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加和平下的乌克兰:绝不屈服,守护自由之光

沐沐熬夜 2025-04-15 15:18:38

战争的阴霾再次笼罩乌克兰,苏梅、赫尔松、哈尔科夫等靠近前线的地区遭到袭击。赫尔松一家儿童医院惨遭炮击,市中心一名妇女不幸遇难,哈尔科夫的一所幼儿园也未能幸免。

克里姆林宫始终不承认对乌克兰平民的袭击,更不会承认这些袭击是故意为之。然而,随着越来越多平民,尤其是儿童在俄罗斯军队的导弹和自杀式无人机袭击中丧生,人们不禁要问:克里姆林宫究竟意欲何为?难道是要彻底摧毁乌克兰这个国家、民族及其文化吗?

乌克兰文化与战略传播部长托奇茨基透露,克里姆林宫正有计划、有步骤地破坏乌克兰文化遗产。在被占领土上,超过170万件文化遗产被掠夺,从珍贵的考古发现到博物馆藏品无一幸免。更令人震惊的是,参与盗窃的竟有一些官方人员。“过去,他们掠夺我们的名称和历史,将展品运往埃尔米塔日博物馆或莫斯科其他博物馆,如今,竟在黑市上大肆贩卖这些文物。”

乌克兰体育部也公布了令人痛心的数据:截至今年3月,已有591名乌克兰运动员和教练被俄罗斯军队杀害,22人被囚禁,11人失踪;725处体育设施在俄罗斯袭击中被摧毁或破坏,其中包括17个奥运会、残奥会和听障奥运会训练基地。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接受CBS采访时悲愤地表示:“俄罗斯每天都袭击我们的城市。他们袭击了1700多所学校,杀害了600多名儿童,并摧毁了780家医疗机构。我们损失了1.3万名平民,以及多达10万名士兵。我们正在付出最大的代价。”

面对如此惨状,很多人却在谈论和平,指责泽连斯基和西方,要求乌克兰接受克里姆林宫或特朗普的“和平方案”,甚至呼吁投降。但这些人是否真正了解这场战争,了解俄罗斯呢?即便乌克兰选择投降,未来也只会更惨。国家将不复存在,民族和文化也将消亡。看看2014年后被俄罗斯实际控制的乌克兰东部,城市看似完好,但人已不同,甚至连并入俄军的所谓“共和国”军队里都几乎没有顿巴斯人。

乌克兰人团结在一起,是为了保护自由和独立,而非单纯的民族。他们有共同的理念,深知强加的和平有多恐怖,所付出的代价远远大于抵抗。自2014年以来,乌克兰一直在蜕变,虽未进入发达国家行列,但也没有因战争回到过去。很多人流离失所,但没有冻饿而死,而是得到了相对较好的照顾。

乌克兰人看到了未来,知道只要打赢这场战争,就能加入欧盟,过上更好的生活。更重要的是,他们现在就沐浴在光明和自由之中,一旦见过光明,就不会再愿意回到黑暗。永不再为奴,这是乌克兰人的信念!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