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蛟龙行动》亏8亿,伪撤档,于冬不服,找靳东带来一部生猛大片

灵敏鼻子 2025-02-18 09:32:46
亏损的阴影

《蛟龙行动》的故事已悄然落幕,然而,于冬的不甘与决策,似乎为这一失利蒙上了新的层层迷雾。

尽管这部电影的命运已如浮云飘散,但博纳影业是否能够在这绝境中迎来翻身的机会,依然是个未知数。

回望2018年,林超贤执导的《红海行动》如日中天,票房便捷地达到了36.52亿,豆瓣评分高达8.2,成为当年春节档的票房冠军。

影片主投方博纳影业,借此片毫不费力地打开了中国主旋律电影的市场打开方式,接连推出《长津湖》《水门桥》等主旋律大片,铲除了一系列财务难题,与票房丰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然而到了2025年,博纳影业与林超贤再次链接,投入巨资10亿元,推了《蛟龙行动》。

该片在宣发时甚至称其为《红海行动2:虎鲸行动》。

按照常理,只要续集质量不失,这笔巨额投资收益自然不会成问题。

可惜,宣告的却是一场惨烈的票房崩溃,似乎是命运对博纳影业开了个玩笑,而于冬也似乎面临着历史的重演。

伪撤档的计谋

春节档有了新词“伪撤档”,这个词正是由《蛟龙行动》的官方宣发平台所创造。

在2月14日,电影《蛟龙行动》宣告制作特别版,择日再见于观众。

言虽无“撤档”,但明眼人皆可洞察:“跑路”的色彩已然浓厚。

市场对此的反应更是充满嘲讽。

一位网友调侃到:“打不过就跑,主旋律电影也学会‘战术撤退’了?”

影评人亦提出尖锐的质疑:“撤档重映无异于自欺欺人,观众不愿为同一部烂片买两次账”。

然而,博纳总裁于冬曾放言“绝不撤档”。

这一断言的反转似乎让人难以理解。

经过几日的观察,一种“伪撤档”的招数显现出头角。

撤档意味着发行方将停止密钥的下发。

即使电影院有数字拷贝,没有密钥也无法播放。

2月14日宣布撤档的当日,大概率将影响到接下来的密钥发放,乃至全国电影院线的运作。

这一切显然是为于冬留出了后续再次上映的借口。

或许若干时日后,重新剪辑版再度回归国庆档,便可能再赚一笔。

质疑重制能否奏效?

然而,仅仅依靠重新制作一个新版本就能吸引观众回归,似乎并非明智之举。

早在2023年,已经有几部影片尝试过类似的重映策略,却并不奏效。

《我们一起摇太阳》在重新上映时勉强维持了口碑,但《红毯先生》《中国乒乓》则纷纷沦落,票房惨淡至十几年前的30%水准。

尽管巨星如刘德华和邓超参与,也难逃市场冷潮,缺乏质量的影片终究会引发观众的背离。

在观众口味愈发挑剔的今天,这一现象充满警示。

于是当票房再度滑水后,于冬将目光指向“黑水”与观众的审美,惹来舆论的强烈不满,舆论甚至反噬:“烂片还怪观众”迅速流传。

《蛟龙行动》的撤档与重制,或将与《红毯先生》《中国乒乓》的惨败形成共振,成为无奈下的绝境逃离。

对于中国电影市场而言,这一事件再一次提醒:撤档并非解药,唯有优质内容方能构筑票房之道。

亏损的真相

《蛟龙行动》的制作费用高达10亿,成为《红海行动》的五倍之多,各种特效与场景布置耗资不菲,意味着需要达到30亿票房的回本线。

然而,巨型投资并没有对应的巨大质量,以至于剧本的薄弱令其成为“特效华丽的故事废墟”。

经过综合计算,制作成本加上宣发等费用共计达11亿元,但在19天的上映期间,累计票房仅收得3.87亿。

分账比例规定,制片方仅能从票房中获取40%左右,因此3.87亿的票房收入,扣除税费和院线分成后,实际可获得约1.46亿。

由此可知,总亏损额计算为总投入减去分账收入,相对后续的流媒体及海外发行业务收入,其影响并不显著。

因此,《蛟龙行动》面临的净亏损约8.5亿。

作为公司掌舵人的于冬,卷入了这一连锁反应,个人资产直接缩水15亿,且对博纳影业的流动资金造成了空前的冲击。

在《蛟龙行动》上映之前,于冬刚从韩寒的亭东影业借了7000万资金用于宣发,然而如今的困境依旧模糊。

坚持与决心的挑战

尽管《蛟龙行动》失利,于冬依然不屈不挠,寻找出路,似乎在暗夜中探寻曙光。

就在伪撤档翌日,啡哥已经关注到,于冬的新片《四渡》开始立项,靳东的加盟为其提供了一丝希望。

这部关注“四渡赤水”这一经典战役的电影,被博纳看作翻身的王牌。

但我禁不住问,靳东的主旋律光环真的能复制吴京的票房传奇吗?

近年来,靳东凭借《温暖的味道》《突围》等剧,巩固了“正剧男神”的形象,但其在电影领域的票房号召力仍需验证。

博纳显然看中靳东与主旋律题材的紧密相关,然而观众是否会为一名电视剧演员的角色擦出火花,依旧是一个待解的谜。

值得一提的是,“四渡赤水”在1983年曾有古月版电影,堪称经典。

若新版再仅凭借宏大叙事而忽略故事及人物细腻刻画,或面临“主旋律流水线”的质疑。

如何平衡真实历史与娱乐性商业,岂非新的挑战?

相较而言,这部《四渡》的制作成本为8亿程度,如果再遭失利,博纳很可能陷入资不抵债的境地。

于冬的坚持实则是一场无奈的背水一战。

更重要的是,该片的编剧刘毅为《战狼2》的操刀者,深谙“深度与娱乐”的平衡,俨然成为一层光环。

导演徐展雄也有丰富的主旋律影片制作经验,因此在细腻的情感描绘上应该没问题。

最后,仍然要落到影片的真实质量。

结语

自《战狼2》《红海行动》掀起主旋律商业片的浪潮后,同类影片不断涌现,观众对“燃血硬汉+大制作”的套路逐渐麻木。

《蛟龙行动》试图重温《红海行动》的辉煌却因剧情重复、人物扁平、逻辑不严被影迷们质疑痛批。

无节制的烧钱只会增加风险,而如《哪吒2》般破百亿票房的成功,则是对内容质量的坚信:观众愿意为优质内容买单。

这一切再一次证明了,撇开故事质量和人物刻画的电影,无论在多大的投资下,最终也只能化作还原的幻影。

希望在未来,于冬能够尊重观众,细致打磨,铸造靳东的《四渡》成为真正的佳作。

主旋律永远不会过时,真诚的作品自然能赢得市场的青睐。

0 阅读:14
灵敏鼻子

灵敏鼻子

曾启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