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灾害救助相关话题舆情分析报告

兴友课程 2024-08-29 14:13:28
自然灾害,如地震、洪水、暴雨、大风等,具有突发性、公共性和破坏性强等特点,一旦发生往往备受关注,并在网络空间迅速演变成网络舆情事件。本文将从各地自然灾害救助情况、舆情特点、报道特点、应急预案等多个方面进行深入分析。 一、部分地区自然灾害救助情况 》》》广州市 时间范围:2024年1—6月 灾害类型:持续强降雨导致的洪涝、风雹灾害。 受灾情况:全市共转移安置受灾群众2612人,因灾死亡5人,因灾伤病人口共计34人。 救助措施:各级应急管理部门共支出生活救助资金5.3万元,发放救助物资11491件/箱,发放救助资金15万元,确保受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高效、有序保障。 》》》贵州省 时间范围:2024年上半年 灾害类型:以洪涝、风雹灾害为主,局地发生低温冷冻、干旱、地质等灾害。 受灾情况: 全省9个市(州)86个县(市、区)414.8万人次受灾,因灾死亡8人。 紧急避险转移6.97万人次,紧急转移安置2.81万人次,需紧急生活救助6.12万人次。 因灾倒塌房屋92户326间,不同程度损坏房屋4.71万户8.85万间。 农作物受灾面积21.45万公顷,绝收面积2.25万公顷。 直接经济损失74.57亿元,与前五年同期均值相比,受灾人口、直接经济损失分别增加50%、81.5%。 救助措施: 上半年全省紧急避险转移5.82万人次,紧急转移安置2.53万人次。上半年,9个市(州)22个县(市、区)发生地质灾害,成功避让28起,避免经济损失9800余万元。 》》》海南省 时间范围:2024年(截至发布会时间) 预测情况: 2024年海南省气候状况总体将差于前两年,下半年影响和登陆热带气旋可能呈现前少后多的趋势。 预计7—12月将有7~9个热带气旋影响海南省,其中影响海南岛的有5~6个,登陆海南岛的有1个。 前期应对: 组织开展全省防汛防风应急响应桌面推演和综合应急救援演练。 更新升级自然灾害预测预报预警系统,提升会商研判和指挥调度效能。 优化应急管理系统功能,确保随时掌握最新情况。 》》》全国范围(一季度) 灾害类型:低温雨雪冰冻、地震、地质灾害为主,干旱、风雹、洪涝、沙尘暴和森林火灾等也有不同程度发生。 受灾情况: 全国26个省(区、市)1037.9万人次不同程度受灾,因灾死亡79人。 紧急转移安置11.1万人次,需紧急生活救助46.8万人次。 倒塌和损坏房屋6.6万间,农作物受灾面积944.3千公顷。 直接经济损失237.6亿元。 二、自然灾害救助相关舆情特点 1、舆情热度迅速上升 自然灾害发生后,由于其突发性和破坏性,舆情热度会迅速上升,形成井喷爆发的态势。短时间内,大量信息通过各种渠道传播,公众关注度极高。这种舆情热度的迅速上升,要求相关部门和媒体必须迅速响应,及时发布权威信息,稳定公众情绪。 2、舆情演化周期长 自然灾害不仅涉及灾情本身,还涉及到救援、捐款、后续安置等多个方面,使得舆情演化周期被拉长。舆情演化通常经历“瞬时爆发——持续发酵——起伏中消退”的阶段。在这一过程中,各种信息交织在一起,使得舆情变得复杂多变。 3、舆论诉求多样 自然灾害发生后,舆论诉求多样化。主导舆论大多数聚焦于救援问题,要求政府和相关部门迅速行动,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同时,灾情影响力、呼吁凝聚社会力量、灾情现状等也是常规的舆论聚焦点。这些多样化的舆论诉求,要求政府和媒体在面对舆情时,必须全面考虑,统筹兼顾。 4、负面情绪积聚 自然灾害发生后,网络上往往弥漫着浓厚的负面情绪,包括焦虑、不满、悲伤、质疑等。这些负面情绪如果得不到有效疏导,容易引发新的舆论矛盾,甚至导致舆情风险升级。因此,相关部门和媒体在面对舆情时,必须重视情绪管理,及时发布正面信息,解答公众疑虑。 5、信息传播不准确 在舆情演化的过程中,由于灾情信息有限,信息传播容易出现不准确的情况。一些不实言论、夸大灾情的信息容易在网络上传播,增加公众的猜测和传言。这些不实信息不仅容易激化公众情绪,还可能误导公众的认识和判断,给救援工作带来困难。 三、自然灾害救助相关报道特点 1、实时性 自然灾害发生后,主流媒体实时、全面、深入地报道防汛救灾情况。报道内容不仅包括灾害的实时进展,还深入挖掘了抗洪一线的人物故事,展现了救援人员的英勇形象和受灾群众的坚韧精神。这种实时性报道,有助于公众及时了解灾情信息,增强对救援工作的信心和支持。 2、深度性 在报道自然灾害时,主流媒体不仅关注灾情本身,还深入挖掘灾害背后的原因、影响以及应对措施等。通过深度报道,公众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自然灾害的复杂性和危害性,增强防灾减灾意识。同时,深度报道也有助于政府和相关部门总结经验教训,完善应急预案。 3、多元化 在报道自然灾害时,各类传播主体积极参与其中,形成了多元化的报道格局。政务媒体、各类新闻媒体、有影响力的自媒体以及普通网民都参与其中,传播内容各有侧重。政务媒体主要发布权威信息和救援进展;新闻媒体则围绕灾情基本情况、救援行动、相关部门应急措施等内容展开报道;自媒体和普通网民则更多关注灾情情况、救援情况等。这种多元化的报道格局,有助于形成全面的舆论场,促进公众对自然灾害及救援进展的了解。 4、互动性 在报道自然灾害时,媒体与公众之间的互动性显著增强。公众通过社交媒体等平台表达自己的关切和看法,媒体则通过报道和评论回应公众关切。这种互动性不仅有助于媒体了解公众需求和诉求,还有助于政府和相关部门及时调整应对措施,提高救援效率。 四、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 1、预案制定目的和依据 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的制定目的在于建立健全应对突发自然灾害紧急救助体系和运行机制,规范紧急救助行为,提高紧急救助能力,迅速、有序、高效地实施紧急救助,最大程度地减少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损失,维护灾区社会稳定。预案的制定依据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国家有关救灾工作方针、政策和原则。 2、预案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任务 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通常包括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任务的明确。以某地区为例,其生产救灾指挥部负责组织指挥全区的救灾应急工作。指挥部由区长担任总指挥,分管副区长担任副总指挥,成员包括区委办公室、区政府办公室、区委宣传部等多个部门负责人。各部门按照职责划分,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协同行动,密切配合。主要职责包括组织、指挥、协调全区自然灾害救助应急工作;研究决定重大、特别重大自然灾害的应急处置意见;贯彻落实上级政府对自然灾害应急处置的指示等。 3、预案启动条件和应急响应 3.1 预案启动条件 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的启动条件通常基于灾害的严重程度、影响范围、发展趋势以及当地资源调配能力等因素综合判断。具体来说,当自然灾害达到以下标准之一时,即可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预案: 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或失踪数量达到一定规模; 灾害导致的房屋倒塌、损坏数量严重,影响大量居民正常生活; 灾害引发的基础设施(如交通、通信、电力、供水等)严重受损,影响救援行动和灾区恢复; 灾害引发的次生灾害(如疫情、环境污染等)风险高,需要紧急应对; 灾害影响范围广泛,涉及多个地区或需要跨区域协调救援。 3.2 应急响应程序 一旦达到预案启动条件,将立即启动应急响应程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信息报告与共享:迅速收集、整理、分析灾害信息,通过建立的应急通信机制,及时向上级政府和相关部门报告,并与各救援队伍、社会组织等共享信息。 紧急评估与决策:组织专家对灾害进行评估,判断灾害性质、规模、发展趋势及可能造成的后果,为决策提供依据。同时,根据评估结果,决定是否需要调整应急响应级别或采取其他紧急措施。 救援力量调配:根据灾害情况和救援需求,迅速调配专业救援队伍、物资和装备,确保救援力量及时到位。同时,加强与各个部门的协调联动,形成救援合力。 灾民安置与救助:设置临时安置点,为受灾群众提供基本生活保障,包括食品、饮用水、衣物、医疗等。同时,开展心理疏导和安抚工作,减轻受灾群众的心理压力。 灾后恢复与重建:在灾害得到初步控制后,组织力量开展灾后恢复和重建工作,包括受损基础设施修复、房屋重建、环境整治等。同时,制定长期恢复计划,帮助灾区恢复生产生活秩序。 五、舆情与应急预案的关系 在自然灾害救助过程中,舆情与应急预案之间存在着密切的互动关系。一方面,舆情的发展变化可以影响应急预案的制定和执行;另一方面,应急预案的有效实施也可以使舆情走向积极方向。 1、舆情对应急预案的影响 提供信息参考:舆情中蕴含着大量关于灾害现场、救援进展、公众诉求等方面的信息,可以为应急预案的制定和调整提供重要参考。 反映公众关切:舆情中反映出的公众关切和诉求,可以促使政府和相关部门更加关注受灾群众的实际需求,调整救援重点和策略。 监督救援行动:舆情中的舆论监督作用可以促使救援行动更加透明、公正、高效,减少救援过程中的失误和不当行为。 2、应急预案对舆情的作用 发布权威信息:通过及时发布权威信息,澄清谣言和误解,稳定公众情绪,减少不必要的恐慌和混乱。 展示救援成果:通过报道救援行动中的感人故事和显著成果,展示政府和救援队伍的努力和付出,增强公众对救援工作的信任和支持。 呼吁公众参与:通过呼吁和组织公众参与救援行动和捐款捐物等活动,增强公众的责任感和参与度,形成全社会共同应对自然灾害的良好氛围。(自然灾害救助相关舆情及报道特点分析_舆情报告_蚁坊软件)
0 阅读:0

兴友课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