国法院的认可。
值得注意的是,2016年12月,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关于为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提供司法保障的意见》(法发〔2016〕34号),其中规定:“在自贸试验区内注册的外商独资企业相互之间约定商事争议提交域外仲裁的,不应仅以其争议不具备涉外因素为由判定相关仲裁协议无效。若一方或者双方均为在自贸试验区内注册的外商投资企业,约定将商事争议提交域外仲裁,在纠纷发生后,当事人将争议提交域外仲裁,相关裁决作出后,若一方当事人以仲裁协议无效为由主张拒绝承认、认可或执行的,人民法院将不予支持;另一方当事人在仲裁程序中未对仲裁协议效力提出异议,相关裁决作出后,若另一方当事人以有关争议不具备涉外因素为由主张仲裁协议无效,并以此主张拒绝承认、认可或执行的,人民法院亦将不予支持”。然而,除了类似上述规定的特殊类型案件外,非涉外合同不允许选择境外仲裁,仍是中国法院的主流观点。
转载自:旗渡红蓝律网站 作者:旗渡多语信息中心(出海资讯定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