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中旬,印度宣布本国重要航天计划,全面进行下一代发射车(NGLV),Chandrayaan-4,Venus Orbiter Mission(VOM)和Bharatiya Antariksh站(BAS)的第一单元(BAS)的开发。
而在这一次批准文件之中,我们又看到了关于月船四号任务的情况。

不得不说,印度在设计上又出现了调整,真的只能说,计划跟不上变化,印度多久给一个“最终版本”呢?这还是属于未知数,而这一次的改变到底有什么呢?
月船四号设计又变了,油箱调整在这一次印度披露月船四号发布的新版设计图像来看,印度在月船四号的设计上再次做出了调整,不过相对来说,这也是并非首次进行设计调整了。
比如下面这一张图,这是印度在2024年下半年的航天日上公布的相关性设计图。

而下面这一张图,是才发布的新版图像。

大家可以看下,在Chandrayaan-4转移,重新进入和推进模块的之上,出现了油箱设计的改变,也就是后续进行的推进剂置放区域。而这个调整,主要是为了改变其空间结构,通过将油箱放置在扩展部分中来使 RM 和 AM 的主总线结构尽可能小,以节省质量/空间。
当然,印度做这样的改变并不奇怪,因为印度本国航天任务的特色,就是——节约,包括在月船三号任务上,其成本跟好莱坞大片都不在一个级别。

所以,在印度月船三号任务成功之后,连美国都想学习印度的技术,不过印度有点“小小”的骄傲,那就是不愿意给美国,说这是印度的独特技术。
所以,印度如何打造出来的低成本探测器,这还真的有点感兴趣,但印度并没有公开披露过。但有一点大家应该也知道,那就是在低成本航天路线上,其带来的探测问题,可能也不会那么强,因为有效载荷都难以送上去,如何探索。

这问题在月船三号任务上已经体现了。那么,这一次印度的月船四号还要如何改变,真想看看印度在最后会预留什么。
当然,印度除了设计上的改变,还并没有进行相关性的采样数据调整。
比中国还强,印度目标5千克月壤的确,印度一次采集回来的月壤的确多,而我国也进行了两次月球样品采集任务,但相对来说,都没有那么强,也采集没有那么多,我国给出的目标都是2千克普标为准,而实际性的采集样品也就接近这个目标。
嫦娥五号——探测器的总重量为8.2吨,而从月球采集回地球的月壤,重量约1731克。
嫦娥六号——“嫦娥六号”肩负月球背面“挖土”重任,总重量约8.3吨,是中国迄今为止最重的深空探测器,采集回来的月球样品为1935.3克。
所以,印度一次就要上5千克月壤,这有点疯狂了,但这设计在改变之中,会不会再次进行调整,也要看印度后续执行任务的时候才知道,而这会在批准的问题上,也只是建立在设计上的改变,还没有给出月壤采集目标的改变。

同时,本次任务除了月壤采集之外,Chandrayaan-4任务还有其他的目标,旨在开发和演示成功降落在月球上并收集月球样本并在地球上分析的技术,同时。
Chandrayaan-4任务最终还将获得印度登陆月球登陆的基础技术(计划在2040年之前),并安全返回地球。将证明对接/撤离,着陆,安全返回地球以及完成月球样本收集和分析所需的主要技术。

所以,印度的这一次任务目标还是很多,这也是非常明显的,这就是月船四号上的新变化。
印度航天目标很大,但难度也大没错,虽然印度的航天目标很大,在月船三号任务之后,不断推动这些任务的发展。但从新一轮的技术实验结果来看,其都不是很给力。
包括让印度非常疯狂的首次太空对接实验,并且也宣布了成为了世界第四,然而呢?在太空对接之后,这两个航天器在对接之后,就分不开了,这就是最为尴尬的,按照印媒公布的情况来看,主要是存在两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就是:其中一个或多个系统中的异常,可能会构成技术问题,导致无法进行。
第二个原因就是:两个航天器中的发电不符合要求,两者的综合控制也花了时间,因此无法进行撤销。
所以,虽然成功完成了对接,但是分不开了,这说明了整个任务的实验还未结束,这就是尴尬的一面。
这其实也说明了,印度的航天实力真的是有点难度,要执行月船四号,载人登月,印度空间站任务等等,还需要继续努力,现阶段连最为重要的太空对接实验都没有完成,这后续的任务如何执行,这就是难点。

并且首次载人飞船任务也延期,预计在2026年才会执行了,这都说明了印度在技术上面对的困难还不小。
其次还有一个关键性的点,那就是印度的深空探测技术不行,没有自己强大的测控系统,在首次太空对接任务实验的时候就已经体现出来。所以,这方面如果不解决的话,印度在太空之中也不会走的很远,这需要印度自身加强才行。

当然,这也不是说印度未来就不会实现了,只不过依照实力来看,这路还很长,自己每次给出的目标倒是很大,但实际性的情况大家也看到了,其要完成的任务难度还是相当的高。
要真正,完美的执行所有任务,这还需要更加努力才行,不然最终也只会导致自己的任务在半路上就嗝儿屁了。

虽然这是发展航天路线上必不可少的,都会走过这些路线,但从印度的航天发展情况来看,起步非常早了,但结果也就这样。
所以,这是对印度如何看待呢?的确每个人观点不一样吧,也就不多点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