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声音》变成了好生意,“真声音”变成了真不要脸

漂在一座城的水哥 2023-08-29 23:02:31

2012年,不是世界末日。

那年我19岁,刚上大学,还没有开始脱发和发胖。

苹果4正在重塑手机市场,移动互联网时代正在到来。

一切都那么美好。

包括我们家电视上那个热播的叫《中国好声音》的节目。

我第一次知道这个节目,还是从我爸嘴里。

他之前最喜欢的节目,是《星光大道》和《非诚勿扰》,不是在台上哭,就是坐在宝马车里哭,反正形式大于内容。

尤其是从他嘴里天天碎碎念哪个选手哪个嘉宾如何如何,我就觉得他不是在看节目,他是在看热闹。

《中国好声音》对他来说,也是一样的道理。

他会绘声绘色地给我模仿金志文在台上一边哽咽一边说“我今年32岁了”,会不屑一顾地说杨坤那32场演唱会都是在小县城做不得数,会跟我说哪个选手长得好看,会聊那几个导师抢夺选手的乐子……

就是没听他说过音乐的事儿。

但不管怎么样,这个节目出圈儿了,火了。

但今年再次看到关于这个节目的新闻时,我有点恍若隔世的感觉。

距离第一季,已经过去了11年。

别说青春了,我的晨勃都快不在了,没想到这个节目还在。

也没想到,它唤醒我的记忆的方式,是那么的不体面。

那个年代,这种不看脸只听声音,背对着选手的方式还是非常稀奇的。

什么超级女声快乐男声,最后选出来的都是一帮俊男靓女,唱的也当然很好,但丑人确实很难走到最后。

那就整个不看脸的。

第一季的《中国好声音》冠军梁博,长得着实不能算太好看。

更别说还有吴莫愁这种长相一言难尽的。

但别说,一说不看脸,来的选手,至少唱的还不错。。

尤其是摒除了脸这个因素之后,选手的个人声音特色,反而发挥的淋漓尽致了。

该飚高音的飙高音,该扮猪吃老虎的扮猪吃老虎,给观众的感觉就是“卧槽,这个好牛逼”“卧槽,这个更牛逼”,惊喜之后还是惊喜,比意外怀孕还要惊喜。

就这样,节目火遍了大街小巷。

我暑假去打个工,食堂里放的都是《中国好声音》。

但很可惜,食堂大妈的声音,还是更响亮一点。

《中国好声音》会给每个选手安个身份,打个标签,甚至是起个外号。

什么大凉山彝族姑娘,什么平面模特,什么音乐老师,林林总总。

电视机前的观众们,不仅仅要看选手们在台上放声歌唱,更要看台下的亲友团在旁边加油打气,最后热泪盈眶。

那看的都不是综艺节目,看的是《重生之我在歌坛当大佬之从中国好声音开始》,主打一个戏剧张力。

尤其是几个导师抢人的环节。

观众们第一次知道,原来评委也可以这么“不正经”。

毕竟以前导师都是高高在上点评演唱的,姿态高不说,讲的东西都是比较专业的。

观众们哪里会喜欢这些。

我裤子都脱了,你跟我说这个音程关系用的十分巧妙?

这不是扯犊子吗。

《中国好声音》就不一样了,为了争取学员,导师们仿佛菜市场里讨价还价的大妈斤斤计较。

有些导师还会展现自己的人脉、物质条件、演唱会次数,跟相亲男秀条件一样。

观众们满意了,这多开心啊。

不管怎么说,这个节目一开始选出来的人,基本上没有什么弱的。

毕竟你“好声音”的名头都打出去了,大家就是来听谁唱的好的。

观众听不听得懂没关系,但至少能听出来好坏。

什么金志文、梁博、张碧晨、吴莫愁、吉克隽逸……

你可以喷其他方面,但唱的部分,没有一个菜的。

只是后来,这个节目我就没有太过于关注了。

那些真真假假是是非非的新闻,一直到2023年的今天,才彻彻底底的暴露在大众面前。

大家恍然大悟,原来,所谓的《中国好声音》,早就变成《中国好生意》了。

原来,已经十一年过去了。

这个当年突出新颖的节目,也已经成了一个能躺在功劳簿上吃老本的老牌国民综艺了。

第一季的海报上,那几个“真声音,真音乐”的大字,早就成了讽刺。

屠龙者成了恶龙,也不过11年。

那,其他历经更久的东西,又变成什么样了呢?

1 阅读:122
评论列表

漂在一座城的水哥

简介:在这座城市,我们都是没有家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