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7日消息,在军事与地缘政治的棋盘上,一场围绕北极航线的激烈争夺正悄然展开。3月29日,特朗普在佛罗里达州棕榈滩与芬兰总统亚历山大·斯图布会面,打完高尔夫球后,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透露,有意推进与芬兰的伙伴关系,还打算购买急需的破冰船,数量可能高达48艘。
美国破冰船“极星”号
美国对重型破冰船的强烈需求,源于与中俄争夺北极航道控制权和北极地区自然资源。从地缘政治角度看,北极航道已成为中、美、俄争夺焦点,俄罗斯已占据主导地位。北极航道有北方海路、西北航道、跨极海路三条主要路线。北方海路全长约5600公里,基本贴着俄罗斯北部海岸,被俄罗斯视为“内水”,控制着沿线多个主要港口和泊位,配备加油站、救援中心,还有俄军S-400、“棱堡”和地面部队保护。过往船只要报备并支付过路费,走这条航道比走苏伊士运河可缩短40%里程,节约10到15天时间。2014年货运量已达3600万吨,俄罗斯目标是在2035年左右将货运量提升到1.5亿吨。
俄罗斯破冰船
跨极海路全长约4500公里,没有国家控制,属于国际公海,在俄罗斯专属经济区内。这里冰层更厚,平均3-4米,即使使用破冰船也需要重型船,维护费用高,俄罗斯也未常态化维护,但它被认为是北极航线中的最优路线。西北航道全程约5800公里,加拿大认为其为内水,美国和欧盟坚称是国际水道,双方为此争吵不断。这里年平均冰层厚度2-3米,通行安全难保障,基础设施落后,没有大型补给站。加拿大虽有7条破冰船,但无重型破冰船,难以常态化维护。
美国最希望占据优势的是西北航道和跨极海路。西北航道沟通北美东海岸,避开俄罗斯控制,对美国吸引力大。特朗普想控制加拿大和格陵兰,正是看中它们是这条航线上的关键节点。跨极海路各国均无绝对控制优势,美国若拥有足够破冰船,可通过国际海事组织制定规则,抢占先发优势,还能为美国核潜艇提供侦察和活动空间。
目前,俄罗斯在北极航道争夺中优势明显,美国破冰船数量不足,中国则宣布近北极国家身份,凭借4艘先进破冰船,与俄罗斯关系良好,还与芬兰、加拿大寻求合作,成为北极航线争夺战中的“黑马”。中俄优势让美国难以忽视,特朗普宣布加大投入购买破冰船,就是要在激烈竞争中增加优势。这场北极争夺战,未来走向充满变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