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脱钩”终极推演:谁能笑到最后?

沐沐熬夜 2025-04-16 14:05:45

如今,中美贸易陷入僵局,一个关键问题浮出水面:要是双方都把关税战当成“战争”来打,拼尽全力对抗,近乎走向“零贸易”,那谁能扛得住?谁在经济、民意和政治方面更具韧性?这个问题的答案,将决定中美贸易战的最终走向。

特朗普在评估中美优劣势时,只盯住了一个指标,那就是中国对美贸易顺差。他觉得双方贸易大幅下降,中国产品会失去更多市场,损失更大、压力更重,所以认定中国会屈服。14日,特朗普气急败坏地在社交媒体发文,把中国称作“敌对贸易国”,还扬言要在美国本土制造产品,不再受中国“欺压”,仿佛过去的贸易不公都是中国造成的。

然而,特朗普算错了一步。这种计算方式在一般贸易摩擦中或许能当筹码,但当关税战变成美国以打压、摧毁中国经济为目的,而非寻求贸易平衡时,性质就彻底变了。双方对抗越激烈,筹码就越可能变成伤人的利器。

那么,中美经济到底谁更离不开谁?谁对谁的依存度更高,更难找到替代选择呢?

中国总体上需要美国市场来换取货币,也想买美国尖端技术,但美国早就对中国禁运了。不过,中国经过多年布局,已形成在高科技制裁下的发展韧性,即便中美贸易中断,中国经济运转受的影响也有限。

再看看美国依赖中国什么,又将失去什么。美国将失去对中国完整基础供应链的使用,也无法借助中国庞大的工程师和技术工人队伍。美国从中国进口的大头是机械和电子产品,像笔记本电脑,在珠三角就能采购到几乎全部零部件,而且价格便宜,从组装到下线,一天就能完成,这在美根本无法想象。

美国制造业工人有1276万,其中320万是移民。仅苹果全球员工就高达100万,想把10%的产能转移到美国,至少需要3年时间,花费300亿美元。一旦失去中国的电子产品和质高价廉零部件支持,美国经济速度和质量都将严重下滑,短时间内根本无法完成替代。

美国尖端制造业,包括国防工业,严重依赖中国稀土供应。像钕、钇等17种元素,从战斗机到手机芯片都离不开。中国生产全球90%的稀土,加工量更是高达99%以上。美国虽有稀土储备,但仅够消耗几个月。中国加强管制稀土出口,对美国的威胁比美国用芯片卡中国脖子还要大。在摆脱芯片和稀土依赖的竞赛中,中国明显领先。

还有一个关键领域是药材。中国是世界制药材料最大供应地,美国制药约30%原材料依赖中国进口。疫情期间,美国口罩供应主要靠中国,常见药对中国的依赖程度也差不多。

美国对中国出口的大项,一是农产品,很容易替代;二是服务贸易,也并非不可或缺。中国最近大量购买巴西大豆等农产品,就是在晾美国农民。还有消息称,中国准备停止购买波音飞机,这对中国影响不大。

当世界和平、贸易正常时,挣钱最重要;一旦中美互视对方为“贸易敌对国家”,相互“往死里整”,事情就会回归本质。对美贸易只占中国GDP的2.3%,中国又是高储蓄国家,一段时间少挣点钱,国家实力和运转体系依然完好,我们闯过去的底气十足。受损的对美出口企业可以开拓其他市场,也能得到国内市场扶持。

而美国将面临关键矿产断供、制造业缺项、药品短缺等问题,美国人日常消费的许多资源都会紧张,价格大涨。美国社会根本没有跟随特朗普同中国“战斗到底”的心理准备,当产业链混乱,越来越多人承受现实痛苦时,民意将大变,民主党也在等着算计特朗普。

从政治上看,中国有共产党领导的强大政治体制,全国人民众志成城,要沉重打击美国的野心。特朗普团队则严重高估了美国实力,低估了中国韧性,他们指望吓倒中国、实现速胜,但这是不现实的。如果中美贸易战往极限打,最终将转化成特朗普的政治灾难,没人相信他能长期撑下去。

如今,特朗普团队已经慌了神,看到用威胁压不服中国,计划被打乱,立刻心虚起来。他们一边嘴硬说大话,一边悄悄往后撤,从一开始的多变,变成了朝令夕改。不可一世的特朗普团队,确实该得到这么一个教训了。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