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小幼,精神专利,学生在幼儿时期,精力充沛,学习长成已后,思虑散逸,随着年龄渐渐增长,思维发散,怎知固须早教,勿失机也,教育一定要趁早,不要错过好时机。
生活中、学习中,处处皆有知识,教育无处不在,学生年幼,对世界感知能力较强,身心发展也极易受影响。
自从人教版数学插图问题火上热搜后,家长们纷纷行动起来,翻看家里的学生读物,还真发现不少问题,家长们十分生气。
六一儿童节之际,又有家长曝出“毒文具”出现了,包装图不良,人物穿着过于清凉,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一起来看看。
家长给儿子买笔,质疑包装图案少儿不宜,众人看法不一一位家长想给儿子买文具作为儿童节的礼物,网上购买了文具盲盒,买了很多笔,想着儿子可以和其他同学分享。
收到笔后,拆开一看,家长感到很气愤,此套笔为备受学生喜欢的动漫系列,家长还特意看了文具介绍,写着适合14岁以下学生使用,家长这才放心。
哪成想包装图案有点“辣眼睛”,两个女性人物穿着过于清凉,家长认为有点少儿不宜,如果不是教材问题的出现,可能还不会注意。
看来以后不管给学生买啥,家长都不会放心了,一定要看仔细,小学生正处于成长期,如此穿着打扮的人物,担心会诱导小学生对异性有错误的认识。
家长找到商家讨说法,对方表示不是商品本身质量问题,不接受投诉,建议换个商店买,家长真是气炸了,这么不雅观的图案,不该用在给学生使用的文具上。
众人对此事有不同看法,有的人和家长是一样的心情,细节不在意,可能让某些人的不良心思不断发展,学生的教育,关系社会发展,祖国未来。
也有人觉得“矫枉过正”,家长的担忧有点过度了,学生年纪小,关注点和家长不一样,不会太在意,然而,众人还是觉得要管一管。
“毒教材”可能会给家长造成副作用课本插图丑得让家长愤怒,课文内容还屡屡出现不良词汇,尺度过大的内容,对于家长来说,三观意识已经形成,辨别是非能力在线,受到的影响可能会小,学生则不一样,他们的审美观、价值观不成熟,一点一滴的积累,等真正发现有问题,可能来不及纠正了。
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家庭的希望,“毒教材”问题层出不穷,给家长造成的副作用可能来了,看到和学生相关的物品,总觉得哪里不对劲儿,问题没暴露出来时,也没往这方面想。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没有哪个家长不希望孩子健康长大,当问题出现,对类似的事物提高了警惕性。
有人认为部分问题是小题大做,比如字典中出现的不良词汇,本来是“玩”的解释之一,并用此造个词,举例子罢了,家长也认为少儿不宜。
矫枉过正,还有安全的读物吗?学生们难道一点都不能接触吗?看到曹文轩的读物课文内容,也有人觉得正常,明确不是给小学生读,初中的读物,怎么就不行了?很多知名文学作品,同样有对某些男女行为的详细描述。
不得不说,这部分人还是没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无论是小学生还是中学生,他们都不成熟,部分内容只适合成年人,学生的理解能力没有那么强,依旧会模仿书中内容,容易走上错误的道路。
思想开放不代表无底线,家长提出质疑可以,确实也要理性看待,不要过度解读,同时,相关部门确实要加强学生使用物品的管理,学生们的身心问题还是很重要的。
写在最后家长们提高了警惕性是一件好事,虽然有点矫枉过正的嫌疑,但是,若视而不见,学生们受到了影响,事后再说又有什么用?
这也给广大家长提了个醒,为孩子挑选文具、读物要擦亮眼睛,不能盲目相信所谓的品牌、某某专业人士推荐,家长的盲目信任,容易给学生带来不好的影响,家长照样要把好关,选择真正适合、健康的物品。
学生是祖国的花朵儿,没有优质的肥料,再好的苗子都会衰落,学生的成长需要重视,身心发展更应是重中之重,家长要把好最后一关,宁可做错了,也不让不良信息影响到学生,这才是真的为孩子好。
今日话题:你对此类文具包装图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