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寒冷的冬日,一部名为《最后的告别》的电影悄然上映。这部由曾在北京电影学院当保安的导演张中臣执导的作品,讲述了一群怀揣电影梦的年轻人的故事。他们从农村走出,在北影当保安,蹭课学习电影,最终用自己的积蓄拍出了这部获得FIRST青年电影展奖项的作品。这个看似不可能的梦想,在他们的坚持下,终于变成了现实。
这部电影凝聚着主创团队的生命体验。导演张中臣出生在安徽宿州砀山县,曾在空调厂工作。生活的艰辛没有磨灭他对电影的热爱,反而让他更加坚定了追求梦想的决心。制片人陈坤阳则带着明确的目标来到北影,他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也愿意为之付出努力。而陈崇理则是在迷茫中加入了保安队,却在这里找到了人生的方向。
在北影当保安的日子里,他们不仅要完成本职工作,还要抽空蹭课学习电影知识。每天早出晚归,既要应对工作压力,又要克服学习困难。但正是这段经历,让他们对电影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他们在实践中学习,在困境中成长,最终积累了足够的经验和勇气,决定拍摄自己的电影。
为了实现这个梦想,主创团队每人都拿出了十来万的积蓄。他们深知,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一部小成本电影想要获得关注并不容易。但他们依然选择了坚持,因为这不仅仅是一部电影,更是他们对梦想的坚守。最终,他们的努力得到了回报,电影入围了第15届FIRST青年电影展并获得奖项,这是对他们创作的最大肯定。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梦想从来都不是遥不可及的。即便起点平凡,即便资源有限,只要有足够的决心和勇气,就能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奇迹。张中臣和他的团队用实际行动证明,在追逐梦想的道路上,最重要的不是起点的高低,而是坚持的力量。他们的经历,不仅是一个关于电影的故事,更是一个关于坚持和勇气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