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是上山文化的有虞氏在1.1万年以前批量创造的成熟文字,大量出土于商代的殷墟遗址。
从这些甲骨文上,可以一眼万年地看到一万年前有虞氏人的生活。
比如说“兕”字,在甲骨文里面写的是一种独角犀牛的样子。
甲骨文里的“角”字,也是独特地画出了这犀牛的独角。
甲骨文的角是一只独角
独角犀牛只生存在亚洲。非洲犀牛和部分亚洲犀牛都是两角,可知创造了甲骨文“兕”字的人一定是亚洲人,是1.1万年前生活在长江下游的有虞氏。
两角犀牛和独角犀牛
有虞氏创造了用兕觥祝寿的传统,是用犀牛角制成的酒杯来祝寿,这个传统一直延续到西周时期。
《诗经》里就说:
“跻彼公堂,称彼兕觥,万寿无疆。”
这些犀牛角杯子里装的酒叫作春酒,“公堂”就是有虞氏养国老的上庠太室。
太室,是有虞氏集体喝大酒的地方,也是有虞氏养国老的上庠。
每年仲春之月,都会在大室的公堂上举行盛大的饮酒释奠礼,为有虞氏的国老们祝寿,也就是《诗经》里面的“春酒”。
“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
释奠礼上的兕觥,又叫作觵。《说文》曰:
“觵,兕牛角,可以饮者也,从角,黄声。觥,俗,兕牛。”
可见古时候用兕觥喝酒很常见。比如《诗经·周南·卷耳》就说:
“我姑酌彼兕觥,维以不永伤。”
《小雅·桑扈》也说:
“兕觥其觫,旨酒思柔”。